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獅
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
是現今只存活於印度的獅子亞種
也是所有獅子亞種中體型最小的一種
體長1.2-1.7米
雄獅體重150-200千克,雌獅體重90-150千克
它們曾一度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
佔據了大部分的西南亞
故其名為「波斯亞種」
現今在野外的種群數量僅存600多隻
都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
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極危物種
亞洲獅的雄獅脖子上也長有長鬃毛
但比非洲雄獅則明顯短很多,且比較稀疏
亞洲雄獅的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長毛
其尾端的球狀毛也較大
全身毛色以棕黃為主
背毛較厚,體毛豐滿
亞洲獅的腹部都有明顯摺疊的皮膚
主要棲息在遼闊的森林和落葉林區域
與非洲獅的習性一樣,是高度群居性動物
喜歡成群一起生活,也常集體捕食
但大多是雌獅捕食,雄獅則坐享其成
不過,相比於非洲獅
亞洲獅群的成員數量要小很多
在印度
亞洲獅是和宗教以及王權最緊密相連的動物
梵語中獅子叫僧伽彼,即「眾僧」的意思
作為佛祖釋迦牟尼的象徵動物
在佛經《涅槃經》和《大智度論》中
均有關於獅子的描述
亞洲獅同樣是皇室尊貴和權力的象徵
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曾在沙爾蘭特的石柱上刻上獅子的形象
用意是宣揚非暴力、寬容與尊重所包含的生命信息
阿育王可能是最早宣揚動物保護觀念的統治者之一
現在的印度共和國國徽上的圖案
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亞洲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