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警惕「防艾」教育變成「恐艾」教育

2021-01-09 環球網

北京交通大學在軍訓基地面向新生開展愛滋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國家衛計委與教育部發布通知遏制愛滋病在學生群體中蔓延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

20歲年輕人檢測中佔比越來越多

國家衛計委與教育部日前聯合發布《關於建立疫情通報制度 進一步加強學校愛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指出「我國青年學生愛滋病疫情上升明顯」。為遏制愛滋病在學生群體中的蔓延,兩部委未來將建立學校愛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和定期工作會商機制,衛計行政部門至少每半年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通報轄區學校學生愛滋病疫情情況,共同分析疫情發生原因和影響因素,制定防控對策與措施。

通知要求學校應向學生提供諮詢檢測點聯繫方式,引導有易感染愛滋病行為的學生主動檢測,同時應嚴格按照規定保護感染學生個人隱私。

調查·概況

學生易感人群對是否感染一無所知

北青報記者昨日就學生愛滋病現狀調查時了解到,當前愛滋病低齡化特徵明顯,高校學生甚至初、高中學生通過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的情況並不鮮見。

北京市性病愛滋病臨床診療中心、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張彤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心近幾年接待檢測的人群中可以發現,14-20歲之間的年輕人佔比越來越高,十四五歲的少年前來檢測已不算稀奇。張彤表示,在去年的世界愛滋病日期間,北京佑安醫院與北京市衛計委等單位在三裡屯組織的免費快速檢測篩查活動中發現,接受檢查的幾百名大學生中,愛滋病感染率竟高達10%。而在日常的高危人群主動檢測中,從年齡段上觀察,學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我們總的檢測量平均一年在10000人次左右,其中不少人是每隔三個月、每隔半年就來檢測一次。」張彤表示。實際上,在檢測人群中,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檢測的人群主要是男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多性伴者、共用注射器吸毒者等高危人群,而其中男男同性戀者又佔據了多數。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截至去年10月,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字已超過百人的省份,包括北京在內全國已有10個,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為5個。吳尊友透露,目前青年學生感染人數基數較青年學生報告人數雖然絕對數值並不是很高,但與往年相比相對上升幅度還是挺快的。「各省相加,每年新感染愛滋病青年學生幾千人」。

男男同性傳播超七成

發生性行為前多使用合成毒品

市衛計委的通報顯示,去年1至10月,全市新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愛滋病病人2932例,較同期增長了21.3%。其中經性傳播2794例,佔95.3%,其中男男同性傳播佔73.5%,也就是2100人左右。這些男男同性戀者的感染者多為青年,同時也是前往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主要人群。「從數量上看,學生當中的男男同性戀者前來檢測的比例也不小,幾乎也是目前愛滋病感染的最主要感染原因。」張彤表示。此外,一部分男男人群在發生性關係前後也會使用合成毒品,因此從感染原因上看往往比較複雜,兩者存在交叉情況。

據了解,在男男同性戀當中,特別是學生群體,性行為的發生過程倉促、性夥伴的變化頻繁,導致不少人對性伴侶是否染上愛滋病、是否應採取防範措施、事後自己是否染上愛滋病等情況一無所知。

保護易感人群個人隱私

目前醫院允許匿名檢測

為了解決部分地區學校預防愛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等問題,此次國家衛計委與教育部聯合發布的通知中提出,今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至少每半年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通報轄區學校學生愛滋病疫情情況,學校要向學生提供諮詢檢測點聯繫方式,引導有易感染愛滋病行為的學生主動檢測。同時,學校、疾控機構、醫療機構要為有易感染愛滋病行為的學生及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行為幹預、告知、隨訪管理及抗病毒治療等服務。

北青報記者昨天從北京部分愛滋病檢測中心了解到,在現階段,為了保護個人隱私,針對主動前來要求檢測愛滋病感染情況的人群,醫院允許匿名檢測,除有效的聯繫方式外,並不存留其他個人信息。而在初篩中呈陽性的人群,醫院將通知個人前往醫院進一步覆核,如確認是陽性,將需要實名信息登記,包括真實姓名、身份證信息、家庭住址等。按照傳染病管理制度,覆核後呈陽性的個體信息將由檢測機構上報至疾控部門,並由疾控部門聯繫患者治療。

文/本報記者 劉洋

調查·高校

愛滋病檢測並未納入新生入學體檢

目前,無論是在初中高中的體檢還是大學入學的新生體檢項目中,都不包括愛滋病的檢測。而高校校醫院也並沒有專門的愛滋病檢測設施,加之這個群體相對隱秘,所以對於學校中愛滋病患者以及病毒攜帶者或者是同性戀人群,學校並不掌握數據。

根據市教委發布的《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分為基本項目和選擇項目,基本項目包括身高、體重、實力、沙眼等,寄宿制的學生還需要檢查肝功,選擇項目包括血壓、聽力、尿常規等,並不包括愛滋病的相關檢測。而高校的新生入學體檢則沒有詳細項目的列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只列出了諸如心臟病、精神類疾病等不適合就讀的專業供高校招生參考。無論是中小學的體檢還是大學新生體檢中都沒有愛滋病的檢測。

某211高校校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學校能做的就是向學生宣傳預防愛滋病的知識,引導學生的觀念,如果學生需要做愛滋病的檢測,學校可以提供檢測機構的聯繫方式、位置等。但同時,學校也希望能夠掌握校內愛滋病患者的相關數據,這些信息目前疾控部門並不會向學校通報,「知道這些並不是作為招生依據,只是學校是人員密集的聚集區,如果有此類傳染性疾病,學校知道之後能採取一些措施。」

開設健康教育課 高校師資不足

對於不少高校學生來說,生理健康課作為學校的選修課之一併不陌生,防控愛滋病的知識多是課上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學校都有開設。

以北京交通大學為例,從2012年2月,該校開設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學生青春健康教育」選修課,每學期開設兩個班,每班學生50個人,每學期上課8周共16個課時,「大學生青春健康教育」選修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人際交往等10個左右的主題,預防愛滋病就是其中之一,約佔2個課時。8周的上課結束之後,這些上課的學生就變身為「青春健康使者」,每個人要負責向4至6名沒有選修該課的學生傳播健康知識,並作為課堂考核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大學生健康教育》選修課,基本能夠覆蓋所有在校本科生。

「我們每學期還有8到10期的『青春健康同伴會』,每次20到30人左右,對學生進行普及講座。」北交大校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學校會有社團的學生參與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訓,獲得資質證書之後在學校組織同伴教育的活動,以小範圍的專題形式普及防控愛滋病等生理健康知識。而在一些沒有專門生理健康選修課的學校,新生入學教育時也會涉及愛滋病的防治知識,「今年新生軍訓時,我們也專門新增加了防艾教育。」該負責人表示,在交大剛剛結束的新生軍訓中,校醫院進行了「正視性取向,預防男男同性性傳播」的相關教育,並向參加軍訓的新生發放愛滋病防控知識宣傳頁。

不過,儘管課開起來,學生選修的熱情很高,但學校也存在師資不足的問題。北交大校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生理健康選修課的老師主要來自學校心理素質教育中心、校醫院的婦科以及人口計生方面的老師,對於一個以理工科為主的院校來說,專業老師確有不足。除此之外,高校開設生理健康課,也會有一些反對聲音,「畢竟現在愛滋病還是一個敏感話題,學校專門開課,有時候會有家長反對,認為學校的引導有問題。」文/本報記者 董鑫

聲音

警惕「防艾」教育變成「恐艾「教育

正在重慶開辦青少年性教育夏令營的性教育學者方剛,昨天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不能把防艾教育和性教育畫等號。現在我們的防艾教育現狀是,只介紹愛滋病傳播途徑和預防性侵犯,但這是遠遠不夠的,而這並不是性教育,只講這些,很容易把防艾教育變成恐艾教育。」

方剛坦言,自上而下的防艾教育,已在大學和中學存在了多年,但實際的教學效果並不顯著,「一方面,各個學校會有顧慮,擔心引來非議,怕外界把性教育誤解為性教唆;另一方面,即使上面下了文,但文件落實層面太空,沒有強制的執行機構和制度安排。有的學校即使此前有專職老師開『大學生性教育』的全校選修課,最終也因擔心』動靜大』低調地取消了。」

作為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近年來致力於培養中學性教育的專門師資,但卻面對著「上崗難」的尷尬,「這些年,共有4000多名老師參加過我的培訓,後續跟蹤發現,目前中學開性教育課程的比例甚至都不到5%,能有100個人在上課就不錯了。」歸根結底,方剛表示學校和家長群體對性教育的認識還有諸多誤區,「很多人覺得孩子太小沒必要知道太多,又或者認為這東西不用老師教,直接百度就行了的,哪用教的。」為此,方剛呼籲,防艾教育應該注重青少年人格塑造,讓他們逐漸培養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意識和能力,「要讓我們孩子發自內心地對不好的誘惑說不,學著保護自己和他人,不是老師家長進行價值觀念的強行灌輸,更不能談』性』色變。」

另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馬迎華今年年初發表的論文,文中提到22個學校的問卷調查顯示,學校對預防愛滋病教育的相關政策和落實情況不容樂觀,明確回答已落實相關文件的學校僅有六成左右,38.9%的大學生基本不能從父母處獲得相關的指導。分別有38.6%、38.9%和35%的學生報告「很少」學習到「性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和性道德教育」。文/本報記者 劉旭

圖片製作/潘璠

相關焦點

  • 全方位打造愛滋科普強陣地,萬孚健康再度為艾發聲:知艾檢艾不恐艾
    除了發布親歷者視頻,在今年的愛滋病日活動中,萬孚健康也同步開展了以「知艾檢艾不恐艾」為主題的為艾發聲系列公益科普活動,聯合中國人口宣教中心、廣東省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京東健康、青艾、拉米等組織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 英語教育學院:讓「禁毒防艾」之聲在中華大地久久迴響|三下鄉
    一直以來,由於強烈的個人情懷,我一直都很敬仰特殊職業團體,也在影視經典和文學作品中見過很多禁毒中的生死瞬間,緝毒警察不懼生死、與惡魔殊死相抗的光輝形象在我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因此我沒有猶豫,立即答應了趙老師的邀請,為能成為此次「禁毒防艾」項目的負責人倍感榮幸,期望通過此次活動的宣傳,可以為創建「無毒無艾」校園貢獻出我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 長沙望城區開展新生入學防艾與結核病教育
    三湘都市報10月16日訊(通訊員 曲孔召 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龍飛鵬)如何進一步加強望城區轄區內大學新生的防艾禁毒、結核病宣傳、無償獻血等健康教育工作?
  • 未被陽光照射到的「恐艾」群體
    「飛鳥」認為,恐艾說到底是精神疾病,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剛剛走上社會,在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下,相對容易產生精神問題。而「恐艾」,則作為其中一部分人精神焦慮的載體存在。張醫生和「飛鳥」推測,「恐艾」群體如此龐大與我國早期對愛滋病的「恐嚇性宣傳」方式存在一定的聯繫。這種方式雖然提醒了人們注意規避感染風險,但也加深了人們潛意識裡對「患艾」的恐懼。
  • 不要因「恐艾」而拒絕性
    衛生部的澄清,並沒有打消「恐艾族」的疑慮,這類人群始終是「將信將疑,惶惶不可終日」地生活著,讓一些原本正常的人也加入到了「恐艾族」行列中。「恐艾」是病嗎?需要治療嗎?應如何克服「恐艾」心理?專家表示,「恐艾症」需要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
  • 知艾防艾,健康同行!大學生志願者宣傳預防愛滋病科普知識
    山東交通學院青年志願者聯合會於12月2日在校園內舉行了「知艾防艾,健康同行」公益志願活動。在活動期間,大學生志願者們進行防艾宣傳資料的分發,向路過的同學們宣傳有關防艾的基本知識。參與人員在志願者們的引導下,依次進行了籤名紅絲帶,防艾知識速讀,答題套圈贏大獎等活動。
  • 重新認識愛滋病:三十年誤會難解,恐艾到底恐的是什麼?
    這本是全球143個國家的通行做法,經自媒體和部分網絡大V發酵,文中觀點變得格外有鼻子有眼。 打臉來得很快。中國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韓孟傑列出數據闢謠稱,2017年,外籍來華人員中,新報告愛滋感染者僅2154例,大多是雲南、廣西邊境地區,跨境婚姻中的外籍配偶或吸毒人員,外籍學生感染者僅100例,不足總體的1/20。
  • 知艾防艾,為「愛」宣傳--思靈鎮開展「世界愛滋病日」系列宣傳活動
    世界愛滋病日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為紮實做好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一步強化幹部群眾知艾防艾意識,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養、營造全民健康生活氛圍,實現愛滋病防控目標、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思靈鎮開展知艾防艾
  •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衡陽市多部門聯合開展防艾抗艾宣傳
    當天上午,由衡陽市人民政府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珠暉區人民政府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承辦,市衛健委牽頭,市疾控中心、市紅十字會、四個城區疾控中心、市第三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五醫院、市仁德關愛中心、心益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及珠暉區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加的大型防艾宣傳活動在火車站廣場舉行。
  • 揭陽海關積極開展專題宣傳教育活動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
    黃壯鋒 攝本報訊 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連日來,揭陽海關積極開展防艾宣傳教育活動。 揭陽海關利用登臨檢疫出入境船舶的時機,主動為船員介紹愛滋病由來、傳播途徑、臨床表現等知識,向船員發放防疫、防艾知識中英文宣傳圖冊、資料、紀念品等,並設立諮詢臺接受口岸出入境人員預防愛滋病、新冠肺炎健康諮詢,為50多名船員進行健康檢查,提高口岸出入境人員疫情疫病預防意識。
  • 健康大咖談 |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在路上
    健康大咖談 | 世界愛滋病日,防「艾」在路上 2020-11-29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力簡陽 健康生活 無毒無艾——市婦聯「禁毒防艾」系列活動進學校
    活力簡陽 健康生活 無毒無艾——市婦聯「禁毒防艾」系列活動進學校 2020-06-21 0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青年防艾公益行動啟動儀式暨《生無畏》微電影首映禮在京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賈文藝)為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青年防艾意識,11月27日,在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到來之際,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吉利德科學共同舉行了2020青年防艾公益行動啟動儀式暨
  • 恐艾強迫症如何自愈 遠離網絡不關注症狀 認識愛滋病側重心理疏導
    愛滋病恐懼症,特別是恐艾強迫症狀態,在很多不了解愛滋病恐懼症的人眼裡看來,覺得和愛滋病本身來比,這又算什麼,不就是一種恐慌嗎,但是在本身做愛滋病防治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來看,這是一個比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人更難以關懷到位的一個群體。
  • 廣州社區防艾十年,越來越多愛滋感染者由社區發現
    林海良是一名年輕的社區防艾醫生,發信息的是愛滋感染者阿鵬(化名)。阿鵬確證感染後一直拖著不肯吃藥,在林海良連續幾年的勸說下,最近他終於回心轉意,開始接受治療。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社區動員同防艾,健康中國我行動」。從2009年起,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將愛滋病感染者管理隨訪的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起了一支300多人的社區防艾醫生隊伍。
  • 世界愛滋病日 | 這些防艾知識,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世界愛滋病日 | 這些防艾知識,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2020-12-01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恐艾:愛滋病別靠近我!
    恐艾人群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初級恐:不了解 初級恐也是小白恐,由於對愛滋病的不了解導致心驚膽戰,就怕自己被感染。 解決方法:科學了解,知艾防艾。
  • 各醫療單位號召全社會,合力抗艾
    主題仍是「行動起來,向『零』愛滋邁進」,號召全社會,合力抗艾,共擔責任,共享未來。為進一步普及愛滋病防治知識,區衛生計生系統各醫療單位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開展知識講座、宣傳版面、發放宣傳折頁、知識問卷調查以及招募志願者橫幅籤名等形式,提高學生防艾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受到學校師生的熱烈響應和好評。
  • 恐艾症的人幾乎不可能感染愛滋病 陳曉宇醫生教你怎麼走出恐艾症
    大家好,我是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副理事長陳曉宇醫生,我想今天再次和大家以文章交流這種方式來聊聊天,談談心,做做艾。 大部分人都知道智商這個詞,是用來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聽說過「情商」這個詞,大部分人用此來衡量一個人社交技巧的能力,其實這是很片面的。
  • 艾上AI智能教育,精心打造暑期英語課堂
    原標題:艾上AI智能教育,精心打造暑期英語課堂近日,艾上AI智能教育旗下智能英語學習平臺"艾賓英語"進行了六大內容的更新迭代,包含教學資料、題庫更新、中考專項課、高考專項課、自然拼讀Level 1和國際音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