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出越巂遂久縣徼外。
呂忱曰:淹水,一曰復水也。
淹水,即今與雅礱江合流以上的金沙江。在四川、雲南間。東漢至南朝稱淹水。許慎《說文解字》: 「淹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水經·淹水》:「淹水出越巂遂久縣徼外,東南至青蛉縣,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於若水」[1]
遂久縣,西漢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屬越巂郡。治所在今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今麗江市)境。三國蜀建興三年(225)屬雲南郡。南朝宋初改遂段縣。[2]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遂久令印」,為三國蜀銅質官印。瓦紐,印面縱橫各2.4釐米。按《三國郡縣表》記載:「蜀越巂郡有遂久縣。」越嵩郡今在四川西昌市東南。此印筆畫鑿刻粗重犀利,大刀闊斧,斬釘截鐵,個別用刀衝出筆畫之外,更見猛利,可見印工嫻熟果斷的鑿刻技巧。按羅福頤先生所輯《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有學者推測此印風格極似東漢[3]
遂久令印
徼外,邊境之外; 塞外。古代中原王朝稱中原以外之地。《後漢書·南蠻傳》:「建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蠻裡張遊,率種人慕化內屬,封為歸漢裡君」[5]
△東南至晴蛉縣。
縣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馬、碧雞、光景悠忽,民多見之。漢宣帝遣諫大夫王襃祭之,欲致其雞、馬、襃道病而卒,是不果焉。王襃《碧雞頌》曰:敬移金精神馬縹碧之雞。故左太衝《蜀都賦》曰:金馬騁光而絕影,碧雞悠忽而耀儀。
晴蛉縣,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今大姚縣置睛蛉縣,屬越巂郡。蜀漢、西晉屬雲南郡。東晉屬興寧郡。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大姚縣,屬姚州,明屬姚州軍民府。清屬楚雄府。民國初期屬騰越道1950年屬楚雄專區,1958年屬楚雄彝族自治州至今。大姚縣人民政府駐金碧鎮。[6]王先謙《漢書補註》:「青蛉,大姚縣治。有禺同山,有金馬碧雞。」又云:「青蛉水,即大姚西之青龍海。」
禺同山, 即今雲南大姚縣東北紫丘山。《漢書·地理志》青蛉縣: 「禺同山,有金馬、碧雞。」 同書《王褒傳》:「方士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寶,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於道病死,上閔惜之」[7]
大姚縣紫丘山三潭瀑布、觀音巖水電站等景區
「金馬碧雞」傳說被譽為兩千年來「西南方面最古、影響最大、最普遍」的地方傳說。該傳說自產生以來,不僅以口頭傳說、文本記載的形式廣泛傳播,而且在雲南、四川、重慶、貴州等地衍生出大量的相關地名和祠祀臺坊景觀,並承載著西南邊疆民族與中原漢王朝持續互動的歷史圖景。近來張軻風從多維貫通的視角出發,研究認為「金馬碧雞」傳說的生成,一方面是由於大姚一帶山區「色似青黃,形如雞馬」的雲象奇觀;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該山區銅、碧礦藏豐富的自然資源。在西漢「崇祥重祀」的社會背景下,望氣之術則成為貫通二者的文化紐帶。在望氣之方士看來,金馬、碧雞之神的「顯靈」,不僅從形態(雞馬火畜),還是其色彩(金玉之氣),均符合望氣詮釋體系下的祥瑞訴求。[8]而李帥則結合相關地域青銅時代墓葬出土的雞形飾杖首和銅馬俑等文物推測:滇西高原青銅時代墓葬中出土的雞形飾杖首和銅馬俑是該區域存在雞、馬信仰的物質反映,其中雞信仰是滇西高原青銅文化中固有的傳統,而馬信仰則可能與鹽源青銅文化有關。隨著文化與族群間的交流和互動,新經濟文化類型的產生,原本來源於不同區域的雞、馬信仰逐漸整合為一個整體,由此衍生出了雲南地區古老而著名的「金馬碧雞」傳說。[9]「上述張、李等學者所論皆有相關實證依據,均有一定的道理。但「金馬碧雞」傳說之形成其實亦是較為複雜的,本質而言則是諸多因子疊加影響的結果。
金馬碧雞畫像石(圖片摘自網絡)
上述圖片摘自歷史文化地理 | 雲象、望氣、礦藏:「金馬碧雞」傳說的生成過程張軻風歷史地理研究資訊2月27日
△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於若水。
淹水逕縣之臨池澤,而東北逕雲南縣西,東北注若水也。
姑復縣,古縣名。西漢置,治今雲南省永勝縣。屬越嶲郡。南朝宋分為東姑復與西姑復兩縣,梁兩縣均廢[10]。
臨池澤,即今雲南永勝縣西南程海。從漢至南朝稱臨池澤。《漢書·地理志》姑復縣:「臨池澤在南」《水經·掩水注》:「掩水徑 (姑復) 縣之臨池澤」[11]
雲南永勝縣程海(圖片摘自網絡)
雲南縣,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屬益州郡。治所在今雲南祥雲縣東南三十四裡,雲南驛東北果城。《續漢書·郡國志》注引《南中志》雲南:「縣西高山相連,西北百數十裡有山,眾山之中特高大,狀如扶風太乙,鬱然高峻,與雲氣相連結,因視之不見,其山固陰沍寒。」袁嘉穀《滇南釋教論》認為此山「即指雞足山而言」。謝肇淛《滇略·版略》:「漢元狩間,彩雲見於南中,遣使跡之,雲南之名始此也。」東漢屬永昌郡。三國蜀建興三年(225)屬雲南郡。東晉為雲南郡治。南齊廢入雲平縣。[12]
若水,即今雅礱江及與雅礱江合流後至雲南巧家縣的一段金沙江。為蜀地至雲南西部必經之地。《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略定西夷,「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沫、若水」,即此。[13]
[1]--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畫以上
[2]--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畫以上
[3]李剛田主編,秦漢官印賞析100例,江西美術出版社,2015.11,第120頁
[4]方國瑜著,雲南民族史講義,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03,第300-301頁
[5]-- 壯族百科辭典
[6]李漢傑主編,中國分省市縣大辭典,中國旅遊出版社,1990.12,第1239頁
[7]--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畫以上
[8]張軻風:《歷史文化地理 | 雲象、望氣、礦藏:「金馬碧雞」傳說的生成過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20年第1期。
[9]李帥,試析滇西高原青銅文化中的雞、馬信仰—兼論「金馬碧雞」的起源, 考古與文物,2015 第4期,頁65-69
[10]-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中
[11]--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畫以上
[12]--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 1-7畫
[13]--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