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方IC
文/郭靜 通訊員/韓雪媚 郝黎 謝智菲
名詞解釋:恐艾綜合症?
恐艾綜合症:又稱為愛滋病恐懼徵(簡稱「恐艾症」)。指高危人群對自己身體不適時,就認為是感染了愛滋病病毒,而出現的強烈恐懼、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
近段時間,一種被稱為「陰性愛滋病」的「沉默瘟疫」席捲了網絡與各大媒體,造成很多曾經有過高危性行為的人們提心弔膽,懷疑自己是否被愛滋病所感染。
針對「陰性愛滋病」的說法,國家衛生部從2009年開始到至今,展開了為期兩年的調查,讓一群自認為患有「陰性愛滋病」的人經過多次檢測證實未感染愛滋病毒,且也沒有證據表明,該人群患有其他某種傳染病。衛生部的澄清,並沒有打消「恐艾族」的疑慮,這類人群始終是「將信將疑,惶惶不可終日」地生活著,讓一些原本正常的人也加入到了「恐艾族」行列中。
「恐艾」是病嗎?需要治療嗎?應如何克服「恐艾」心理?專家表示,「恐艾症」需要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
誘因各異但狀態卻大同小異
據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心理行為醫學科主任張延赤介紹,「恐艾族」大多有一定軀體症狀,如胸痛、心悸、疲乏,頭暈、頭痛、腹痛、體重下降、咳嗽、便秘、視物旋轉等,這類人群會反覆上網查詢、撥打諮詢熱線,或去做愛滋病抗體檢測,或者在多家醫院做過非常全面的檢查卻仍查不出具體是什麼疾病,卻又總對陰性結果持懷疑態度。
張延赤表示,由於該人群拒絕承認自己是心理疾病,對自己因恐懼導致的種種情志方面的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和及時疏導,從而導致身體、心理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究其誘因,形式是多種多樣,如有因為在理髮店理髮時刮鬍子刮破皮後,認為理髮店的刮刀不乾淨,會被血液傳播得愛滋病,之後出現反覆洗臉症狀;有的參加無償獻血後,擔心採血時所使用的針頭不乾淨,怕自己被傳染愛滋病的,對血產生恐懼;有的則是在乘坐公交車時遭「性騷擾」後出現擔心會被染上愛滋病;更多的則是在進行了高危性行為後產生害怕感染愛滋病心理……
病痛的原因是過度焦慮偏執人格
「不管是什麼誘因導致的恐懼愛滋病心理,此類人群均有類似的心理狀態。常見的有強迫、疑病、焦慮等幾種症狀,同時伴有抑鬱、恐懼情緒。」張延赤稱,「恐艾族」大多非常關注自身健康。有些患者還易自我強化,不斷給自己暗示。情緒是可以引起生理反應。如緊張焦慮時,會有出汗、胃腸蠕動緩慢、便秘、心慌等不舒服的感覺。普通人過一陣子就會對此釋懷,而「恐艾者」只會定向地認為這是自己「有愛滋病」的表現,哪怕檢測查不出來。
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學心理研究室主任謝永標坦言:「我們收治過一些恐艾症患者,讓這些患者一直查不出病因卻感到受『病痛』折磨的真正原因是心理衝突,過度焦慮、內心道德衝突和偏執人格,使得任何檢測都沒有說服力。如果該類患者心病不除,任何檢測在這些所謂的『陰性感染者』面前都沒有說服力,他們還會執著於尋找所謂的『病根』。」
恐艾症患者需心理治療
在接觸中,謝永標發現很多患者存在著激烈的內心衝突。他們大多有過高危性行為,而這往往在他們的道德標準體系中是「不道德行為」。「發生性行為,用心理學的語言來說,是『本我』的需要,而『超我』在道德層面指責他們,『你這樣做不對,是要受到懲罰的』。」謝永標分析說,由於最後道德戰勝了本能,他們在潛意識中選擇了「得病即受懲罰」,是對錯誤行為負責,以此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逃避內心的折磨。實際上,這是一種內心防禦機制的合理化,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寧可讓自己變成內心最恐懼的「愛滋病病人」。
「對於這些恐艾症患者,醫學專家的結論和檢測結果重複百遍也是無力的,他們最需要的是接受心理治療,打開心結,弄清楚是什麼經歷、哪些內心衝突,讓他們陷入『艾』的迷思中執迷不悟。」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沈家宏說,其實,這種病症也反映出該類人群的性格缺陷。面對這一群體,對他們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再適時開些抗焦慮藥,用以緩解、排除內心的疑慮,進而幫助來訪者澄清情緒困擾,質詢患者認知偏差,幫助其客觀評估自身狀況(包括風險水平、軀體症狀、情緒與行為衝突等),學習有效管理情緒,恢復社會功能。
專家提醒
不要因「恐艾」
而拒絕性
很多「恐艾」者同時是「恐性」者,他們通常在經歷過高危性行為後出現「恐性」心理甚至拒絕性愛,認為性行為是愛滋病傳染的極高危行為。張延赤稱,「恐艾」者的「恐性」心理一般與童年經歷的性衝突有關,當下的性衝動將成長過程中的性衝突與性恐懼喚醒,並與個體的道德觀相衝突,因此當事人會覺得不道德、恥辱、不舒服,所以要壓抑性。這類人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對性重新認識,可以逐漸打開心結,消除「恐艾」與「恐性」。
沈家宏表示,在遠離愛滋病和「恐艾症」方面,應做到:①性生活做好防護。只要不「亂交」,固定性伴侶就不會感染愛滋病,但根據近幾年臨床病例看,固定性伴侶更容易使人放鬆警惕,少用甚至不用安全套。②拒絕多個性伴侶。多個性伴侶容易感染愛滋病與個體在多個性伴侶交往中感染性病分不開,個體在患上性病後更容易感染愛滋病病毒。
郭靜、韓雪媚、 郝黎、 謝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