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是非常草原食肉動物的「塔尖」,是頂級消費者,而斑鬣狗則依靠其投機的本能和群體作戰的方式,經常從獅子口中偷襲出來部分食物,因此說「獅子和鬣狗不共戴天」也不為過。對於斑鬣狗的這種騷擾,獅子一般都是象徵性地進行驅趕或者只殺不吃,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方面,獅子的食物來源,在非常大草原上比較廣泛。比如野牛、羚羊、斑馬、角馬、長頸鹿等,一般情況下依靠獅子及其如何的捕獵能力,能夠吃到這些動物的肉是不成問題的。同時,這些食草動物相對於食肉動物的肉,更加細膩可口,異味也較小。相比較之下,斑鬣狗經常吃腐肉,它們的肉估計也會有很大的腥臭味,獅子非常不喜歡吃。
第二,咬死鬣狗也需要耗費體力。獅子捕獵的主要手段是依靠伏擊和奔跑,在捕獲到食物特別是大型的食草動物之後,體力一般都消耗過大,這個時候如果周圍有斑鬣狗騷擾,由於斑鬣狗的身體相對還比較靈活,想要真正制服甚至咬死仍然需要耗費一定的體力,所以為了能夠儘快吃掉已經捕獲到的獵物,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象徵性地驅趕、恐嚇一下,並不真正想咬死它們。
第三,和斑鬣狗撕咬有一定的風險。由於斑鬣狗是典型的群居動物,無論是在捕獵還是偷襲時,往往群體出動,而獅群的數量一般相對很少,在捕獲到獵物「進餐」時往往只有一隻或者幾隻獅子。斑鬣狗的絕技「掏肛」以及強大的咬合力很讓獅子頭疼,不乏落單的獅子被成群的斑鬣狗「掏肛」的情況發生,因此獅子對於成群的斑鬣狗是既仇恨也忌憚,除非逼不得已不會主動去撕咬獅子,有的時候咬死對方一兩隻也只是起到對鬣狗群的震懾作用,不會真的去吃它們的。
因此,綜合獅子的捕獵所需體力成本、肉類的可口性,以及相互爭鬥的安全性方面的考慮,獅子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貿然地主動去進攻斑鬣狗群,這樣不但可能保留不住已經捕獲到的食物,反而對自身有生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