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隨著凝凍氣候來臨,氣溫驟降,通過燃燒煤、木炭和燃氣等方式取暖仍是我省部分城市居民、大部分農村和城郊結合部居民禦寒方式的首選。但由於燃燒不充分、取暖設施使用不當,取暖空間長時間密閉、加上缺乏防範危險的安全意識,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甚至造成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窒息性氣體,人一旦過量吸入,就會引起腦及全身組織缺氧,嚴重的引起急性、遲發性腦病,甚至死亡。
省疾控中心特別提示:科學禦寒,謹慎取暖,時時處處做好一氧化碳中毒防範。
正確認識一氧化碳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分類及表現
急性中毒的患者,根據中毒程度分輕、中、重三型。
1.輕度中毒者
有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嘔吐、心悸、乏力,一般神志尚清楚,吸入新鮮空氣、脫離中毒環境後,症狀迅速消失,不留後遺症。
2.中度中毒者
除上述症狀加重外,還有神志不清,意識模糊,兩頰、前胸皮膚及口唇呈櫻桃紅色,多汗、煩躁、昏迷。如搶救及時一般無後遺症。
3.重度中毒者
可迅速進入抽搐、昏迷狀態,大小便失禁,常並發腦水腫、肺水腫、呼吸困難等,常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重度中毒者即使經搶救活下來,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此外,還有另一類慢性中毒患者,主要表現為經常性的頭暈、頭痛、倦怠無力、噁心、不思飲食、失眠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
(二)一氧化碳中毒引起危害的機理
一氧化碳吸入人體後,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排擠氧氣,造成人體缺氧,影響人體各系統的正常運行。一氧化碳對人的危害,主要取決於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和接觸時間。
有資料顯示:當居室或所在環境的一氧化碳含量達到0.02%,在2~3 小時內出現不適症狀;當含量達到0.06%,人會出現嚴重的不適,如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四肢無力、感覺遲鈍等;當含量超過0.1%,半小時內就會陷入昏睡狀態;當含量達到4%,便會很快置人於死地。
(三)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見場景及原因
1.熱水器或灶具安裝不規範,如私接私裝後未經煤氣公司檢驗就擅自使用,或使用質量低劣的煤氣器具。
2.灶具在燃燒時被吹滴溢熄、開關啟閉不當、膠管老化脫落等。
3.燃料燃燒不充分,所在空間通風條件不好,造成一氧化碳濃度增加。
4.在通風不良的房間內用煤炭生火爐時,沒有安裝煙囪或使用劣質煙囪,使煙霧大量進入空氣中,非常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5.在停駛並開空調的密閉機動車內停留時間過長。
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措施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預防
1.儘量不在室內燒煤炭,包括燒煤炭爐取暖,以及用炭煮火鍋、用炭燒烤等一定要用炭作為燃料的,一定要放在可以通風的地方,而不能因為害怕外界的冷風進入室內將門戶緊閉。取暖時要注意人與火盆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既能取暖,又不會直接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
2.用煤碳取暖的住戶,居室內要安裝煙囪,煙囪的結構要嚴密,排煙排氣良好;沒有煙囪的煤爐,夜間要放在室外。空氣溼度大,氣壓低的天氣應格外注意,室內門窗不能封閉過嚴。
3.使用管道煤氣時,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氣、漏氣,燒煮時防止火焰被撲滅,導致煤氣溢出。
4.不使用淘汰熱水器,如直排式熱水器和煙道式熱水器;不使用超期限的熱水器,熱水器的安裝最好請專業人士安裝,不得自行安裝、拆除、改裝燃具;冬天洗浴時浴室門窗不要緊閉,洗浴時間不要過長。
5.使用燃氣熱水器時,禁止將燃氣熱水器安裝在洗浴房間內,應將其安裝在洗浴房間外靠近窗戶的地方或室外。
6.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過久的開啟空調,即使是在行駛中,也應經常打開車窗,使車內外空氣產生對流;如駕駛或乘坐空調車感到頭暈、發沉、四肢無力,應及時開窗呼吸新鮮空氣;不要躺在車門車窗緊閉、開關空調的汽車內睡覺。
7.有條件的情況下,在可能產生一氧化碳的區域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
(二)一氧化碳中毒救治
1.鑑定是否煤氣中毒。現場散發有煤氣異味,病人口唇呈櫻桃紅色,是最有力的煤氣中毒證明。
2.立即打開門窗或把中毒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松衣扣、腰帶,並使中毒者的頭後仰,保持他的呼吸道暢通。若自己意識到煤氣中毒並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直立時,應就地匍匐行,及時離開或打開門窗。居室外的人進入室內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開燈、用打火機、火柴等,防止爆炸。
3.迅速呼救,及時打「120」急救電話。凡中度以上的中毒者均應及時送往醫院,因為自然情況下人體內的一氧化碳完全排除大約需要一天時間,不儘快做高壓氧治療可能留下後遺症。
4.在等待急救人員的間隙,應該對中毒者做進一步檢查和緊急處理。如發現心跳呼吸停止,可實施人工呼吸,進行復甦搶救。
來源:貴州疾控
責任編輯: 文國坤 楊朝敏 姚廷婷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原標題:《科學禦寒 謹慎取暖||做好一氧化碳中毒防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