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患者在高壓氧艙忠接受治療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從今天開始,2021年首個寒潮將正式影響上海。雖然降溫幅度、最大陣風和降水量不及上一波,但過程最低氣溫與上一波寒潮相當,郊區甚至更低,可達零下9℃。冷空氣一波接一波,讓人瑟瑟發抖。每家每戶的空調、地暖、電熱毯、取暖器也都高速運轉了起來。
但是,一些家庭或者工作崗位沒有空調等取暖設備,有人就想著用「燒炭」的方式來取暖, 然而,燃燒的炭木會生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當室內含量過大的情況下人體就會一氧化碳中毒,這是非常危險的。
位於浦東川沙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最近幾天已經接收了5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中的8位病人,均為中重度程度的中毒。
在醫院高壓氧艙第五次接受治療的尹先生和李女士夫婦回憶起當時中毒的場景,還是心有餘悸。
「那天晚上燒炭取暖,也沒有開窗,後來我妻子一直覺得頭暈,實在覺得不行了。」尹先生說,「我們趕緊求助同事,最後通過120急救車送了過來。還好!還好!」經過多次治療,夫妻倆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高壓氧艙主任萬健介紹,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人在吸入時不會有明顯的感覺,當感覺有異常時可能手腳已經不聽使喚了,所以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種隱蔽的「漸進式」過程。吸入一氧化碳後,它會隨之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攜氧能力,導致缺氧,會引起全身無力、頭暈、頭疼、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中毒症狀。如果吸入過量,還可能出現昏迷、腦缺氧,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搶救不及時還會出現深度昏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成為「植物人」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發現此類情況,一定要立即開窗通風,並迅速將中毒者轉移至空氣新鮮流通處,確保患者呼吸暢通,並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萬健提到,一氧化碳中毒後,患者一定要接受高壓氧治療,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髮型腦病等併發症,在高壓氧的環境下,能讓更多氧氣溶解,迅速緩解體內缺氧的情況。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一氧化碳預防小貼士:
炭火取暖、廚房不通風、燃油取暖器、停電時使用柴油發電機、長時間停車開空調等都容易導致一氧化碳(煤氣)中毒。
1.儘量不使用炭火、煤爐、燃油取暖器等取暖方式,如室內必須要使用煤火時應有安全設置(如煙囪、小通氣窗、風鬥等),煤爐煙囪安裝要合理,沒有煙囪的煤爐,夜間要放在室外。
2.燃氣用戶在使用燃氣做飯時一定要打開廚房窗戶,讓空氣流通;用戶可定期使用肥皂水塗抹各連接處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塗抹肥皂水的地方有連續不斷的氣泡冒出,就可以判斷漏氣。一旦發現安全隱患,要立即打電話向燃氣公司報修。每天最好能開窗半個小時,讓室內空氣得到充分流通,以此來防範由於燃氣洩漏或燃燒不充分而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3.不使用淘汰熱水器,如直排式熱水器和煙道式熱水器(這兩種熱水器都是國家明文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的),也不要使用超期服役熱水器;安裝熱水器要請專業人士安裝,不得自行安裝、拆除、改裝燃具。冬天洗澡時浴室門窗不要緊閉,衝淋時間不要過長。
4.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過久地開放空調機;即使是在行駛中,也應經常打開車窗,讓車內外空氣產生對流。感覺不適即停車休息;駕駛或乘坐空調車如感到頭暈、發沉、四肢無力時,應及時開窗呼吸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