俄羅斯科學家研製出一款會做煎餅的機器人
俄羅斯彼爾姆國立科研理工大學設計了一款自動烤制帶餡煎餅的裝置。開發人員稱,機器人預期最大產量是每小時60張煎餅,比廚師做的多兩倍。根據初步數據,這款機器人可在短短一年內回本。
上海未來三年將建100家智能工廠-新增應用10000臺機器人
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召開。大會展示了上海市8家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階段性建設成果,舉行了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授牌儀式,啟動了上海長三角智能製造產業促進中心(籌)。會上,新時達機器人智能工廠正式啟動投產運行。該項目總投資6.9億元,將建成國內一流的機器人研發中心,具有年產六軸工業機器人萬臺(套)以及機器人柔性工作站500套生產能力,年產值預計15億元。
四大項目集中開工肥東機器人產業小鎮激活東部區域價值
12月16日,2020年肥東機器人產業小鎮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肥東機器人產業小鎮舉行。據了解,本次共有包括安徽漢柔廣電超薄柔性玻璃基板項目、宇鋒智能物流倉儲機器人項目、衡磊警用自動化裝備製造項目和博聯汽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項目四個重點項目開工,總投資約50億元。集中展示了肥東縣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的良好態勢,也是肥東未來一段時間發展的後勁和根基。
工業機器人:
優傲機器人向德國公司交付其第50,000臺協作機器人
近日,優傲機器人(UR)宣布交付其第50,000臺UR協作機器人,進一步鞏固了UR在業界的地位。第50,000臺UR 協作機器人交付於德國製造商VEMA GmbH,以助力實現更高的生產率和提升安全性。協作機器人仍是工業自動化領域中增長最快的部分,預計在2020-2025年期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30.37%。
服務機器人:
國辰機器人助力國網台州供電公司推進「無人化」營業廳服務升級
12月15日《國網台州供電公司「無人化」營業廳診斷調研暨營業廳智能辦電機器人成果發布會》在浙江台州市順利召開。本次大會就國網台州供電公司「無人化」營業廳轉型創新與實踐、椒江公司全域「無人化」營業廳轉型運營成果、智能服務機器人「電小e」在「無人化」營業廳的建設與應用成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全面的分享與交流。
德國卡赫全球第一臺CCB3全自動洗車機器人下線
12月16日,德國卡赫在江蘇南通成功舉辦全球第一臺CCB3全自動洗車機器人下線儀式,並與高達科技、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籤署了戰略投資合作。德國卡赫憑藉先進的智慧清潔科技,引領傳統洗車進入無人洗車新時代。德國卡赫CCB3全自動洗車機器人聚焦卓越實用的洗車功能,強化各環節洗車工藝效果,能夠為客戶提供快捷、靈活及柔和高效的德式洗車服務,實現無人高效自動洗車。
攜手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修肺」
12月21日,張先生(化名)和女兒一起,來到醫生辦公室和醫務人員道別準備出院。他站在走廊上,呼吸平穩,步履輕盈,面帶微笑。很難想像,他曾經被撕心裂肺的咳嗽困擾得痛不欲生,更看不出,就在10天前,他剛剛經歷了一個高難度的大手術。而幫他渡過難關的主刀醫生,是國內頂尖的胸外科專家、數度登上「國內名醫百強榜」的許林教授團隊和當今最先進的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
邵逸夫醫院兩院區進入機器人時代
12月15日,67歲的馬大伯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成功接受了機器人輔助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這也是邵逸夫醫院完成的第1000臺機器人手術。至此,邵逸夫醫院達文西機器人單機單年超千例,躋身全國最忙機器人前三名。12月17日晚上, 當下最先進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運抵邵逸夫醫院。經過連夜安裝、調試後,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於次日正式「上崗」。
掃地機器人企業石頭科技成2000年後A股第二隻千元股
12月16日,A股再次誕生一隻千元股。當日開盤後,石頭科技漲逾2%,股價突破1000元,成為2000年後A股第二隻千元股。石頭科技成立於2014年7月,創始人昌敬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石頭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家用智能清潔機器人及其他清潔電器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是國際上將雷射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大規模應用於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企業。
Karakuri推出了其首個機器人食堂,旨在改變全球食品和酒店業
世界領先的食品機器人技術公司Karakuri揭開了世界上第一個全自動做飯的自動食堂DK-One的面貌,將智能餐飲的未來帶入生活。Karakuri展示了第一臺預生產機器,該機器使用了最新的機器人技術,傳感和控制技術創新技術,可以提供新鮮烹製的高品質冷熱餐,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營養價值,餐廳性能並減少食物浪費。
UVD機器人將在歐洲醫院部署200臺消毒機器人
近日,UVD機器人表示,歐盟委員會已授予其一份合同,向歐盟各地的醫院提供200臺消毒機器人。這家總部位於丹麥歐登塞的公司表示,其機器人已在10多個歐洲國家/地區進行部署,並且還會有更多應用。UVD機器人是「冒險工廠」 Blue Ocean Robotics的一個部門,該公司還通過GoBe機器人和帶有PTR機器人的患者移動機器人開發了遠程呈現系統。UVD機器人最近推出了其第三代機器人。
特種機器人:
青海省首次利用機器人完成帶電接火作業
「力矩螺絲已擰斷,螺栓緊固到位,線夾安裝工具脫離導線,邊相引流線接火完成。」12月14日,在西寧市城東區韻家口鎮朱家莊路,國網西寧供電公司員工首次利用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10千伏勝十二路7-8號杆新建變壓器帶電接火作業。標誌著配網單臂帶電作業機器人在2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的配電網首次成功應用,該公司配網帶電作業向智能化邁進一步。
安徽電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首秀」
12月17日,國網合肥供電公司首次應用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順利完成10千伏線路的接火送電工作,這是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安徽電網中的「首秀」。當天上午9點半,在合肥市青翠路和蓮花路附近的10千伏青翠路6號電桿處,巨大的黃色絕緣鬥臂車停在路邊。抬頭望去,在約15米的高空處,身著全套絕緣服的合肥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童中宇正熟練的操作著鬥壁,精準的調整著位置進入帶電區域。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都是「機器人」 湖南首個無人農場落戶望城
一臺無人駕駛旱直播機從基地的機庫裡緩緩駛出大門,出門右轉,左轉,直行再右轉,越過一片土地後,進入計劃播種土地,這臺播種機在田裡跑了32圈,14畝水稻田1.3小時內全部播種完畢,隨後「乖乖」回到機庫原位。。。。。。。12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一行來到長沙望城指導湖南無人農場項目建設,羅院士所展示的「無人農場」,將在望城成為現實。
部署管道維修機器人以減少對人員的危害
威斯康星州的Remote Orbital Installations LLC(ROI)和Big Sky Engineering表示,他們已經為管道修復開發了一種更快、更安全的替代體力勞動的替代方法。被公司稱為「履帶式」的機器人平臺可以對表面進行噴砂處理,也可以對中型或者大型直徑的管道內部進行內襯處理。
其它: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11月30日,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康復中心,患者使用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通過運用仿人機器人技術與康復醫學相結合,為截癱、偏癱、腦癱及老年人等失去站立或行走功能的患者提供直立行走康復治療方式,可以幫助患者高頻率長時間保持仿人行走運動訓練,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更加有效地進行康復訓練,通過科技給殘障人士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天津機器人行業:為中國智能製造貢獻天津力量
在2020年12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天津機器人大會上,來自天津機器人行業及學術界逾150位嘉賓,共同探討天津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方向和成長機遇,並發出共同的聲音,要為中國智能製造貢獻天津智慧、天津力量。
首屆上海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賽圓滿舉行
12月19日-20日,由上海市經信委、人社局、教委、總工會、團市委共同主辦的首屆上海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決賽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舉行。此次大賽旨在為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廣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專業技能、切磋精湛技藝的平臺,營造技能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引導相關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產業發展培養急需的崗位人才與後備人才。
國際先進機器人與機電一體化會議在深圳舉行
12月20日,國際先進機器人與機電一體化會議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論壇(粵皖高校信息學科院長系主任論壇)在深圳香格裡拉酒店舉行。與會專家學者齊聚深圳,分享領域最新學術成果,共同探討未來AI產業發展方向。
「產業創新 『津』彩共榮」 第三屆天津機器人大會成功召開
第三屆天津機器人大會於2020年12月20日在天津市河西區陳塘科技商務區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南京理工大學北方研究院、天津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天津市機器人產業協會、天津市機器人學會聯合主辦,並得到了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天津朗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博諾智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首屆日中未來論壇舉行促機器人產業合作
2月15日,在佛山順德舉行的首屆日中未來論壇上,來自佛山企業家的問題接連拋向東京大學未來遠景研究中心的特任講師江間有沙。佛山的科技創新政策和營商環境得到了日本駐廣州總領事石塚英樹的肯定。「作為在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佛山吸引了很多日資企業在這裡投資興業。」石塚英樹說,「佛山的科技創新制度、對機器人的開發的推動,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智慧高科技產業指引政策之一。」
南科大醫院率先開展機器人和3D列印導航技術
12月19日,「2020年廣東省醫學神經病學術直通車——頭痛及神經疼痛深圳行研討會」在南方科技大學醫院舉行。來自廣東省內各疾控部門、疼痛科、神經科等領域的專家出席及授課,就交感神經在疼痛中的作用、頭痛的研究進展及臨床診治要領、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斷與治療等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南方科技大學醫院新引進的專家、神經內科主任楊紅軍在這次研討上進行了機器人和3D列印導航技術應用疼痛介入手術視頻展示。
全球首個機器人抓取雲競賽冠軍
12月15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iRobotCNC團隊在奪得全球首個機器人抓取雲競賽冠軍後,受到眾多高科技企業的青睞,熵智科技、武漢需要智能等紛紛發來合作邀請。 比賽重點是考察服務型機器人桌面整理的能力,縮小人類日常生活中對非結構物體分揀的需求與機器人識別/抓取/分類能力間的差距。
韓國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韓國政府近日出臺規劃,修改在產業、商業、醫療、公共等4個應用領域與機器人相關的規章制度,以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此外,韓國還計劃引進應對機器人事故的機器人專門保險,編制收集、利用和保護機器人信息的指南等。
Think Surgical的膝關節機器人手術系統即將面市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二代Think Surgical TSolution One全膝關節應用的510(k)許可。TSolution One是一款主動式機器人,可進行全膝關節置換。它包括全自動骨骼裝備,並為外科醫生提供了多種植入物選擇。據Think Surgical稱,新近清除的系統功能包括增強的術前規劃用戶界面、快速更換工具、改進的外科醫生配件以及先進的骨骼模型生成。
首爾科學家3D列印多功能軟體傳感器可實現人機互動
首爾國立大學(SN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穎的3D列印傳感器,使人類能夠與變形的軟機器人系統進行遠程交互。事實證明,該多功能設備能夠隨意拉伸和彎曲成複雜的形狀,它還具有光學,微流體和壓阻傳感功能。在測試期間,該團隊能夠將其傳感器集成到可穿戴和激勵驅動的執行器中,從而使用戶可以遠距離控制多個機器人設備。
混沌物理學方法將研究人員引向機器人的昆蟲般步態
為了能夠讓微型機器人走出像昆蟲一樣的步態,日本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正在擁抱混沌和非線性物理學,並配有運動控制器以提供腦機接口。生物和物理學被根本上基於非線性物理學的普遍現象所滲透,這激發了研究人員的工作。該小組在AIP Publishing的《Chaos》一書中描述了使用Rssler系統(一個包含三個非線性微分方程的系統)作為中央模式發生器(CPG)來控制機器人昆蟲步態的基礎。
柔軟機械手的設計靈感竟然來源於扁豆
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軟機器人抓手,該抓手從一種不尋常的來源中汲取了靈感:扁豆。扁豆和其他纏繞類植物使用觸敏芽將自己像繩子和棒子一樣纏繞在支撐物上以向上生長時,UGA團隊的機器人目標旨在牢固而輕柔地抓住直徑小於1毫米的物體。
濟時資本收購創新手術機器人公司Endoways
濟時資本(Ascendum Capital)日前宣布,已完成對全球首個全耗材式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公司Endoways的控股收購。本次收購後,濟時資本將攜手戰略合作夥伴德諾醫療持續推進Endoways核心產品的開發及上市,尤其是中國的臨床研究與註冊上市。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工業機器人已經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已生產出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出弧焊、點焊、碼垛、裝配、搬運、注塑、衝壓、噴漆等工業機器人。一批國產工業機器人已服務於國內諸多企業的生產線上、一批機器人技術的研究人才也湧現出來、某些關鍵技術已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2015-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持續增長,2019年度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累計達18.69萬套,同比增長27%。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受到衝擊,國內汽車、電子等機器人下遊行業發展受限,機器人需求增速放緩。2020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出現負增長。
到2025年機器人將完成人類一半的工作任務
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機器人將完成人類一半的工作任務,結果可能導致不平等的加劇。43%的受訪企業表示,由於技術整合,他們將裁員。41%的人表示,他們將增加對承包商的使用,只有34%的公司計劃通過技術整合來擴大員工隊伍。世界經濟論壇表示,管理和數據處理等領域的人工工作崗位最不容易「被自動化」,因為需要非常人類技能的角色,需要溝通和推理的需求。世界經濟論壇還預計綠色經濟工作崗位需求還會增加,ILO的一份報告預測2030年將有2400萬左右該類型崗位將上線。
(文章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