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不斷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看似一天比一天好,但空氣品質卻一天不如一天,所以現在空氣淨化器熱銷也不是沒有道理。可還是有人不滿足,他們覺得光淨化空氣不夠,要沒事吸兩口氧氣才能活得長長久久,「保健吸氧」在這幾年也逐漸流行開來,可是,健康的人真的需要吸氧嘛?今天在南方周末主辦的一場關於「中國家庭氧療市場規範發展」的健言沙龍中就與我們一起探討了吸氧的話題,同時會上發布的制氧機家庭應用指導藍皮書告訴你什麼人才需要吸氧,吸氧設備有哪些規範等等內容。
在我們了解健康人是不是需要氧療這件事前,我們先得搞清,制氧機到底是給誰用的?據現場來自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鄭則廣教授所言,只有低氧血症的人才需要吸氧治療,也就是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都低於正常值的人確實需要吸氧,比如危急重症需要搶救的患者,或者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都需要吸氧治療,而健康人群一般是只有在遇到高原反應或高原病等方面的情況下,才需要用到吸氧治療。
此外,鄭教授還強調氧氣濃度不是越高越好,如果長時間使用高濃度氧療,一旦過量不僅不會讓你延年益壽,更可能會造成「氧中毒」的現象。這就說明,健康的人在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吸氧的,吸氧也不會帶來什麼保健效果。在場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楊進剛副主任醫師也表示,氧氣、陽光和水對每個生命而言都非常重要,而對於缺氧的人來說,氧氣其實就是種藥物。健康的人在攝氧沒有任何困難的情況下,去靠制氧機吸氧,就等於沒病的人去吃藥一樣,多此一舉不說可能還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他一再強調,並沒有什麼「保健吸氧」的說法,更不要去聽信現在市場上一些打著制氧機有「霧霾剋星」「淨化霧霾」的功效。
而針對現在使用集中供氧或氣瓶供氧這類運輸攜帶並不防病的供氧方式,制氧機相對來說輕巧方便。一般制氧機下都有會輪子方便移動,此外製氧機無需加入藥劑,接上電源便可開始制氧,這種操作簡單、產氧快同時攜帶方便的特性也使得制氧機成為目前家庭氧療最為普及的一種形式。那麼問題又來了,市面上那麼多制氧機,比如有「醫用制氧機」、「家用制氧機」「小型制氧機」或是「分子篩制氧機」,是不是只有家用或小型制氧機才適合於家庭使用?
來自上海醫療器械檢測所的鬱紅漪副所長給了我們解答,原來根據《中國醫療器械產品分類目錄》,醫用制氧機作為二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可用於家庭氧療。所謂的醫用制氧機其實只是相對於工業制氧機而言,所以無論名稱是醫用、家用還是小型或是分子篩制氧機其本質都是醫用制氧機,供單人使用的制氧機,都可用於家庭氧療。鬱副所長還提醒大家,要鑑別制氧機是否合規,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來查詢相關信息。
正是因為現在空氣品質、飲食包括生活習慣的一些問題,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而對所謂的「保健氧療」盲目追捧,也讓不少人陷入了吸氧的誤區。可以說《制氧機家庭應用指導藍皮書》的發布幫助我們正確的應對吸氧這個問題,同時在該藍皮書發布後,歐姆龍也發表了對於藍皮書的想法以及目前歐姆龍在制氧機上做出的努力,希望能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治療。健康的人不用靠所謂的保健吸氧,而患者則要正確應對吸氧這回事,或許這就是藍皮書帶給我們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