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禪。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每每想到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會想到家鄉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情景。
曾幾何時,傍晚在自家閣樓上,屋外的稻田裡,「呱呱呱...呱呱呱」青蛙叫個不停。前幾年,稻田裡剛栽秧苗不久,抓黃鱔的時候會碰到很多青蛙。遠遠的看到昆蟲,長長的舌頭伸出來捕捉,成為它們的甜點。
記得小時候有個城裡的表姑來家做客,到晚上成為她最難熬的時間,睡不著,蛙聲太吵了,一晚上都聽見「呱呱呱」的聲音。
而今,沒有了水稻,再也聽不見蛙聲了。
稻田荒蕪
鄉親們多數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年人跟婦女孩子,沒勞力再耕種;
水稻種植收益不均衡
現在的農產品,尤其是農戶手裡的初級農產品,價格低廉。種植成本增加:肥料價格、人工價格、種子價格等都在上漲,唯一不漲的農產品價格。地方少且分散的,種植水稻根本沒收益還會倒貼錢;
農藥的泛濫
以前稻田除草全靠人工,用手抓或拔,既能除草又能疏鬆水稻間的田泥,適合水稻生長。肥料都是農家肥,既能肥田又不傷害蛙類等昆蟲或動物。而今,除草劑代替了人工,化肥代替了農家肥,同時也滅掉了很多昆蟲及蛙類動物;
稻田用途他用
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很多稻田改種烤菸或是發展經濟產業,如苗圃、蔬菜等,稻田已不是田,成為了旱地,蛙類等動物沒有了棲息地,逐年減少;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將成為我們美好的回憶!
恬靜而愜意的田園美景也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成為追憶!
下壩毛哥(地印小子)原作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