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監事長陸文山致辭。中國財富網 李林 攝
中國財富網訊(周黎潔)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監事長陸文山透露,截至10月末,上期所白銀、黃金期貨分別累計成交2.84億手、4306萬手,成交金額分別達到22.1萬億元和17.1萬億元,按照成交重量計算,分別位居全球通類期貨期權品種的首位和第二位。
11月28日,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黃金協會主辦,中國財富網、世界黃金協會、世界鉑金投資協會協辦的2020中國國際貴金屬產業大會在北京舉行。陸文山在致辭時表示,上期所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服務貴金屬行業「全鏈條」發展創新,聚焦貴金屬衍生品市場「全天候」功能發揮開展工作。
在不斷提升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方面,陸文山介紹,黃金期權順利走通全流程,標誌著在上期所「一主兩翼」,即以商品期貨為主業務,同時發展期權和指數類期貨及期現結合的大宗商品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為「兩翼」的戰略下,貴金屬板塊避險工具更趨豐富,產品聯動更趨集成,參與結構更趨完善。同時,上期所進一步優化貴金屬板塊做市交易機制,推進黃金期貨交割質量標準的修訂,逐步推動形成品種主力合約逐月輪換和雙月活躍的格局,提升合約的連續性,增加了市場的深度。
此外,上期所不斷夯實市場基礎制度,積極做好《期貨法》立法配套工作,修訂完善一系列交易規則和細則,逐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衍生品制度體系;不斷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優化推出黃金期貨一日交割、白銀期貨三日交割等方案;不斷創新行業生態建設,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探索舉辦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國際國內產業會議和活動,積極營造市場發展良好生態,服務貴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陸文山指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貴金屬市場價格出現劇烈波動,上期所切實加強風險預研預判,做好一線監管,在極端風險應對中發揮了風險「減震器」的作用,在國際市場發出了有力的「中國聲音」,為全球投資者風險定價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據悉,9月30日,上期所獲評《期貨期權世界》《全球投資者》兩個雜誌的「年度最佳新興市場交易所」稱號,中國貴金屬衍生品市場再獲國際業界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