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月1日訊(通訊員 戴婧)近日,年近六旬的侯先生怎麼也沒想到,竟會被一個小小的炭爐給撂倒了。
12月30日,凌晨三點多,做禽類買賣的侯先生進完貨,見時間還早,於是,鑽進自家的一輛小三輪車內等待集市開門。凌晨的長沙室外溫度僅有零下3、4度,侯先生索性將炭爐點燃、車窗緊閉,一個人窩在了狹小的空間裡。五點多,侯先生被鄰居發現時,已經昏迷不醒。聞到濃鬱的木炭氣味的鄰居,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接診的長沙市第三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曾翔回憶,「侯先生被送來時處於昏迷狀態,面部呈蒼白色,血壓僅有80/50毫米汞柱,血氧飽和度僅為83%(正常值為95%及以上)。我們立即予以高流量吸氧以提高血液內氧含量,同時升壓、補液、護腦等治療。」經過搶救,侯先生現已恢復了意識,正在康復治療中。
長沙市第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李國軍表示:寒冬季節,尤其是最近的氣溫明顯下降,市民取暖的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加。近期,科室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也逐漸增多起來。
李國軍提醒:在密閉的房間內使用煤爐取暖或吃火鍋、做飯時,如果通風不良,將會致供氧不充分,大量一氧化碳積蓄在室內;在使用燃氣熱水器時,如果時間過長,也會導致一氧化碳積蓄,加上門窗緊閉、通風不暢時,也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發生。
發現有一氧化碳中毒時,如何自救與救治他人呢?
李國軍提醒:第一反應是開窗通風!發現有一氧化碳中毒後,要迅速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流通處,臥床休息並注意保暖。確保呼吸道通暢,對神志不清者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吸入導致窒息。發現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應就地進行心肺復甦。
李國軍強調,切不可採用民間流傳的灌醋、灌涼水等土方法來處理一氧化碳中毒,這些錯誤的方法會導致無法彌補的後果。
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李國軍提醒:最關鍵的還是開窗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不少於兩次,一次半小時。不用直排式燃氣熱水器,保證燃氣熱水器和排煙管道安裝正確,經常檢查燃氣管道有無洩漏。對於駕駛員,在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駕車過程中,長時間使用空調時,也要注意通風換氣。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引起注意了,極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
輕度中毒:頭暈、頭痛、眩暈、頭部發脹、頭顳部跳動、噁心、嘔吐、心悸、四肢乏力,激烈活動時呼吸困難。
中度中毒:除了有輕度中毒症狀以外,還有淺昏迷、虛脫或休克的症狀,比如多汗、脈搏細數、呼吸加快、煩躁不安、走路步態不穩等。
重度中毒: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全身抽動、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現櫻紅色,呼吸、脈搏增快,血壓上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