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公元前607年,春秋時期。
鄭國聽從楚國大哥的調派,跑去和宋國幹架。
對於這起暴力撕逼型外交事件,宋國予以了高度重視。
派出了最能拿得出手的華元前去迎戰。
華元一路飛奔抵達前線後,決定搞一搞戰前動員。
於是,華元舉辦了一場名為「論羊肉的一百種做法」的聚餐活動。
用美食來犒勞三軍。
結果華元實在是太忙了,忙到智商離家出走。
在分發福利的時候,竟然忘掉了自己的司機羊斟。
圖片
對於領導這種非故意的間歇性失憶,羊斟非常生氣——
要是不坑你一回,簡直對不起我社會老司機的身份。
第二天,鄭、宋兩國軍隊精神飽滿地拉開架勢。
只待領導一聲令下,就會各持兇器打個你死我活。
氣氛十分凝重。
就在這時,羊斟猛踩了一腳油門,駕車帶著華元衝進了鄭軍陣營。
直接把己方領導拱手送給了敵軍。
華元被羊斟這種同歸於盡的腦殘行為嚇懵逼了:
臥槽,你他媽別玩我啊……
羊斟回答得理直氣壯——
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御,我為政。
昨天,你是我的領導。
今天,你是我的乘客。
走你!
圖片
對於這份拱手送上的大禮,鄭軍司令自然不會客氣。
命令手下將華元抓了起來。
就這樣——
一場以國為單位的相互傷害,變成了戳人笑點的喜劇表演。
可憐華元大兄弟,殺死無數腦細胞連夜想出來的作戰計劃。
因為一碗羊肉湯而泡湯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沒事兒千萬別惹老司機。
圖片
當然——
有羊斟這種一言不合就拉著領導同歸於盡的坑比司機。
就有盡職盡責,拉著領導走上人生巔峰的靠譜司機。
比如,春秋時期——
晉國有一個身殘志堅的勵志典範,叫做郤克。
這哥們兒不僅駝背,走起路來還一瘸一拐。
個人形象有點兒上不了臺面。
但是,他卻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漸成為了晉國的政界大佬。
有一次,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
結果因為因為郤克的生理缺陷,齊國的態度非常不友好——
故意找了一個腿腳不好的瘸子來接待郤克。
然後,齊頃公和老媽看著兩個人「一米六、一米七」的走路姿勢哈哈大笑。
慘遭羞辱的郤克覺得非常扎心,於是立下誓言——
此辱不報,誓不再渡黃河!
圖片
很快,郤克就等到了打擊昔日裝逼對手的機會——
當時,齊國仗著自己實力牛逼,出兵欺負魯國和衛國。
這對難兄難弟被齊國打得親媽都認不出,於是去找晉國為他們撐腰。
晉國早就看齊國這廝不順眼了。
於是派郤克帶著軍隊前去力挺魯國和衛國。
就這樣,晉國和齊國的軍隊在靡笄山相遇了。
御駕親徵的齊頃公是個說幹就幹的暴脾氣,採取的是先發制人的幹架套路。
帶著軍隊就殺進了晉軍陣營。
雙方打得烏煙瘴氣,難分難解。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郤克被一支不知道從哪飛過來的箭射中了。
郤克是個惜命的人,當時就想帶著兄弟們撒腿跑路——
要不咱別打了,戰略性撤退吧。
結果遭到了司機解張的強烈反對:
剛打起來的時候,老子就受了兩處傷。
就是怕引起兄弟們的恐慌,所以一直咬牙堅持。
你身為一個領導,能不能拿出點兒職業素養。
能不能別這麼矯情?
圖片
郤克一聽,就像吃了士力架一樣,突然就來勁了。
命令帥車向著齊軍猛衝。
看到身為最高指戰員的郤克如此拼命,晉國將士為之一振,個個奮勇當先。
齊國軍隊有點兒撐不住了。
齊頃公一看場面失控,撒腿就跑。
結果匆忙間,齊頃公的戰車撞到了樹上。
幸好警衛連連長逄醜父比較機智,讓齊頃公跟自己換了衣服和位置。
齊頃公這才僥倖逃脫。
一個普普通通的戰車司機,卻用自己的一番話改變了戰局。
幫助自己的領導Hold住了整個場面。
幫助自己的國家,在對外戰爭中獲得了勝利。
這才是老司機該有的職業素養。
圖片
楚漢之爭時期——
劉邦在平定三秦之後,整個人都飄了,變得無比膨脹。
對自己和項羽之間的實力對比做出了錯誤判斷。
於是找了幾個戰略合作夥伴,東拼西湊了一支大軍。
跑去和項羽裝逼。
結果被項羽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劉邦也陷入了楚軍的包圍之中。
正在劉邦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
飛沙走石,天地昏暗,
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劉邦趁著這個機會,帶著幾十名小弟衝出了重圍。
圖片
在玩命逃竄的路上,劉邦遇到了自己的兩個孩子——
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
於是載上他們一起跑路。
結果跑著跑著,馬車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
劉邦認為——
馬車的速度之所以不給力,就是因為車上的人太他媽多了。
所以,劉邦就把兩個孩子推下了車……
身為司機的夏侯嬰覺得劉邦此舉有點兒缺德,便把兩個孩子又抱回了車上。
夏侯嬰先是慢速行駛。
等到兩個嚇壞的孩子扶穩坐好之後,才會加快車速。
劉邦連著把孩子推下車好幾次,每次都是夏侯嬰把他們抱回到車上。
圖片
劉邦非常生氣,甚至想拔劍幹掉這個一直力挺自己的老革命。
夏侯嬰也急了——
你他媽是不是人啊?
就算情況在危急,也不能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啊。
劉邦苦心經營好幾年,結果一朝回到解放前。
被戰鬥力爆表的楚軍嚇懵逼了。
並不是真的想要拋棄自己的孩子。
他見夏侯嬰如此堅持,也就停止了自己的禽獸之行。
劉邦逃到滎陽後,收集殘兵,重新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武裝。
他感謝夏侯嬰的救子之恩,就把祈陽賜給他作為食邑。
如果不是司機夏侯嬰頂住壓力,數次將孩子抱回車上。
恐怕劉邦會背負上虎毒食子的罵名。
就算跳進黃泉都洗不清。
夏侯嬰用自己寸步不讓的堅持,維護了領導的名聲。
絕逼算得上是稱職的老司機。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