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獅子都是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不過,從目前獅子和熊科動物的分布看,二者已經完全沒有相遇的機會了。而且無論是獅子還是熊都不止一種,不同種類間體型差距也比較的大,所以,我們很難說二者單挑誰更厲害。下面我們就分情況簡單的來分析一下獅子和熊單挑的強弱。
獅子曾經與熊相遇過
現存的獅子一共有兩種非洲獅和亞洲獅,其中亞洲獅目前全部在印度吉爾國家森林公園之中,與熊沒有任何相遇機會,而現存的熊科動物沒有一種在非洲有分布的,所以,現存的野生獅熊是沒有相遇的機會的。
但是,現在沒有相遇機會不代表以前沒有。事實上,亞洲獅曾經遍布西南亞地區,而從現存熊科動物的分布看,棕熊中的波斯棕熊、喜馬拉雅棕熊、高加索棕熊、敘利亞棕熊以及黑熊的亞種巴基斯坦黑熊、喜馬拉雅黑熊以及黑熊指名亞種,這些熊科動物均在西南亞地區有分布,所以,歷史上亞洲獅是與熊有分布重合且相遇過的。
其次是非洲獅。雖然從目前熊科動物的分布上看,它們在非洲沒有分布,但是,在近代已滅絕的熊科動物中有一種棕熊就在非洲生存過,它就是北非熊,也稱阿特拉斯熊。從北非熊的分布上看,它們曾經廣泛地分布於非洲西北部的原始森林中。曾經的北非熊是非洲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它們與其他熊最大的區別就是大的嘴又大又寬,體重相比較其他棕熊,北非熊的體型稍小一些,平均體重在100公斤左右,屬於雜食偏素食的熊科動物。
從北非熊的分布上看,它避開了大多數的非洲食肉動物,不過它最終也沒有逃過人類的捕殺。在古羅馬時期,人們對北非熊棲息地的破壞導致了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之後在人為的狩獵下,在非洲生活了幾個世紀的北非熊於1870年正式滅絕。
雖然現存的獅子在非洲西北部很少有分布,但是已經滅絕的巴巴裡獅,也就是北非獅,曾經與北非熊相遇並且共存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過,北非熊主要在森林中,它們與喜歡平坦的草原的北非獅相遇機會並不多。
因此,無論是非洲獅還是亞洲獅曾經都與熊科動物有同區域分布,所以,曾經的它們是有相遇機會的,不過,從現存的獅熊來看,它們已經天各一方了。
獅子和熊單挑,誰更厲害?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獅子與熊並不是單指某一種動物,就拿獅子來說吧,獅子分為非洲獅和亞洲獅,而非洲獅下現存又有6個亞種分化,其中體型最大的是克魯格獅,它們的雄性平均體重在190公斤左右,而最小的非洲獅是索馬利亞獅,它們的雄性平均體重僅有140公斤左右。
而熊是熊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包括北極熊、棕熊、黑熊、懶熊、大熊貓等等,而不同的熊體型有著很大的區別,比如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它對上任何正常體型下的獅子都有勝算。再比如科迪亞克棕熊是僅次於北極熊的存在,它與現存的任何貓科動物比都有著巨大的體型優勢。如果是馬來熊遇上成年的獅子,顯然體重平均只有50公斤的馬來熊絕對不是成年獅子的對手。因此,拋開種類,談戰鬥力,無疑是在耍流氓。
基於上面兩大類動物的體型存在較大的波動,所以,用同體型的兩種動物作比較是最為科學的。雖然從現在的分布上,獅熊沒有相遇的機會,但是,我們可以參考與黑熊和棕熊經常相遇的西伯利亞虎與熊對戰的記錄,畢竟獅虎在同體型下的實力相仿。
根據阿穆爾虎工程官方的記載看,西伯利亞虎與黑熊以及棕熊都有交手的記錄,而且它們的衝突最多的時間段集中在秋季,也就是食物相對匱乏的季節,此時又是熊為了冬眠需要更多的能量的時候。從阿穆爾虎工程記載的熊虎大戰的記錄看,在秋季,西伯利亞虎有接近20%的食物為熊類,其中黑熊佔絕大部分,而在6次西伯利亞虎與棕熊的交手中,有5次是成年雌性棕熊,1次是未成年的棕熊(性別未知)。
從西伯利亞虎與棕熊的體重對比看,西伯利亞虎的平均體重在190公斤左右,而雌性棕熊的體重平均在170公斤左右,也就是說體重有優勢的情況下,西伯利亞虎是能夠捕殺棕熊的。而在西伯利亞棕熊中雄性的體重大都在220公斤左右,從目前沒有西伯利亞虎成功捕殺雄性棕熊的情況看,二者在體型相仿的情況下應該是平手的,這也是二者很少發生衝突的原因。
基於西虎與棕熊的搏鬥記錄看,我認為在體型相等的情況下,獅子與棕熊最多是平手,如果再考慮獅子適合團隊作戰,而棕熊適合單兵作戰來看,同體型下,棕熊有略微的優勢。
總結
獅子和熊所指的動物太多了,而且體型上也有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單純說獅子和熊單挑,哪一種更厲害,顯然是不合理的。不過,我們可以從與獅子的實力相仿的老虎與熊的戰鬥記錄來對比一下,獅子和熊在體型相仿的情況下的強弱,綜合考慮,我認為在體型相仿的情況下,獅子與熊單挑,熊稍微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