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電師傅學單片機(5):時鐘電路與復位電路

2021-01-08 電師傅

百家號:電師傅,專門請電師傅講解單片機應用技術,傾力奉獻,機會難得,力求做到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歡迎電工電子愛好者關注和閱讀,留言討論,共同學習與提高,分享和普及電知識。

課前一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駕馭命運的舵是奮鬥,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

一:時鐘振蕩電路

時鐘振蕩電路

單片機8051管腳:

18腳:XTAL2

19腳:XTAL1

電路元件參數配置:

晶振(石英晶體):一般是6-12MHZ

C1-C2:一般是20-30PF瓷片電容

電路功能:

只要單片機電路接通電源,時鐘電路開始振蕩工作,就為單片機提供源源不斷的時鐘脈衝。

單片機內部都是由許多觸發器等構成的時序電路組成的,只有通過時鐘才能使單片機一步步地工作。

單片機時鐘信號好比是單片機的心臟,單片機時鐘頻率決定了單片機運行一個指令周期所需的時間。

二:復位電路

1:上電復位電路

上電復位電路

單片機8051管腳:

9腳:復位引腳

40腳:VCC,一般接DC+5V

20腳:VSS接地腳

電路功能:

電路通電瞬間對電解電容充電,由於電解電容上的電壓不能突變,相當於瞬間短路,也就是5V高電平通到單片機復位腳 上,電容在慢慢充電過程(RC乘積時間),復位腳上的電壓會慢慢降低。只要復位腳上的高電平時間保持在2微秒(2us)就能可靠地復位(外部時鐘為12MHZ時)。

2:上電復位電路+手動復位電路

上電復位電路+手動復位電路

在上圖自動上電復位電路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輕觸開關按鈕和一個200歐電阻,實現手動復位功能。有時單片機運行出錯時,比斷電復位方便得多。

相關焦點

  • 如何使單片機復位可靠,單片機復位電路
    數字電路剛通電時都需要進行復位,復位的功能是將單片機裡的重新開始,主要防止程序混亂,也就是跑飛,或者死機等現象,目的是使系統進入初始狀態,以便隨時接受各種指令進行工作,CPU的復位可靠性決定著產品系統的穩定性,因此在電路當中,發生任何一種復位後,系統程序將從重新開始執行,系統寄存器也都將恢復為默認值
  • AT89S51單片機的復位操作及復位電路設計
    復位是單片機的初始化操作,只需給AT89S51的復位引腳RST加上大於2個機器周期(即24個時鐘振蕩周期)的高電平就可使AT89S51復位。對於CMOS型單片機,由於在RST引腳內部有一個下拉電阻,故可將電阻R去掉,而將電容C選為10 μF。 上電自動復位是通過外部復位電路給電容C充電加至RST引腳一個短的高電平信號,此信號隨著VCC對電容C的充電過程而逐漸回落,即RST引腳上的高電平持續時間取決於電容C的充電時間。因此為保證系統能可靠地復位,RST引腳上的高電平必須維持足夠長的時間。
  • 單片機3種時鐘電路方案對比
    作為單片機研發設計的項目,它的最小電路工作系統包含電源電路、復位電路、時鐘頻率電路;其中電源電路與復位電路,相信工程師都非常容易理解與設計。然而時鐘頻率電路,由於不同的開發項目功能需求不一樣,設計的方案選擇也不盡相同,很難得到有效的統一設計。
  • ARM單片機的復位電路設計
    無論在行動電話,高端手持儀器還是嵌入式系統,32 位單片機ARM 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額,ARM 已成為事實的高端產品工業標準.由於ARM 高速,低功耗低,工作電壓導致其噪聲容限低,這是對數字電路極限的挑戰,對電源的紋波,瞬態響應性能,時鐘源的穩定度,電源監控可靠性等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RM 監控技術是複雜並且非常重要的分立元件實現的監控電路,受溫度,溼度,壓力等外界的影響大而且對不同元件影響,不一致較大板
  • 復位電路原理
    為確保微機系統中電路穩定可靠工作,復位電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復位電路的第一功能是上電復位。一般微機電路正常工作需要供電電源為5V±5%,即4.75~5.25V。
  • 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如何進行復位呢?只要在單片機的RST引腳上加上高電平就可以了,時間不少於5ms。基本的復位電路的原理圖如下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1686.htm
  • 51單片機復位電路的設計
    因此,復位電路應該具有兩個主要的功能:1. 必須保證系統可靠的進行復位;2. 必須具有一定的抗幹擾的能力;一、復位電路的RC選擇復位電路應該具有上電復位和手動復位的功能。以MCS-51單片機為例,復位脈衝的高電平寬度必須大於2個機器周期,若系統選用6MHz晶振,則一個機器周期為2us,那麼復位脈衝寬度最小應為4us。在實際應用系統中,考慮到電源的穩定時間,參數漂移,晶振穩定時間以及復位的可靠性等因素,必須有足夠的餘量。圖1是利用RC充電原理實現上電復位的電路設計。實踐證明,上電瞬間RC電路充電,RESET引腳出現正脈衝。
  • 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可靠性設計及精典實用復位電路
    圖4 是一個實例 當 VCC x (R1/(R1+R2) ) =0.7V時,Q1截止使系統復位。Q1的放大作用也能改善電路的負載特性,但跳變門檻電壓 Vt 受 VCC影響是該電路的突出缺點,使用穩壓二極體可使 Vt 基本不受VCC影響。見圖5,當VCC低於Vt(Vz+0.7V)時電路令系統復位。
  • 單片機復位電路作用原理以及與置位的區別
    關於單片機的置位和復位,都是為了把電路初始化到一個確定的狀態,一般來說,單片機復位電路作用是把一個例如狀態機初始化到空狀態,而在單片機內部,復位的時候單片機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儲設備裝入廠商預設的一個值。
  • 你該了解的單片機復位電路
    你該了解的單片機復位電路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23 16:03:43 影響單片機系統運行穩定性的因素可大體分為外因和內因兩部分: 1、外因
  • 單片機最小系統之|復位電路設計
    單片機的最小系統包括:復位電路、晶振電路、電源電路、下載電路。從今天開始講解每個電路,並結合實際設計,展示實際電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1651.htm  1.
  • 單片機最小系統復位電路圖原理
    復位電路圖 復位電路圖單片機的置位和復位,都是為了把電路初始化到一個確定的狀態,一般來說,單片機復位電路作用是把一個例如狀態機初始化到空狀態,而在單片機內部,復位的時候單片機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儲設備裝入廠商預設的一個值。
  • 單片機控制電路基礎知識
    大部分小家電類智能系列電路實際上是一種單片機控制電路。該電路主要由微處理器CPU或MCU,存儲器、功能操作鍵和操作顯示電路構成。(部分電路還包括了遙控電路)。大部分CPU在4.5-5.3V供電區間正常工作。2.復位信號CPU的復位方式有低電平復位和高電平復位兩種。採用低電平復位方式的復位端有0V-5V的復位信號輸入,採用高電平復位方式的復位端有一個5V-0V的復位信號輸入。
  • 單片機最小系統組成電路及其作用
    什麼是單片機最小系統呢?最小系統,就是指單片機能正常工作最簡單的電路。對51單片機來說,最小系統一般包括:電源、單片機、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時鐘電路:連接在引腳XTAL1、XTAL2和GND間的電路是時鐘電路(XTAL = External Crystal Oscillator,表示外接晶振)。前面的電源比較好理解,但是什麼是時鐘電路呢?它有什麼用處呢?時鐘電路就像是人的心臟一樣,每時每刻不斷跳動著,對於單片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 復位電路原理和電容充電兩端電壓值
    設計電路時,不記得單片機復位電路原理了,所以今天特別寫了這篇文章,可以以前對電路理解不深和忘記的原因,所以特寫這篇文章,希望以後不再忘記:1、單片機復位:分為上電復位和按鍵復位,即是連續兩個時鐘周期的高電平,單片機進行復位
  • RC復位電路復位時間的計算
    打開APP RC復位電路復位時間的計算 發表於 2017-11-28 11:35:53   復位電路,就是利用它把電路恢復到起始狀態
  • AT89C52最小系統電路圖接口電路圖分享
    ,高性能CMOS 8位單片機,片內含8k bytes的可反覆擦寫的Flash只讀程序存儲器和256 bytes的隨機存取數據存儲器(RAM),器件採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生產,兼容標準MCS-51指令系統,片內置通用8位中央處理器和Flash存儲單元,AT89C52單片機在電子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 復位電路需不需要加二極體,加二極體的作用是什麼
    在單片機復位電路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直愣愣的二極體矗立在那裡,那麼復位電路中需不需要二極體呢,復位電路中的二極體有什麼作用呢? 復位電路 復位電路的原理是單片機RST引腳接收到2US以上的電平信號,只要保證電容的充放電時間大於2US,即可實現復位,
  • 電源過欠壓電路工作原理簡析 延時復位電路原理與檢修方法
    (具體電路原理參見第6章的6.3節,春蘭過欠壓電路板。)    第一種過欠壓電路如下圖所示,電路中,B為變壓器,DB1為全橋,Rl、R2為分壓電阻,C為濾波電容。220V經變壓器降壓、DB1整流、Rl限流、R2分壓後,經電容C濾波送入單片機進行比較控制。
  • 單片機晶振電路的作用
    一般的晶振振蕩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到晶振的兩端,每個電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容量值就應該等於負載電容。請注意一般IC的引腳都有等效輸入電容,這個不能忽略。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F或12.5pF,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F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蕩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