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俗話說著世間大道理,各個方面都有,即便看似並無專指什麼,你就拿來去思考你的行當就會覺得恰如其分。別說俗話就俗,好多就像是把古文翻譯成白話文的樣子。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話說『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石濤說『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於是人們追捧,太給勁了,太有啟發性了。其實呢,只是依著他的性子,宣誓似的『放言』,就覺得很震撼。想一想你就是你,成不了任何人。即便你拼著命去模仿別人,終究露出自己的本相。而石濤或許也聽過『什麼人玩什麼鳥』這句俗話吧,於是明白我幹嘛要模仿別人,我就是我。
做最好的自己才是關鍵。模仿、學習當然是不可少的,那是為了增長學問見識,使自己能真的攀上『巨人』的肩膀,那樣你才能比『巨人』看得更遠。這麼說話題就略微的轉了轉。既然知道『什麼人玩兒什麼鳥兒』了,還得知道,你是打算和一群遛鳥人走在一起,跟人家顯擺交流呢,還是弄一隻人家籠子裡的鳥兒都討厭的鳥,自己走在路邊。
本來鳥兒們像所有生命一樣應給是平等的,但有的長得羽毛娛人眼目、有的叫聲清脆婉轉、有的善學人言等,被人分出三六九等。人家那聽小畫眉叫呢,你這弄只老鴰叫兩聲,不就招人煩了麼。依我看你自可以玩老鴰,但別跑到畫眉群裡來。人家養老鷹的就知道跑到山野去玩兒。懂這個理兒,那麼養什麼鳥都可以了。如果你非要在人群中,那就選一隻和別人差不多的品種,你還要想顯得比別人更好,下點工夫去訓練就行了。可說實話,那也是委屈了自己了,而且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許多人養著手裡的寵鳥,心裡還還惦記著氣勢不凡的『鯤鵬』呢。原來那些擺在檯面上的,人都喜歡的也並不是最好的,只是人們得不到、做不到而後的妥協結果。
終於你知道有一種鳥,最適合你,也足以震撼世俗的眼睛,但它必須呆在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高傲而孤獨。而你也是高傲而孤獨。你是那鳥,那鳥就是你。
如果你手裡提著的和旁邊的人一樣的鳥,比著誰的叫著好聽,誰的羽毛更順滑,那你終究是眾人裡的眾人,比不玩鳥的多懂點鳥罷了。
這些道理非要換成標準的理論,無非就是修身。『人品既高畫品不得不高』。當你心裡念想的是扶搖直上九萬裡的鯤鵬時,即便你肩上蹲著頗能高飛的獵鷹,內心也仍覺絲絲抑鬱。當然有必要提醒一下,別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