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中國曆年出生人口(1949-2019)——不應傳播錯誤的數據

2020-12-05 網易財經

作者|梁建章(攜程創始人)、黃文政(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

梁建章

現在用百度搜索「中國曆年出生人口(1949-2019)」,首先顯示的數據如下:

1949年:1275萬

1950年:1419萬

1951年:1349萬

1952年:1622萬

1953年:1637萬

1954年:2232萬

1955年:1965萬

......

這組數據也不斷出現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成為許多人對中國曆年出生人口的認知。由於沒有註明出處,我們不知道這些數據的來龍去脈,但可以肯定的是,該組數據中1949至1953年出生人口數據是完全錯誤的。

比如,其列出1949年的出生人口僅1275萬,但根據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各次人口普查,對應的33歲、41歲、51歲和61歲人口就分別有1428萬、1301萬、1391萬和1303萬。即使按當年被認為低估的25‰的嬰兒死亡率計算,1949年出生人口也在1800萬以上,根本不可能低至1275萬。

如此錯誤的數據廣為流傳令人憂慮。這也反映出整個社會,對關係到民族未來重大議題的基本認識上可能存在嚴重偏差。實際上,中國面臨的人口危機已經如此清晰,而國內很多人依然是渾然不知。這種現象值得我們警醒。

在此,我們建議百度在搜索算法中剔除這組完全錯誤並嚴重誤導讀者的數據,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今後不要再轉發這組數據。不管立場如何,拒絕錯誤的信息是任何有意義的言論和行為的基本前提。

那麼,中國曆年出生人口(1949-2019)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我們列出兩組有明確來源的數據並簡要討論其可信度。

表1. 中國1949-2019歷年出生人口(萬人)

注1:第一列的出生人口由出生率*年中總人口計算而得,出生率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數據查詢(http://data.stats.gov.cn/)。除1949年使用年末總人口代替外,其餘年份年中人口為當年年末和上年年末總人口的平均。

注2: 第二列的出生人口數據在2010年以前是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和已知嬰兒死亡率和預期壽命回測,2010年和之後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年度數據。

在上表中,有些年份的兩組出生人口數據相差較大,那麼哪組數據更為可信呢?從數據採集目的和方式來看,人口普查數據比年度數據更加權威,而實踐經驗也支持這種判斷。 不過,根據人口普查數據來回測各年出生人口,需要使用不同年份的年齡別死亡率,而這些數據需要根據嬰兒死亡率和預期壽命在一定假設下反推。這些都可能帶來偏差,但綜合判斷,我們依然相信,上表中的第二列比第一列更接近實際出生人口。

最後我們希望,即將舉行的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能夠給出關於中國人口的真實準確數據,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本文來源:網易研究局 責任編輯:李墨軒_NBJS12027

網易刊登此文僅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代表網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關焦點

  • 「觀點」李佳:解讀2019年度中國人口數據
    」2020年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的人口等統計數據。從總量上看,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超過14億人。而從出生人口、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老齡化程度等具體數據上看,基本都符合人口發展規律,可謂在意料之中。第一,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走低。
  • 馬斯克:人類應提防人口崩潰,我生了六個是榜樣
    12月1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柏林Axel Springer訪談時表示,全球人口低出生率是很大的風險,人類應提防人口崩潰。馬斯克還稱自己有6個孩子,樹立了好榜樣。相關閱讀:攜程梁建章:2100年中國的人口或將少於美國「中國的人均有可能2100年超過美國,但是中國的總的GDP,在2100年可能沒有美國大。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到2100年中國總的人口會少於美國。」2019年10月20日,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攜程創始人兼董事長梁建章分享了以上觀點。
  • 人口與就業數據-揭露赤裸裸的真相
    數據來源:1949-2019人口與就業數據現在,輪到《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上場了。現在網上有各種版本的中國人口統計年鑑,但有些打不開,有些只有網頁版,查看起來相當費勁。可以看出,我國的性別比例從1949年的1.082降至了2019年的1.045,而且該比例仍呈明顯下降趨勢,這說明我國的人口性別比例漸趨合理,找不到對象不能怪性別~02第四次嬰兒潮並未如期而至中國女性目前的人均生育年齡為27歲,因此,若某女性今年達到27歲,我就將她稱作適齡媽媽,定義
  • 梁建章:從「超生遊擊隊」到「不生遊擊隊」
    點擊查看 梁建章編劇並出演小品《不生遊擊隊》完整視頻從當年的「超生遊擊隊」到今天的「不生遊擊隊」,三十年間,中國人的生育意願和生育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90年中國的生育率為2.71,而2019年的生育率雖然還有1.47,但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積效應,自然生育率僅為1.1左右,不到1990年的一半。
  • 梁建章:世界人口日,該關注哪些人口問題
    由於長期被抑制的生育意願得到釋放,2016年的新生兒應顯著多於2015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比2015年多131萬人)。而生育高峰可能出現在2017年,當年新生兒數量可能在1800萬到2000萬之間。這可能是本世紀以來乃至未來百年之內新生兒最多的一年。
  • 國家統計局:未來出生人口數量將繼續減少
    國家統計局昨天(23日)發布消息稱,按當前育齡婦女數量、結構和生育水平測算,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數量會繼續減少,但人口總量仍然處於相對平穩的增長期。最新數字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比2017年下降1.49個千分點。
  • 梁建章: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剩論」錯在哪裡?
    來源:新浪財經李鐵:我國的勞動力供給將面臨的是長期過剩,而不是供給不足梁建章: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剩論」錯在哪裡?梁建章、黃文政前不久,經濟學家李鐵在《北京日報》上發表文章認為:「我國的勞動力供給將面臨的是長期過剩,而不是供給不足。人口過多,導致發展面臨的短板難以補齊。」我們認為,上述觀點是完全錯誤的。而且其貌似專業的觀點極具誤導性,我們很擔心類似觀點有可能繼續拖累整個人口政策改革的進程。
  •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統計數字顯示,專家認為,這一變化符合人口變動規律,反映了人口結構新變化。  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認為,在單獨兩孩政策已經實施,並且有一部分單獨兩孩在2015年已經出生的情況下,出生人數不但沒有繼續上升反而略有下降,恰恰反映了人口結構的新變化。  翟振武說,由於生育旺盛期婦女人數的大量減少,我國出生人數出現了回落。
  • 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不生孩子的蝴蝶效應 正在影響20年後的中國人
    作為最早開始研究人口經濟問題的企業家,在梁建章看來,中國家庭的「消亡」、年輕人生育意願的降低,將會逆轉中國在中美競爭中「全面趕超」的趨勢。「二十年內,中國將保持強勁的態勢,中國的科技水平將繼續趕超美國;但在20年、50年之後還是這樣嗎?」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報告顯示:2019年起臺灣出生人口恐比死亡人口少
    華夏經緯網10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出生人口直直落,長壽年齡又攀新高,臺灣人口的死亡交叉已迫在眼前!臺灣「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原估4年後臺灣地區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但「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最快2019年起死亡交叉即來臨,因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將益發嚴重。
  • 梁建章:三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
    雖然近幾年由於中國陸續實施了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中國的兒童人口佔比有所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0-14歲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為16.78%。但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效應正在衰減,中國出生人口正在步入下跌通道。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比上年減少58萬。
  • 中國人口2019總人數多少 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8月,世界總人口數量達到了77億2723萬。其中,我國位居世界人口數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由此可知,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那在去年的數據中,中國人口總人數是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 梁建章:中國人口很多,但沒有一個是多餘的!
    只要人口撫養比上升,中國就不得不大幅度延長退休年齡,或者大幅度加重稅負,來彌補養老社保基金的巨大虧空。總之,李鐵中國人口長期過剩的論據是錯誤的,論證過程很具誤導性,結論當然也是完全錯誤的。再者,人口多的社會複雜性更高,容易孕育新的工作機會。如果中國人口只有現在的1/5,教師、售貨員、計程車司機這些職位可能也只有現在的1/5,但航天、高鐵這類唯有人口大國才能支撐的行業職位可能就不存在了。過去30多年,中國人口從內陸到沿海,從鄉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都是從人少往人多的地方遷徙。這也印證了,人口越多,就業反而可能越充分。這種關係可從數據中得到印證。
  • 日本出生人口首次低於90萬 2019年日本人口統計數據
    日本2019年度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出生人數為86.4萬人,是自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低於90萬,比2018年下降了5.92%,人口下降速度比預期快了兩年,表明少子化加劇,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據悉,出生人數的銳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生育期女性的人口減少。
  • 島內人口死亡交叉來臨 2019年起出生數恐不及死亡數
    圖為喜迎接女兒出生的開心父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出生人口數直直落,長壽年齡又攀新高,人口的死亡交叉已迫在眼前!臺當局「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原估4年後臺灣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但臺當局「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最快2019年起死亡交叉即來臨,因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將益發嚴重。
  • 梁建章頂級期刊發文:老齡化將降低國家創業活力!
    此次聯合論文可以被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收錄,體現了學術界對此研究結果的肯定,也意味著梁建章等研究者的學術貢獻,將對各國理解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經濟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梁建章近年來一直聚焦於創新創業與人口結構關係方面的研究。
  • 梁建章於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老齡化社會的「阻擋效應」
    此次聯合論文可以被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收錄,體現了學術界對此研究結果的肯定,也意味著梁建章等研究者的學術貢獻,將對各國理解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經濟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梁建章近年來一直聚焦於創新創業與人口結構關係方面的研究。
  • 臺灣人口死亡交叉來臨 2019年起出生數恐不及死亡數
    圖為喜迎接女兒出生的開心父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出生人口數直直落,長壽年齡又攀新高,人口的死亡交叉已迫在眼前!臺當局「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原估4年後臺灣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但臺當局「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最快2019年起死亡交叉即來臨,因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將益發嚴重。
  • 國家統計局:2018年中國大陸出生人口1523萬人 創歷史最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增人口數量較上年減少,人口出生規模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出生率創歷史最低,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創新高,勞動人口數量也出現首次下降。截至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