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本年味滿滿的新春節奏。疫情之中,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愈發清晰地顯現。「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與疫情抗爭的這段時光中,人們也對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連日來,各級政府、慈善組織、環保人士們紛紛行動起來,把愛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呼籲大家參與到尊重生命、保護環境的大愛話題及行動之中。
講述「無廢城市」的美好故事
由浙江省紹興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建設無廢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紀念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於6月5日亮相。該活動通過「發現—體驗—參與」的主題,致力於講好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推進紹興「無廢城市」建設的故事,營造社會各界攜手共創「無廢紹興」的濃厚氛圍。
據紹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方林苗介紹,以「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紹興各級政府正在加快推進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改進度。原來群眾反映強烈、被列入環保督察整改清單的一批老大難問題,如今不僅有了嶄新的面貌,還從「後進生」一躍成了「優等生」。「養豬場」變成「示範園」,糞汙「零排放」已不是神話。尤其是在此次疫情期間,紹興在「無廢城市」建設領域首創「定點收集、定向運輸、定人管理、定時處置、定爐焚燒」的「五定」辦法,及時、安全、高效地處置了全市居家醫學觀察點和外來人員留置點產生的醫療廢物和危險生活垃圾,排除了環境風險隱患,讓紹興平穩度過了疫情期。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近年來,紹興通過政府部門規劃、社會企業運營,加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分揀設施的建設力度,目前紹興已建立了214個再生資源回收站點以及4個區級分揀中心,提升紹興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進程。
紹興市慈濟環保教育基地站長勞志明告訴記者:「『無廢細胞』的建設和『無廢文化』的培育,是『無廢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無廢城市』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既是『無廢城市』建設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傅陸平認為,當前全市上下正在大力推進「無廢城市」創建,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倡導市民「從我做起」,崇尚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踐行「無廢城市」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廣「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無廢紹興」模式。期待更多的人積極成為「無廢細胞」,政府、企業、社會協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為美好生活擦亮底色、增光添彩。
小畫筆描繪美麗地球大夢想
6月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主題活動——「彩繪蔬醒愛接力」繪畫大賽頒獎典禮暨「愛地球i蔬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此次活動由蘇州慈濟基金會聯合多家環保組織、學校共同發起,邀請5-23歲的大、中、小學生用畫筆描繪蔬食之美、環保之美、地球之美,通過孩子和年輕人的視角,體現保護環境、尊重生命的大話題,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愛自然,即刻行動。
全國各地的青少年踴躍投稿參賽。他們的作品有的描繪對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憧憬,有的表達對地球環境危機的憂心,有的展示動物的可愛和對動物被屠宰、傷害的同情。據記者了解,此次繪畫大賽共收到來自3個直轄市、24個省的1500多幅作品,經過兩輪評選,共評出全國一、二、三等獎共24名,以及優秀獎10名。
比賽評委之一、「素起生態」創始人陳斌告訴記者:「疫情讓更多人認識到,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愛護。今年兩會上,有代表發出『落實生態文明,倡議每周一天素食』的提案。多吃蔬食有利於個人身體健康,有利於減緩全球暖化進程,有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地球環境。」
此次彩繪比賽活動負責人郭奕豔表示,「彩繪蔬醒」繪畫賽的舉辦,讓人們看到新生代的力量,聽到了孩子們純真而有力的呼聲。希望社會都來關注環境問題,共同行動,共建美麗中國,共創平安地球。(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