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有三種,通常不難區分。顧名思義,斑鬣狗身上長滿斑點,縞鬣狗身上是條紋,而棕鬣狗是棕褐色的。斑鬣狗體重在50-80千克,棕鬣狗重40-45千克,縞鬣狗則是30-35千克。
斑鬣狗和棕鬣狗僅見於非洲,而縞鬣狗橫跨亞非兩洲。迪士尼版《獅子王》中和獅子同時出現在銀幕上的是斑鬣狗,而義大利版《獅子王》裡和老虎混在一起的的鬣狗吉爾蒂是縞鬣狗。
無論哪種鬣狗,都是花豹的鄰居,它們是老冤家了。豹的體型性二型很大,雄豹30-90千克,雌豹20-45千克。論體重通常是斑鬣狗≥雄豹>棕鬣狗>雌豹≥縞鬣狗。
在自然界中,鬣狗和花豹的較量時有發生,可分為搶食戰和殺戮戰。
搶食戰
1.斑鬣狗VS花豹
在非洲,成群結隊的斑鬣狗對花豹的威脅很大。斑鬣狗的群體規模非常大,在東非每群有50多隻。花豹顯然鬥不過更大而且成群的斑鬣狗。
斑鬣狗群經常搶花豹的獵物,在斑鬣狗繁盛的地區,花豹經常帶著獵物爬上樹,為的就是避開它們的騷擾。
關於單只斑鬣狗與花豹的較量,目前還有爭議。有專家曾指出,斑鬣狗與花豹一對一的食物爭奪,花豹佔優勢。但單只斑鬣狗趕走花豹奪取獵物的圖片和視頻也有不少。
由於花豹和斑鬣狗的實力比較接近,它們一對一的較量誰贏都有可能,取決於各自的經驗、身體狀況和戰鬥意志。甚至對同一場戰鬥,不同觀察者也會得出不同結論。
有個不容忽視的差異是性別,雄豹和雌豹由於體型差異大,實力也有很大差距。雄豹完全有與斑鬣狗一戰的實力,在克魯格國家公園就有隻雄豹攆走了兩隻鬣狗,保住了自己辛苦捕獲的疣豬。而雌豹由於體型小,不是鬣狗的對手,面對鬣狗的時候往往選擇退縮。
2.棕鬣狗VS花豹
在斑鬣狗數量多的地區,不僅花豹會上樹躲避,棕鬣狗數量也很稀少。因此,花豹和棕鬣狗兩個老冤家的爭鬥,多發生在斑鬣狗非常稀少的地區。
在卡拉哈裡沙漠中部,斑鬣狗就很稀少,花豹的獵物有超過八成不會搬運上樹。而留在地上的獵物又有近八成在幾天之內就被棕鬣狗啃過。
棕鬣狗群從幾隻到十幾隻不等,雖遠不及斑鬣狗,但也是獨居的花豹所難以對付的。歐文發現,卡拉哈裡地區食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排名是獅子>斑鬣狗>非洲野狗>棕鬣狗>花豹>獵豹>黑背胡狼。歐文曾親眼見到一隻大雄豹面對體型遠不如自己的棕鬣狗,拱手讓出到手的獵物。
3.縞鬣狗VS花豹
在印度,縞鬣狗在獸屍邊的進食順序排在幼年虎、豹、狼和金背胡狼之前,僅次於成年虎。與斑鬣狗老大哥組成超大氏族不同,縞鬣狗成小群生活,通常只有一兩隻一起活動。可見一兩隻縞鬣狗也足以讓花豹在食物面前退卻。
殺戮戰
成年豹鮮有被鬣狗殺死的,但沒有經驗的年輕豹和幼崽有時會被斑鬣狗群殺。即使是大雄豹,如果陷入斑鬣狗群的包圍,也只有死路一條。因此,聰明的豹是不會去挑戰鬣狗群的。
成年雄豹單挑可以殺死斑鬣狗,有些強悍個體甚至能像有些雄獅那樣成為鬣狗殺手。在克魯格國家公園,有隻壯年雄豹為守衛食物先後殺死了兩隻斑鬣狗。目前沒有斑鬣狗單殺豹的確切記錄。可見單挑殺戮戰中,豹對鬣狗暫時領先。
解 讀
在自然界中,鬣狗和花豹單挑不經常發生,即使發生雙方也未必盡全力。只看單挑的殺戮戰對鬣狗不公平,因為群居的鬣狗不會和花豹比單挑。而且花豹更靈活、會爬樹,打不過可以爬上樹逃生,單只鬣狗很難阻止健康的成年豹上樹。
但如果比搶食,又對花豹不公平。作為獨居的捕食者,花豹很怕受傷,因此更容易退卻。而且花豹是高超的獵手,再捕一隻獵物也不難,犯不上和鬣狗糾纏。
而鬣狗在搶食的時候心理上就佔盡了便宜。尤其是作為職業清道夫的棕鬣狗和縞鬣狗,它們捕獵能力很差,獸屍就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吃的就是這碗飯,拼了命也要搶,因此它們面對花豹的搶食戰績甚至比體型更大的斑鬣狗還要好。
可以說,鬣狗尤其是棕鬣狗、縞鬣狗,是很喜歡花豹的,花豹獵獲的有蹄動物構成了它們重要的食物來源。而反過來,花豹一定很討厭它們。
總之,大自然不是鬥獸場,生態競爭也不同於機械鬥獸,大家還是要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動物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況,才能理解動物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