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宣示低碳三大目標 對抗暖化與空氣汙染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7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趨勢,以及空汙嚴峻威脅,臺中市政府透過低碳城市推動委員會持續落實各項低碳節能政策。市長盧秀燕8日主持2019年度低碳城市推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以「恐龍也以為它們還有時間!」來強調減碳的刻不容緩,提出「即刻行動、先公後私」、「光電倍增、回饋公益」、「親水承洪、韌性降溫」三大目標,宣示市府帶領臺中邁向更宜居永續、臺中市政府以身作則等決心。

    據報導,盧秀燕表示,臺中是全臺第二大城市,在低碳、綠能業務推動上,相對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肩負更加巨大的任務,臺中市不僅要做表率,也應該要承擔起責任,因為如果臺中能做好,就佔臺灣很大比重,希望透過市府團隊共同努力,讓低碳城市「即刻行動、先公後私」、「光電倍增、回饋公益」、「親水承洪、韌性降溫」三大目標儘快達成。

    「恐龍也以為它們還有時間!」盧秀燕以「周五為未來(Fridays For Future)」氣侯行動標語,說明市府為何以「即刻行動、先公後私」為首要目標。許多人覺得推動低碳工作需要長久時間,且得集思廣益與外界連結,但這些因素固然需要,卻不應該成為耽誤的理由,市府希望比別人更快行動,並且展現臺中市政府以身作則的決心,進而帶動民間積極參與。

    低碳辦公室說明,三大目標中,首先是「即刻行動,先公後私」,從電廠減煤、燃煤工業鍋爐退場、公共運輸串聯、建築立體綠化、智慧化等面向,立即行動。市府透過許可證展延審查時機,以生煤實際用量作為減量基準,核定臺中電廠全廠每年生煤用量上限1104萬噸,並按季節核配臺中電廠生煤量,力促能源轉型;亦輔導本市18座燃煤工業鍋爐改用其他燃料,預計2022年轄內燃煤工業鍋爐退場,力求空氣品質得以改善。

    此外,以「交通任意門」概念提升公共運輸質量,透過鐵路、公交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串聯城市每個角落,並優化自行車道,建置具停放、休憩及補給服務的自行車驛站,提供民眾更舒適、便捷的低碳運輸環境。

    為提高城市立體綠覆率,今年3月通過《臺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透過提供免計算容積樓地板或建築物高度等獎勵措施,鼓勵增設垂直綠化及鄰裡空間,幫助都市降溫。透過「經濟部能源局」補助2400萬新臺幣,導入市政大樓智能能源管理系統,進行各局處節電成效分析,持續汰換耗能設備。這些行動由公部門帶頭執行,刻不容緩。

    第二是達成「光電倍增、回饋公益」的目標,市府2014年起推動「臺中市發展低碳城市自治條例」,訂公有屋頂標租及公告用電大戶設置10%再生能源設備,太陽光電增長108MW,未來更要積極推動民間參與,透過補助加碼(每年再增1千萬新臺幣補助)與民眾電廠的推動,讓太陽能裝置容量倍增;此外,以「臺中文山綠光發電計劃」為典範,將光電報酬回饋社福團體,達到綠能公益的雙贏價值。

    第三,建設本市「親水承洪、韌性降溫」的目標,氣候變遷令人擔心的不只是溫度升高而已,而是氣候急遽變化,所帶來的風災、水災、旱災。未來,臺中市將建立韌性工法規範及審查機制的制度,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施工,均須朝向建設韌性化,並落實防災準備。

    善用街道、公園等空間,設置親水、保水、滯洪功能之排水基礎設施,以降低洪水災情;提供適當的都市及建築綠化,打造宜居、安全的韌性海綿城市。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特約評論員 陳永傑  對抗全球暖化是美國的「溫泉關戰役」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環保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不久前奪得了兩項奧斯卡獎項,使越來越多人關注起全球暖化問題。
  • 全球減碳成效不高,暖化2°C目標難如登天
    雖然世界各國完成共識要讓全球暖化限制在2°C甚至1.5°C以內,但聯合國碳排放差距報告的結果顯示成績不僅差強人意,甚至可以說離目標非常遙遠。聯合國報告顯示,2018年人為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553億噸二氧化碳,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高的排放量。
  • 臺媒:地球暖化還很遠,臺灣在騙誰?
    本報電  臺灣《聯合報》近期刊文稱,一架軍機飛越加州上空,影星哈裡森福特正在執行重大任務,這不是什麼電影場景;他正在幫美國太空總署在5000英尺高空搜集空氣樣本,尋找全球氣候變遷的證據。面對地區變暖的真實危險,國際行動已是臺灣的借鏡。
  • 日本對抗氣候暖化政策納入LED照明普及率提升策略
    日本政府目前在12月22日進行了「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本部
  • 【與地球共生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現今地球就像是火宅,人類破壞生態環境,使得地球溫度升高
  • 地球暖化
    【地球暖化】人類是最大的受害人,因為...人類也是最大的破壞者,這不就是因果循環嗎?但是卻有個最可憐的受害者,就是【眾生】...除了人類以外...牛羊豬肉、雞鴨鵝肉、魚蝦海鮮、還有飛禽走獸...牠們很無辜,牠們因為人類的慾望、好吃、嚐鮮、好奇...所以他們成為受害者。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汙染】是牠們。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暖化對臺灣,到底會產生哪些衝擊?暖化與我又何有哉? 衝擊一: 降雨不均,北澇南旱 臺灣持續暖化所引發的氣候變遷,真正要擔憂的是暴雨暴旱交迭。 長期盯住世界各國碳減量目標的環保署空保處處長楊之遠提醒,臺灣產品主要的出口市場歐美日,對於減碳的標準日趨嚴格,「而且還在不斷加碼減量中,」他認為這個限碳趨勢遲早會影響到臺灣的經濟。
  • 對抗空氣汙染 新德裡半馬賽動用超高頻電波清霧霾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22日報導,印度首都新德裡21日舉行半程馬拉松比賽,主辦部門使用超高頻(UHF)無線電波來為參賽者清潔空氣,他們還希望,這項實驗技術能改善新德裡的空氣品質。據報導,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當中印度佔了14個。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可能滅絕大量海洋生物
    中新網6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 低碳城市運營與低碳市政設施利用——以崖州灣科技城綠色低碳城市為例​
    自1980年來,一次能源消耗翻了4倍,耗電量增加了15倍,城市大氣、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汙染成為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因此,將基於綠色低碳的城市發展模式納入城市化進程中,實現城市節能減排,確保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綠色低碳城市發展的基本方向。
  • 金色加州區域中心如何設計房子來對抗地球暖化?
    全球人口迅速成長,人們大量運用地球資源,而人類的活動導致地球暖化,大氣溫度逐漸爬升、氣候的異常變化、冰層的大量崩落以及山火無情的焚燒,2018年秋季加州天堂鎮山火、2019年8月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燃燒以及同年9月大火無情肆虐澳州近5個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態浩劫, 這些天災人禍的新聞都緊緊地揪住我們的心,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氣候的難民,也再次地提醒我們保護地球是首要之務也是每個人的責任
  • 何建坤:中國宣示碳排放新目標體現了大國擔當 也將倒逼經濟轉型
    習近平主席這一次的宣示跟上次相比更進了一步,那麼它的意義何在?何建坤:在2015年巴黎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國到2030年的自主貢獻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左右要達到峰值,並努力早日達峰。這是一個非常緊迫和非常有力度、有雄心的積極的減排目標。
  • 成都重汙染天氣長效治理: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70%以上
    在2016年成都大氣汙染防治新聞通氣會上,成都有關部門表示,針對重汙染天氣治理,在臨時性的「應急預案」基礎上,制定了「長效治理」的規劃,並承諾在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70%以上,計劃到2030年,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實現以上目標,成都將汙染防治寫進了多項城市規劃,成都「單中心、放射性、圈層狀」的城市空間結構將徹底被改變。
  • 廣東低碳試點十年,超額完成碳強度目標
    11月4日,第三屆粵港澳生態環境高端論壇在廣州舉行,論壇圍繞「臭氧防控和碳排放達峰」主題,積極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問題。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是廣東低碳試點十周年,已超額完成碳強度目標,十年累計下降超44%;此外,廣東碳市場年度排放配額總量達4億噸左右,配額規模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 ...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  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報告指出,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的三個因素,都是人類活動直接產生的後果,分別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現象。  過去,科學家只是對影響氣候與環境的因素做單獨研究,他們是直到最近才開始把這些因素聯繫起來,研究其連鎖反應。  領導全球海洋狀況研究會(IPSO)並參與撰寫報告的牛津教授羅傑斯說:「情況令人感到吃驚。我們正在探討這些由人類所導致的、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影響的後果。」
  • 日本制定氣候暖化對策 LED照明市場有望拓展
    日本政府目前在12月22日進行了「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本部」的特別會議,要制定溫暖化的對策,並且落實COP 21 巴黎協定的建議,要儘快地提出具體的計劃與對策。日本政府希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推出更多的省能源政策來實現更好的環境。
  • 城鎮化低碳發展的國際經驗
    為落實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推動實現城鎮化低碳發展,中國的城鎮化發展既不能走拉美國家的過度城市化道路,也不能走美國的城市郊區化道路,更不能再延續某些城市蔓延式、「攤大餅」式的發展趨勢,應該結合各國城鎮化發展經驗和我國具體國情,選擇走低碳城鎮化發展道路,重點在於:一是通過空間緊湊發展,建立有效的城市增長邊界,推動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空間形態;二是通過合理的城市空間布局和交通規劃,推動城鎮化緊湊集約發展
  •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
    科學猜想文集(285)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徐桂榮導師在《21世紀最危險的挑戰---全球變暖 》的文章中指出:「全球變暖已經使松鼠這個過程呈現出了生物進化的基本規律:生物進化是由生態環境暖化所引起的協同關係。「氣候變暖,基因發生變化,後代變異。″道出了生物進化的真正原因。
  • 地球暖化, 跟你有什麼關係?
    科學界一個熱門的題目,就是地球暖化的問題。我們承認,雖然到目前,科學家對地球到底是在暖化還是在冷化,還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看法。有些人還以為是一種周期性的現象。不過上面的圖片,卻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這是北極洋在人類的記載歷史裡面,破天荒地第一次融化開了。那就是2009年的夏天。北極洋一直都是冰封的。基本上西伯利亞的北岸全部是冰封的。北美洲極北的群島彼此也是冰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