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有句詩曾說「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經》」,「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這句詩便是評價《山海經》的。《山海經》我們大家都在熟悉不過,多多少少有一些耳聞。《山海經》是中國一部描述古代異獸奇異見聞的古籍,具體創作年代可追溯於戰國末期。全書共現存18篇,其餘文章早已在漫長的歲月中丟失,其具有超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涉及包括古代地理,歷史,天文,農學以及醫藥學等等方面,同時《山海經》也有不少神話,有些神話如今已經證實其存在的一定準確性,一些神話仍被當做未解之謎。
雖然《山海經》在古代各個朝代被當做「荒誕之書」,古人人為這本書裡面講的內容是不可信的。這本上古奇書,直至今天,有一些地理上的山川與河流,奇異之事,依據科學基礎方法都被證實了,那麼,《山海經》其中一篇記載提到海外有一棵「神樹」,吃了樹枝便會長生不老,永遠存於世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據史書《大荒南經》記載:「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其意思便是有一個不死的國度,這個海外的過度擁有長生不老藥,其長生不老藥便是一棵「神樹」,人們通過吃「神樹」的樹枝「甘木」做到長生不老。這種「甘木」,給活人吃能保證長生不老,給死人吃能夠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上文說過,古人對《山海經》中的記載是完全不信任的,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以宏觀的視角去看這種「神樹」相關的記載,對比西方的神話,發現與北歐神話中「世界樹」有著某些相似。那麼,是否《山海經》記載的神樹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山海經》中記載的神樹與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存在什麼聯繫?
北歐神話中的世界樹,也成為「宇宙之樹」,在神話中,這根樹的巨木的枝幹構成了整個世界。奧丁主神的長槍昆古尼爾,就是由世界樹的一根枝條做成的。「世界樹」分為三層,上層是精靈之國度,中層是人類的國度中庭,下層則為海拉的死亡之國。世界樹萌生於「過去」,繁茂於「現在」,延伸於無限的「未來」,世界樹的樹葉永遠繁盛青綠,它生機勃勃,永不會枯萎,世界樹的重量貫穿整個世界。
北歐神話的世界樹也具有貫穿時間的神奇效果,這與《山海經》所記載的海外神樹樹枝能起到「起死回生」如出一轍,能夠「起死回生」,使一種物體能夠貫穿時間線,在「過去」和「未來」之間延展,有人說這有很大可能是上古時代文明高於我們人類的物種留下的某種機器,對於「世界樹」的討論,已經超出了我們現代科學已知的範圍,目前只有大量的猜測,不具有客觀的準確性。
那麼,在現代看來解釋《山海經》的海外神樹是不可能的。也學在未來我們人類可以解決這一謎題,古人的想像力豐富,其記載的神話也不是沒有依據的,《山海經》這一本上古奇書,在古代人們把其視為「荒誕之書」,也許在未來的人類看來《山海經》是對某種現象或者生物的基礎性觀察與記錄,放眼古今,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以這些「奇書」為階梯,一步一步踏上來的,人文的浪漫主義精神也將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