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貧困帽扔到金沙江底」

2020-11-25 西部網

「把貧困帽扔到金沙江底」(經濟新方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四川省布拖縣邊緣易返貧戶拔窮根見聞

本報記者 張 文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4日 第 03 版)

核心閱讀

近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布拖縣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為鞏固脫貧成果,四川進一步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把脫貧群眾「扶上馬送一程」,力爭將返貧風險降到最低。

浪濤洶湧的金沙江,進入涼山後緩緩前行。江畔風光旖旎,城鎮星羅棋布。其中,彝族聚集的布拖縣地處高寒山區,半農半牧,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全縣貧困人口近8萬,貧困發生率高達45%。近日,布拖縣退出貧困縣序列,140餘個貧困村、超過6萬名貧困人口脫貧。

鞏固現有成果,才能確保摘帽無水分,防止貧困捲土重來。近年來,四川在涼山州強化防止返貧的機制,力爭將致貧因素連根拔起,布拖縣便是典型之一。

實行預警機制,精準防止返貧

「別擔心,一點小病,幾乎沒花錢。」55歲的阿達吃雷從鎮上的衛生院一回村,第一書記葉向東便關切地上門詢問病情和診療費用——家住特木裡鎮先鋒村的阿達吃雷,雖說脫貧已有兩年,但由於僅靠和老伴在農業園區務工,收入並不多,被村裡列為容易返貧的預警對象。

「若是因病花銷多了,馬上就需要向鄉鎮報告,啟動基金幫扶、政策兜底等方式防止返貧。」葉向東告訴記者,雖然已經整村脫貧,但防止返貧的任務依然艱巨。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表示,四川已脫貧的600多萬貧困人口中,有8.2萬人存在返貧風險,另外還有不少邊緣易致貧戶,「要防止這兩類群眾成為貧困戶,需加強動態監測。」目前,四川已探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的防止返貧監測和應急救助機制。

「我們運用信息化手段,在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中研發了貧困監測預警模塊。」降初表示,四川以因病、因災及因疫情導致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的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為監測對象,對出現困難的預警監測對象及時開展幫扶救助,最大限度防範致貧返貧風險。

目前,布拖縣共有上千戶脫貧監測戶、5000餘戶邊緣戶被納入全省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實行動態監測。布拖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沈金文表示,布拖縣落實監測戶、邊緣戶幫扶責任人,因人因戶落實住房提升、社會保障等幫扶措施,堅持事前預防與事後幫扶相結合,及時化解返貧、致貧風險。

摘帽不摘幫扶,築牢致富底氣

「老鄉們,開課了,請大家準時。」晚飯時間後,龍潭鎮幸福村的農民夜校喇叭響了起來,來自富順縣的幫扶幹部朱坤華忙著準備種養技術培訓教材,計劃為大家講授青花椒嫁接技術。村子雖然去年底摘了貧困帽,但朱坤華絲毫沒有鬆懈。

2018年6月,四川為打贏打好涼山地區脫貧攻堅戰,在全省各市各系統選派5700多名幹部組成脫貧攻堅隊,分赴涼山州深度貧困縣開展為期3年的幫扶工作。幾年間,富順縣傾力幫扶對口的布拖縣,投入各類幫扶資金上億元,常駐布拖援彝幹部人才近百人,引入150多個幫扶項目,貧困村摘帽後幫扶力度不減。「確保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富順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國榮表示,布拖縣雖然已經摘了帽,但是幫扶工作仍然會「扶上馬送一程」,內容不變、力度不減。

為有效防止返貧,四川規定,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後,到2020年享受的扶貧政策總體不變,對已脫貧對象繼續給予適當支持。目前,全省貧困縣雖然「清零」,派往各貧困縣的幫扶隊伍卻一支也未撤退。「摘帽意味著階段性勝利。我們希望繼續守在村裡,直到脫貧群眾能穩定地過上幸福生活。」覺撒鄉的幫扶幹部黃文峰表示。

「有好政策撐腰,我要把貧困帽扔到金沙江底。」九都鄉洛色村剛脫貧的吉木拉日底氣滿滿:去年底脫貧後,他在幫扶幹部幫助下,加入村裡的養殖合作社,家裡新添了幾頭牲口,今年增收兩萬元不成問題。

關注易貧群眾,不落一人一戶

「大叔,下面這層樓是圈養牲口的,在這裡搭鋪睡覺不衛生。」拉果鄉阿爾馬之村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一排排兩層新房鋥光瓦亮,中建二局派駐涼山州的農房巡檢組成員高良忠一棟一棟房屋挨個「家訪」,既檢查房屋質量,也勸導村民養成科學的居住習慣。

一直以來,人畜混居等習慣導致涼山州衛生問題突出,成為因病致貧的根源之一。此外,厚葬薄養、巨額彩禮等習俗也帶來巨大的返貧風險。四川在涼山積極推進「移風易俗、破舊立新」的工作。「入戶講、逢人說,群眾總會接受新理念。」高良忠說。

未曾被列為貧困戶,卻因缺乏就業技能、家庭負擔較重等原因,長期徘徊在貧困邊緣,這樣的「邊緣戶」同樣是脫貧攻堅政策的重點照顧群體。「關注易貧群眾,防止產生新的貧困人群,才能實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一戶。」降初表示。

開車從蜿蜒的小道下山,山腳下不遠處便看見鱗次櫛比的彝家新居。這裡是布拖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依撒社區,附近3個村子的群眾從高山上搬遷至此,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我從沒戴過貧困帽,但是經常擔心哪天就成了貧困戶。」走進西充縣實驗駕校,寬闊的試駕馬路上,來自布拖縣的村民阿布此貴正跟著教練學習踩離合起步。「以前啥都不會,外出打工只能做基礎工、打短工。今後有了一技之長,收入翻倍沒問題。」他說。

目前共有150多名布拖縣彝族同胞在這裡接受免費駕駛培訓——在西充縣的幫扶下,他們將接受70天強化培訓,取得機動車C、B照駕駛資格,學費、食宿費全免。「他們都很珍惜這次機會,一定能靠勤勞的雙手實現小康夢。」西充縣就業局局長範雪君表示。

拔窮根,靠就業,也靠產業。布拖縣樂安鄉火燈村是醫藥企業好醫生集團的精準幫扶村,在企業「包種包收購」的政策下,村民種植附子175畝,戶均增收近6300元。好幾名「邊緣戶」,成了致富帶頭人。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把貧困帽扔到金沙江底」——四川省布拖縣邊緣易返貧戶拔窮根見聞
    原標題:「把貧困帽扔到金沙江底」——四川省布拖縣邊緣易返貧戶拔窮根見聞   近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布拖縣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金安金沙江大橋通車!世界山區最大跨度的橋建成!
    2020年最後一天,金安金沙江大橋順利通車,這座主跨1386m的鋼桁架懸索橋也打破了之前由赤水河大橋保持的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山區大橋。金安金沙江大橋項目簡介金安金沙江大橋位於成都至麗江高速公路華坪至麗江段高速公路。
  • 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上遊——金沙江(20——229)
    金沙江是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上遊,因江中沙土呈黃色而得名。發源地(即長江的發源地)七十年代前,定於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金沙江穿行於川、藏、滇三省區之間,其間有最大支流雅礱江匯入,至四川宜賓納岷江始名長江。金沙江落差3300米,流急坎陡,江勢驚險,航運困難。由於河床陡峻,流水侵蝕力強,金沙江是長江幹流宜昌站泥沙的主要來源。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將其稱為黑水,隨後的《山海經》中稱之為繩水,東漢時期稱為淹水,三國時期,稱為瀘水。
  • 紅軍巧渡金沙江敵有「功」:繳獲高清地形圖
    核心提示:紅軍前鋒先後逼進貴陽和昆明,嚇得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和蹲守昆明的龍雲心驚肉跳,急令部隊火速馳援,中了調虎離山之計,為紅軍北渡金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
  • 金沙江故事|人文烏東德:元謀人遺址與龍街渡口
    元謀金沙江龍街渡口(當年紅軍掩護皎平渡主力過江而在此佯渡),位於正常蓄水位975.00米高程以下,已然消失。史載:1935年5月3日至9日,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和三軍團一部紅軍長徵過元謀,途經6個鄉(鎮),115個村寨,行程300餘裡,並在龍街渡口誘敵佯渡金沙江,掩護中央紅軍主力從下遊祿勸的皎平渡順利渡過了天險金沙江,在軍事戰爭史上譜寫了「巧渡金沙江」的著名戰例。
  • 「我要把金沙江路走一遍」火了!戳中無數上海人!
    「金沙江路到了出站的乘客請手持車票依次通過閘機驗票後出站」這報站聲,你熟悉嗎?最近,華師大的一位校友把母校邊的金沙江路寫成了一首歌《我要把金沙江路走一遍》小儂許多朋友都在接力刷屏這首歌~MV是唯美手繪畫風~
  • 四川宜賓一車輛從停車位倒車墜入30米深金沙江,正在救援
    四川宜賓一車輛從停車位倒車墜入30米深金沙江,正在救援 李濤、張夕/北京頭條客戶端 2019-05-23 15:04
  • 美麗烏東德 | 金沙江水潤兩岸 烏東德庫區展新顏
    烏東德壩址上遊金沙江龍頭山沿江地貌 壩址下遊金沙江駱駝背段沿江地貌
  • 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河溝村一招「魚稻共生」摘掉貧困帽
    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河溝村一招「魚稻共生」摘掉貧困帽2017-11-29 08: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 金沙江上遊某大型古堆積體群地質成因分析*
    摘 要 金沙江上遊地質條件複雜,大型古堆積體群普遍發育,嚴重影響該區的水利水電開發建設。本文以金沙江上遊某水電站古堆積群現場工程為依託,通過工程地質分區、巖體結構特徵分析和地質現象分析3個步驟,逐步還原了堆積體群的形成過程。
  • 中聯重科小綠軍團"礦山王者"助建金沙江上遊最大水電站!
    中聯重科小綠軍團"礦山王者"助建金沙江上遊最大水電站! 作為長江的上遊,金沙江以其流急坎陡,江勢驚險聞名。 3300米的落差(一說5100米 )使船隻在金沙江開展航運極其困難,但也讓它其蘊含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佔到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
  • 7月1日0時起 金沙江幹流和主要支流除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水產...
    7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關於在金沙江(長江幹流)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金沙江幹流和主要支流除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水域於2020年7月1日0時起繼續實施禁捕,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 金沙江創投丁健:深度學習其實很原始 人腦最神奇
    在腦科學研討會上,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未來論壇理事丁健做了致辭。
  • 錢香金融母公司馳展控股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
    錢香金融母公司馳展控股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聯合資本
  • 《水經注》裡的金沙江(上)——《水經.淹水注》考略
    淹水,即今與雅礱江合流以上的金沙江。在四川、雲南間。東漢至南朝稱淹水。許慎《說文解字》: 「淹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水經·淹水》:「淹水出越巂遂久縣徼外,東南至青蛉縣,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於若水」[1]遂久縣,西漢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屬越巂郡。治所在今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今麗江市)境。三國蜀建興三年(225)屬雲南郡。南朝宋初改遂段縣。
  • 25.7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放流金沙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三峽集團消息,25.7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24日在向家壩水電站附近放歸金沙江。此次放流活動由三峽集團和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共同主辦,共放流長江鱘、胭脂魚、長薄鰍、厚頜魴、巖原鯉、圓口銅魚6種魚類。
  • 從宏觀底到中觀底
    在市場由熊轉牛的過程中,政策底、市場底、經濟底和盈利底常常依次出現。
  • 金沙江20斤野生娃娃魚「難產」,遊弋不走疑向人類求助
    近日,金沙江四川宜賓敘州江段,一條體長近一米、重達20斤的娃娃魚產籽時遭遇「難產」,在江邊遊弋不走,疑故意向人類求助。↑難產大鯢獲救助7月11日,宜賓市民賴先生金沙江邊發現一條體型較大的大鯢(娃娃魚)在岸邊遊動,驅趕也不遠離,對賴先生毫不畏懼,於是賴先生報了警。民警趕到後,發現該大鯢一會兒浮出水面,一會兒沉下水去,但是一直不離岸邊,並不懼怕人類。
  • 雙重底與三重底形態
    這產生了一個三重底形態。市場已經形成了狹窄的雙重底反轉形態。2011年10月12日2318點附近出現低點(點A),然後在2011年10月24日在2307點附近出現第二個低點(點B)。這個形態的高度大約是118個指數點。這個形態的目標點位通過測量低點至反彈波峰的距離向上投射而測算出來,測算目標為2548點。這個目標沒有被達到,因為長期下降趨勢線的壓力太強。
  • 地球垃圾這麼多,我們能否扔到太空中呢?
    我們的垃圾現在正影響著地球上每一可以想像的角度,在2019年美國人維克託斯克託沃駕駛到達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看到了人造垃圾的存在,地球最深處竟然有人造垃圾,最讓人感受到現如今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像塑料汙染和垃圾廠滿意,這樣涉及人類生存環境的問題,需要引起人們注意,有人可能會提出這樣一個設想,我們能不能把垃圾扔到太空中聽起來好像是個解決之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