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獅和非洲獅的區別

2021-02-23 動物百科知識

獅子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也唯一具有群居屬性的貓科動物。目前,獅子主要分布於非洲和南亞次大陸。分布在非洲的統稱為非洲獅,分布在南亞次大陸的稱為亞洲獅。

兩種獅子還有很大差別的。

首先來說,非洲獅相比亞洲獅更加龐大。通常亞洲獅的體重在110公斤-190公斤之間,而非洲獅的體重在120公斤-275公斤之間,從體型上看,非洲獅比亞洲獅平均要大25%。同時大多數非洲獅比亞洲獅的鬢毛更濃密。不僅如此,相對來說,非洲獅比亞洲獅長得更壯實。

(亞洲獅)

(非洲獅)

非洲獅的獵物更大,在狩獵的時候目標大多為非洲野牛、角馬這樣的大中型獵物。而亞洲獅的獵物就小得多了,主要為水鹿、瞪羚這樣的中小型動物。

而且亞洲獅的群居屬性也比非洲獅差得多,非洲獅的獅群大約有9-40頭獅子,其中包括成年母獅,幼獅和1-4頭雄獅,而亞洲獅平均只有兩頭母獅和若干小獅子。

雄獅更不會留在獅群中,而是到處流浪,所以亞洲獅的獅群是沒有獅王的。只有到繁殖季節雄性亞洲獅才會來找母獅,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後再離群。

亞洲獅和非洲獅的這些區別,原因在於生活的環境不同,讓兩種獅子習性和外形出現了巨大差異。

在南亞次大陸,亞洲獅的生活區裡布滿叢林,並不是非洲那種稀樹草原,所以這裡生活的野生動物體型較小,而且由於有叢林掩護,也可以通過伏擊獵取動物。這就不需要亞洲獅體型多麼健壯,而對它們的靈活性卻有更高要求,於是亞洲獅變得較小,也更苗條,在狩獵時有了和其他貓科動物更為相似的伏擊策略。

同時,南亞次大陸的環境決定了獅子們難以組成大家族在一起生活。必須要分散開,以減少獅群的狩獵壓力。於是群居屬性就降低了。而在叢林中的生活,讓雄獅的鬢毛長得不能過於茂盛,以免影響活動。其實在西非地區的一些生活在叢林中的獅子種類鬢毛也相對較為稀疏,也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亞洲獅和美洲豹誰更厲害?為什麼?
    亞洲獅和美洲豹僅從名字上看,就不是生活在一個地區的兩種動物,而事實也是如此,現存的亞洲獅僅生存於印度的吉爾國家公園內,而美洲豹則是生活在美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既然兩種動物沒有交手的可能性,要想判斷兩種動物的強弱,就只能通過一些基本的數據和習性來對比一下了。
  • 亞洲獅
    亞洲獅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是現今只存活於印度的獅子亞種也是所有獅子亞種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
  • 動物世界-亞洲獅
    亞洲獅現今在野外的數量只有250-350隻,都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雌性亞洲獅與非洲獅相比,身軀略小,體長1.6-2.1米,全長體重100-200公斤,亞洲獅的雄獅不但脖子有長長的鬃毛,在它的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長毛,而它的尾端球狀毛也較大,被毛較厚、體毛豐滿。
  • 非洲獅從二十萬到不足四萬(圖)
    點擊進入>>> ——肯亞呼籲頒布獵獅禁令  非洲獅,這個曾經稱霸非洲草原的大型猛獸,在人類面前卻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一些獵獅者吃掉它們的心臟,幻想這能為他們帶來力量和勇氣;一些獵獅者斬去它們的爪子,認為這能幫他們阻擋巫醫的詛咒;一些獵獅者只是為了炫耀自己高超的狩獵本領;還有一些獵獅者,只為那可以換得黃金的獅皮和獅骨。
  • 亞洲獅收養豹崽45天:「怪異」行為背後,需了解亞洲獅的社會結構
    這隻雌性非洲獅脖子上配有GPS定位項圈,是科研人員的研究對象,而它還有自己的3隻幼崽要餵養。然而,一天之後,這隻雌性非洲獅和豹崽之間的奇特關係就結束了。由於時間短暫,科學家認為這種情況還不能算得上是「收養」。
  • 它能打過亞洲獅或是非洲獅嗎?
    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歐洲獅和巴巴裡獅。 其實,現存的獅子並不是非洲獨有,還有生活在印度的亞洲獅,不過由於20世紀以前人類對亞洲獅的獵殺,導致了亞洲獅從亞洲多個地區消失,現存的亞洲獅雖然數量超過了300頭,但是這些獅子都是當初13頭亞洲獅的後代。 其實,早在2世紀以前,獅子也不是非洲和亞洲才有動物,在歐洲也有獅子亞種的分布,它就是歐洲獅。
  • 野生亞洲獅數量一度跌至2位數,人們做了什麼才讓它觸底反彈?
    亞洲獅是生活在亞洲地區的唯一獅子亞種,它們曾一度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一帶,大部分的西南亞地區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我國古時候所說的「波斯獅」指的就是亞洲獅,但是發展至今,亞洲獅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2017年的權威預估在600頭左右,高於2015年的普查數據523頭。
  • 熊和獅子單挑,誰的勝算更大一些?為什麼?
    獅子曾經與熊相遇過現存的獅子一共有兩種非洲獅和亞洲獅,其中亞洲獅目前全部在印度吉爾國家森林公園之中,與熊沒有任何相遇機會,而現存的熊科動物沒有一種在非洲有分布的,所以,現存的野生獅熊是沒有相遇的機會的。但是,現在沒有相遇機會不代表以前沒有。
  • 論獵殺能力,東北虎與非洲獅,誰的本事更高?
    長期以來,獅子與老虎究竟誰更厲害的話題都保持著很高的熱度,它們是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體型相近,生態位相近,當然最重要的是獅子與老虎已無交集,即便是同時擁有亞洲獅與孟加拉虎的印度,它們之間的棲息地也是分開的。
  • 野生亞洲獅突然滅絕怎麼辦?英國動物園耗巨資為亞洲獅打造新家
    野生亞洲獅突然滅絕怎麼辦?英國動物園耗巨資為亞洲獅打造新家亞洲獅是獅子的一個亞種,曾在亞洲西部及印度廣泛分布。古代的中國人見到的獅子,就是亞洲獅。然而,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以及棲息地的不斷喪失,亞洲獅的數量不斷下降。100多年前,亞洲獅一度只剩下13隻,差點就要完全從地球上消失。
  • 亞洲瀕危野生動物-亞洲獅
    中文名:亞洲獅(拼音:yà zhōu shī);英文名:Asiatic lions;學名:Panthera leo persica。肉食動物,獵物主要是水鹿、花鹿、藍牛羚、印度瞪羚、野豬及家畜。21世紀初,印度共和國國徽上的圖案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亞洲獅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生態習性:亞洲獅喜歡棲息在遼闊的森林,成群一起生活,也常集體捕食,但大多是母獅捕食,雄獅則坐享其成。
  • 淺談東北虎、孟加拉虎、非洲獅的體重!
    東北虎和非洲獅的「一哥」之爭由來已久,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但是隨著隨著孟虎頻頻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新的爭論又出現了,東北虎和孟虎誰是最大的虎種?如果孟虎更大,是不是孟虎也是最大的貓科動物?雖然動物迷們熱議不斷,但是直到現在學術界公認的最大貓科動物還是東北虎。但是體型最大就一定體重最重嗎?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結合我自己的看法來簡單說明一下!
  • 現存所有華南虎、亞洲獅和白虎的祖先共20隻
    現存所有華南虎、亞洲獅和白虎的祖先共20隻親緣關係較近的動物個體交配繁殖的現象,叫做近親繁殖。近親繁殖會給後代帶來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雌雄個體會從祖先那裡遺傳很多的相同基因,包括一些隱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如果它們產下後代,後代表現出遺傳病的概率就會成倍增加。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很多野生貓科動物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避免近親繁殖。
  • 為什麼老虎和獅子能關在一起?
    人類的獵殺和對它們棲息地的破壞是導致它們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虎的分布圖)獅子從大的分布上看,獅子分為兩大類-亞洲獅和非洲獅現存的亞洲獅已經沒有完全野生狀態下的了,因為,早在1907年,曾經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地區的亞洲獅就僅剩下13頭了,而且這13頭全部在印度境內,為了保護這極度瀕危的物種,印度ZF將13頭亞洲獅全部放入了吉爾國家森林公園中保護了起來,經過一百多年的保護,現在亞洲獅的數量約為350頭左右。
  • 獅子和老虎在野外無法相遇?大錯特錯,是人類將它們分隔開的!
    獅子 歐洲獅 亞洲獅和歐洲獅確實存在感不強,估計只有生物愛好者才會對它們有所了解亞洲獅曾分布在南亞、西亞和中亞地區,亞洲獅在印度和中國古代文化中意義重大,印度共和國國徽上的圖案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亞洲獅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狻猊原型就是亞洲獅,中國古人見到的所有獅子幾乎都為亞洲獅,中國古籍有大量關於亞洲獅的記載。
  • 雄獅和公虎在陸地戰鬥中的排名分別是第幾位?能否進前十?
    雄獅和公虎是貓科動物中戰鬥力最強的兩種動物,而且貓科動物本身在食肉目下就屬於頂級的獵食者,因此,單從陸地上的動物來說,它們的戰鬥力進入前十名是絕對沒問題的。那麼,雄獅和公虎的戰鬥力在前十中能排第幾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陸地戰鬥力能排前十的動物。
  • 獅子曾橫跨亞歐非,老虎僅存於亞洲,與非洲獅比,老虎較差嗎?
    反觀當時的非洲,熱帶雨林呈蔓延之勢迅速佔領非洲中部,直接導致南北非洲獅分離。而18萬年前左右,地球進入了漫長的冰期,不利於大型樹木生長,眾多森林成了稀樹草原,老虎棲息地在縮小,而獅子趁機佔領了更多的棲息地。
  • 亞洲虎非洲獅,美洲豹歐洲狼,誰才是陸地之王?
    老虎的主要獵物前三名分別是:馬鹿、野豬和狍子,灰狼的主要獵物前三名是:馬鹿、香樟和野豬。二者的獵物來源幾乎是重疊的,所以種間競爭相當明顯。與老虎沒能走出亞洲不同,非洲獅於2萬多年前經北非擴散至南歐大部分地區,接著向東出發進入中亞、印度次大陸等地。由於獅子對水源的依賴性較強,且無法在密林環境中生存,所以獅子沒能進入亞洲內陸地區。
  • 錦州動物園喜迎「新寵」非洲獅
    錦州動物園喜提非洲獅近期,錦州動物園迎來了新夥伴,它們就是一雄一雌兩頭來自河南洛陽的非洲獅這是雄獅 今年4歲 威風凜凜這是雌獅 今年3歲 優雅高貴由於飼養環境變化,為避免非洲獅出現應急反應,暫時需要封閉飼養,預計十二月上旬就能與廣大遊客正式見面,歡迎大家來園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