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吊兒郎當剪輯,每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作品,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小編,謝謝
1994年6月30日,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香港劇情電影《活著》在香港上映,這部影片是按照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這部電影不僅在第47屆坎城電影節上獲獎,並且26年過去,這部影片豆瓣評分一直有著9.2的高分。它不只是讓我們了解到那個年代的動蕩不安,也讓我們明白了生存的含義。現在的我們對生活來說,已經不是吃飽喝足就能滿足的,而是開始追求更高品次的生活、有價值的社會地位認同、財務自由等,但這部影片,卻切實的告知我們,生活非常簡單,純粹只是為了活著。
影片講述富家子弟徐福貴,整日吃喝嫖賭,在外面肆無忌憚地揮霍,妻子勸阻無果,傷心離去,最終敗光了家產,自己的父親因此被氣死。之後痛改前非,妻子帶著孩子回來,兩人靠著皮影戲維持生計,卻因戰爭的爆發被抓去做壯丁,幾經輾轉最終回到了家鄉,卻在之後兒子意外離去,女兒又因難產離去,影片以講述徐富貴坎坷的一生,以獨到的視覺呈現了上個時代中國眾多和他一樣的人生活狀態。
小說講述富貴的人生故事是以第三角度,電影則是以本人第一視角演繹,影片以「皮影戲」接連了整部影片,富貴的命運就像是「皮影戲」一樣,皮影人物任由皮影戲藝人的雙手操控和擺布。而富貴就是那個皮影人物,對自己多舛的命運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命運之神不斷地殘忍操控,被無情的碾壓、蹂躪,自己卻無力抵抗,只能堅韌地活著,活下去,為了活著而活著。
本片可以說講述的是富貴命運多舛的一生,其實也可以說講述了鞏俐飾演的家珍,富貴的妻子悲慘的一生,在每一個敘事行為的結尾,她都用自己的堅忍經歷了人生所要面臨的苦難和挫折,她一生都在不斷失去,從最開始時丈夫的墮落,失去生活的依靠,到失去健康的女兒,再到後來兒子意外離去,女兒難產死了,幾乎一切的苦難都在這個悲慘的女人身上發生了,可是她到最後也依舊在努力的活著,接受「命運」。正如片中的富貴所說她是個了不起的女人,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她的確很好,生前和我一起受苦,未有半點怨言,死後也沒有閒話是非,村裡的女人通常都有被人說閒話。
有人曾說過嗩吶是東方一種神秘樂器,能用聲調吹唱人生,從出生開始死亡結束。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又看到另外一種屬於我們的樂器,二胡,在這部影片中曲調蒼涼哀婉的二胡曲子串聯了整部影片,毫無疑問是片中的一大亮點,封建少爺的奢靡生活是二胡曲,歷險還歸的回家之路是二胡曲,女兒出嫁時遠去的背影依然還是二胡曲……,一首悲歡離合的二胡曲,表達出了主人公從「艱忍」到「堅忍」的無奈轉變,成為了一條主線講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內心狀況完美的拼接起來。
該片被視為張藝謀最好的作品,也是國內電影中難得一部佳作,曾在法國第47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評審獎。葛大爺也是憑藉在片中的出色發揮榮獲坎城影帝,成為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首位電影男演員。之所以會選擇拍攝這部影片,是因為這個題材正適合自己的願望。看完小說後,非常的激動,被小說寫出的中國人的堅韌和頑強求生的精神而感動,他決心要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去討論、研究,最後以講述平常家庭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一個男人在社會和命運的雙重打擊下,沒有變的消極,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而是以堅韌的態度活著,活下去,生活就是這樣,有苦就會有甜,在我們嘗到甜的滋味時接下來就可能嘗到苦是什麼樣的滋味。兩者是相對的。當命運眷顧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要好好珍惜;當命運讓我們失去一些的時候,我們也無力反抗。不管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們都要堅強,不要被生活所帶來的的苦難所擊垮。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刪除,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收藏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