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青山自然學校正式開學了。這是一座位於杭州市黃湖鎮青山村的自然學校,雖然遠在村落,卻吸引了很多來自天南海北的訪客。是清潔的水源吸引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來到這個村落,美好的自然不斷地吸引新的面孔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們見證了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合作夥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萬向信託,共同在這裡共同開展鄉村小水源地保護和青山自然學校一磚一瓦誕生的全過程,也見證了整個青山村因水保護而發生的那些不期而遇和美好改變。
青山自然學校開學典禮海報。海報設計:彭小蒹
來到青山自然學校開學儀式的現場,拿到學校的介紹卡,封面上,稚氣卻仿佛極其認真一筆一划寫下的「青山自然學校」六個字周圍,是黛色的山、新綠的樹、矮墩墩的竹筍、灰色的鳥、紅色的果和回首一瞥的小狐狸……或許,並不需要更多的文字介紹,來參加開學儀式的嘉賓們已經可以從這幅簡單的小畫裡,了解青山自然學校的內涵。
青山自然學校本身就很「自然」,它有兩棟建築,全部由夯土、建築垃圾壓碎製成的磚而建成,牆的內外都保留了夯土本來的土黃色,配上屋頂中式傳統的小青瓦,顯得古樸而富有詩意。開學儀式現場,不用過多的招呼,在用當地植物六月霜製成的涼茶、看著空中輕輕飛舞著的竹蜻蜓、麻繩上隨風輕舞的扎染小作,以及和空氣一起流動的音樂背景下,到訪的嘉賓們自然而然地融入這自然的輕鬆氛圍中,開始了交流。
正式典禮前的合唱表揚。攝影: 寶柱
青山自然學校可以說是一座因「水」而生的自然學校。2014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與萬向信託聯合發起善水基金信託,由TNC擔任科學顧問,將國際上針對面源汙染治理最有效的管理與資金機制之一水基金模式引入青山村龍塢水庫。歷時3年,這裡的水質已從最初的多項指標為二類水,少數指標為三四類水質,恢復為國家一類水質。
青山自然學校開學典禮現場。攝影: 寶柱
因為龍塢水庫水質的改變,這個曾名默默無聞的小村落開始變得「知名」——2016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在這裡正式建立了公眾自然教育基地;原來坐落在杭州市區的傳統手工藝保護非盈利組織融設計圖書館,通過改造村裡廢棄的東塢禮堂,將辦公地搬來了青山村;還有很多人自發來青山村過周末……因為這些變化,村裡的人不僅喝上了更好的水,還開起了民宿,組織演出,帶著自己編織的金屬藝術品,去到國際展覽的舞臺……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致辭。攝影: 小野
作為項目最初的發起方代表之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看到這些變化,特別高興,她表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一直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從龍塢小水源地保護到阿里巴巴公眾自然教育基地建立,再到青山自然學校的落地,就是在不斷打造一套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從基礎設施、教育、健康等各個角度來幫助青山村產生更強大的內生動力,從源頭上發展生計,發展鄉村自然教育,建設青山村的生態體系。
萬向信託總裁王永剛致辭。攝影: 小野
在開學典禮的致辭中,萬向信託總裁王永剛表示,作為水基金的受託人,萬向信託很榮幸能夠和各方一起就江浙地區乃至全國小水源地的保護進行探索。在合作中,各方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形成了集環保、公益、商業和金融為一體的開放式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龍塢小水源地得到了科學的管理和環境友好的開發,而且,還使得周邊的農戶受益。希望青山自然學校的成立,可以成為傳遞自然環保意識、傳播水資源保護知識、構建環保力量的一個紐帶。
中國TNC首席保護官趙鵬致謝。攝影: 寶柱
在開學典禮的最後致謝環節中,中國TNC首席保護官趙鵬和大家分享了TNC在青山村開展龍塢小水源地保護的趣事,對於TNC而言,龍塢項目是水基金模式在中國的第一次落地,從水源保護出發,龍塢項目帶來了很多驚喜。不僅為青山村注入了活力,讓這裡成為中國美麗鄉村的典型,同時,也成為TNC在更大範圍內開展小水源地保護的一個範本和開始。
2018年,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YGF)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了守護水源計劃項目,邀請TNC擔任科學指導。未來,該項目將聯合更多關注鄉村水源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夥伴們,共同探索推進多元化的鄉村小水源保護工作,希望在中國有更多的村子,因水而酷,因水保護而變得更加宜居。
開學典禮前,TNC駐守青山村的項目官員張海江和志願者們一起坐在學校的屋簷下吃午飯。 小野
中國TNC淡水項目官員張海江全程參與了龍塢小水源地保護項目創建的全過程,從2015年下半年在青山村進行項目前期調研,至今,他已駐守在青山村有4年的時間。他始終認為,小水源地保護並不「小」。在中國,有6億農村人口的日常飲用水依賴於鄉村水源地,鄉村水源地對他們的生存至關重要。而且,這些小水源地還是一些重要江河和城市水源的上遊或源頭,保護好小水源地,對於重要江河的保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青山學校的開會典禮上,張海江還向很多嘉賓提到了 「青山同心薈」,這是青山村的年輕人自發成立了一個組織,他們有的就生活在村裡,他們有的工作在附近的鎮上,還有一些人生活在其他地方,但他們都願意為青山村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能夠吸引年輕人返鄉,生活、工作在他們成長的地方,吸引年輕人關注自己家鄉的發展,這或許是龍塢小水源地保護項目除了水保護、建立自然教育學校以外,最讓人驚喜的改變。
典禮現場。攝影: 寶柱
因為每一個精彩的分享,讓這場開學典禮顯得格外短暫,前鳳凰衛視的主持人楊錦麟帶來了浙江麗水鄉村改造的故事,融設計圖書館的副館長王幸澤帶來了對傳統手工藝執著於創新,通過設計為生活創造美好事物的故事,等等。
開學典禮結束後,人們三三兩兩地散去,熱鬧的青山自然學校逐漸安靜了下來。不需要道別,我們相信,我們總會在山川、湖海、森林裡相遇。TNC將矢志不渝做自然的守護者,並期待偶爾在青山自然學校,與來自天南海北的你,共同上一節自然的課。
夜晚的青山自然學校。攝影: 寶柱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微信平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