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世界中經常會呈現這樣的場面,獅子和豹子捕獲獵物之後,周圍就會被一群「強盜」所盯上,當然這裡並沒有歧視的意思。
在自然界中無論靠何種形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只要找到食物填飽了肚子,這就是最大的成功,這裡就不要講究誰搶誰的問題了。鬣狗和野犬靠著掠奪的方式,可以搶到一部分資源,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而無論獅子和豹子自己抓捕到多少獵物,如果把獵物丟掉了,那麼就意味著一種失敗。因為每一次捕獵都會耗盡所有的精力,如果得不到回報,影響會很大。每一次狩獵不會輕輕鬆鬆的完成,因為在進化的過程中所有物種的生存能力都是越來越強的。
在非洲大草原上貓科動物的主要代表就是獅子和花豹,而它們共同的敵人主要是鬣狗,尤其是花豹面對鬣狗的圍捕搶食,往往毫無還手之力,這還是因為形單影隻的緣故。鬣狗都是群居生活的,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捕獵活動都是共同出動,數量多的時候可以達到三五十隻。
如果面對兩三隻鬣狗,花豹可能勉強能應付,但是當鬣狗群成員數量眾多,花豹也只能放棄獵物逃跑。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只要面對鬣狗就可能被搶走食物,因此花豹打獵成功之後都會把獵物帶上樹去吃,這讓無法爬樹的鬣狗只能在樹下干著急。
這裡問題就出現了,花豹之所以難對鬣狗動真格,主要是周圍鬣狗多的時候自己會非常危險,有的時候可能會幹脆放棄獵物逃命。非洲大草原上有四種鬣狗,今天就以最常見體型最大的斑鬣狗為例。
班鬣狗是群居生活的,在一個群體中雌性班鬣狗作為首領,雄性班鬣狗在隊伍中地位最低,體型也沒有雌性班鬣狗大。班鬣狗被稱之為非洲二哥,是僅次於非洲獅的存在。它們最擅長的手段是掏肛,因此面對班鬣狗即使是獅子都會小心翼翼的保護好自己,換做花豹可能就更難了。
和花豹不同的是,獅子是唯一群居的貓科動物,它們打獵也是群體出動,當保護自己獵物的時候要強於花豹。尤其是當雄獅出現,甚至可以直接嚇退鬣狗,雌獅很難對鬣狗造成致命傷害,但是雄獅就不同了,它們是真的可以殺死鬣狗的。
但即使獅子是群居的,也會經常性的丟掉自己的獵物,因為圍攻的鬣狗成員太多,少數的雌獅無法抵抗成群的班鬣狗。在保護自己的獵物的時候,它們不會徹底的去追趕某隻班鬣狗,這樣就容易失去自己的獵物,因此要對周圍虎視眈眈的強盜進行驅趕。
但無論如何獅子和花豹,永遠都擺不開追趕在自己身後的鬣狗,有的時候獅子也會搶奪班鬣狗的獵物,而且次數也並不少。獅子和花豹面對班鬣狗只驅趕不動真格,主要還是因為對手太難纏,而自己的目的又是為了保護食物。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