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恐艾」而拒絕性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圖/東方IC

文/郭靜 通訊員/韓雪媚 郝黎 謝智菲

名詞解釋:恐艾綜合症?

恐艾綜合症:又稱為愛滋病恐懼徵(簡稱「恐艾症」)。指高危人群對自己身體不適時,就認為是感染了愛滋病病毒,而出現的強烈恐懼、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症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

近段時間,一種被稱為「陰性愛滋病」的「沉默瘟疫」席捲了網絡與各大媒體,造成很多曾經有過高危性行為的人們提心弔膽,懷疑自己是否被愛滋病所感染。

針對「陰性愛滋病」的說法,國家衛生部從2009年開始到至今,展開了為期兩年的調查,讓一群自認為患有「陰性愛滋病」的人經過多次檢測證實未感染愛滋病毒,且也沒有證據表明,該人群患有其他某種傳染病。衛生部的澄清,並沒有打消「恐艾族」的疑慮,這類人群始終是「將信將疑,惶惶不可終日」地生活著,讓一些原本正常的人也加入到了「恐艾族」行列中。

「恐艾」是病嗎?需要治療嗎?應如何克服「恐艾」心理?專家表示,「恐艾症」需要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

誘因各異但狀態卻大同小異

據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心理行為醫學科主任張延赤介紹,「恐艾族」大多有一定軀體症狀,如胸痛、心悸、疲乏,頭暈、頭痛、腹痛、體重下降、咳嗽、便秘、視物旋轉等,這類人群會反覆上網查詢、撥打諮詢熱線,或去做愛滋病抗體檢測,或者在多家醫院做過非常全面的檢查卻仍查不出具體是什麼疾病,卻又總對陰性結果持懷疑態度。

張延赤表示,由於該人群拒絕承認自己是心理疾病,對自己因恐懼導致的種種情志方面的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和及時疏導,從而導致身體、心理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究其誘因,形式是多種多樣,如有因為在理髮店理髮時刮鬍子刮破皮後,認為理髮店的刮刀不乾淨,會被血液傳播得愛滋病,之後出現反覆洗臉症狀;有的參加無償獻血後,擔心採血時所使用的針頭不乾淨,怕自己被傳染愛滋病的,對血產生恐懼;有的則是在乘坐公交車時遭「性騷擾」後出現擔心會被染上愛滋病;更多的則是在進行了高危性行為後產生害怕感染愛滋病心理……

病痛的原因是過度焦慮偏執人格

「不管是什麼誘因導致的恐懼愛滋病心理,此類人群均有類似的心理狀態。常見的有強迫、疑病、焦慮等幾種症狀,同時伴有抑鬱、恐懼情緒。」張延赤稱,「恐艾族」大多非常關注自身健康。有些患者還易自我強化,不斷給自己暗示。情緒是可以引起生理反應。如緊張焦慮時,會有出汗、胃腸蠕動緩慢、便秘、心慌等不舒服的感覺。普通人過一陣子就會對此釋懷,而「恐艾者」只會定向地認為這是自己「有愛滋病」的表現,哪怕檢測查不出來。

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學心理研究室主任謝永標坦言:「我們收治過一些恐艾症患者,讓這些患者一直查不出病因卻感到受『病痛』折磨的真正原因是心理衝突,過度焦慮、內心道德衝突和偏執人格,使得任何檢測都沒有說服力。如果該類患者心病不除,任何檢測在這些所謂的『陰性感染者』面前都沒有說服力,他們還會執著於尋找所謂的『病根』。」

恐艾症患者需心理治療

在接觸中,謝永標發現很多患者存在著激烈的內心衝突。他們大多有過高危性行為,而這往往在他們的道德標準體系中是「不道德行為」。「發生性行為,用心理學的語言來說,是『本我』的需要,而『超我』在道德層面指責他們,『你這樣做不對,是要受到懲罰的』。」謝永標分析說,由於最後道德戰勝了本能,他們在潛意識中選擇了「得病即受懲罰」,是對錯誤行為負責,以此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逃避內心的折磨。實際上,這是一種內心防禦機制的合理化,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寧可讓自己變成內心最恐懼的「愛滋病病人」。

「對於這些恐艾症患者,醫學專家的結論和檢測結果重複百遍也是無力的,他們最需要的是接受心理治療,打開心結,弄清楚是什麼經歷、哪些內心衝突,讓他們陷入『艾』的迷思中執迷不悟。」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沈家宏說,其實,這種病症也反映出該類人群的性格缺陷。面對這一群體,對他們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再適時開些抗焦慮藥,用以緩解、排除內心的疑慮,進而幫助來訪者澄清情緒困擾,質詢患者認知偏差,幫助其客觀評估自身狀況(包括風險水平、軀體症狀、情緒與行為衝突等),學習有效管理情緒,恢復社會功能。

專家提醒

不要因「恐艾」

而拒絕性

很多「恐艾」者同時是「恐性」者,他們通常在經歷過高危性行為後出現「恐性」心理甚至拒絕性愛,認為性行為是愛滋病傳染的極高危行為。張延赤稱,「恐艾」者的「恐性」心理一般與童年經歷的性衝突有關,當下的性衝動將成長過程中的性衝突與性恐懼喚醒,並與個體的道德觀相衝突,因此當事人會覺得不道德、恥辱、不舒服,所以要壓抑性。這類人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對性重新認識,可以逐漸打開心結,消除「恐艾」與「恐性」。

沈家宏表示,在遠離愛滋病和「恐艾症」方面,應做到:①性生活做好防護。只要不「亂交」,固定性伴侶就不會感染愛滋病,但根據近幾年臨床病例看,固定性伴侶更容易使人放鬆警惕,少用甚至不用安全套。②拒絕多個性伴侶。多個性伴侶容易感染愛滋病與個體在多個性伴侶交往中感染性病分不開,個體在患上性病後更容易感染愛滋病病毒。

郭靜、韓雪媚、 郝黎、 謝智菲

相關焦點

  • 比HIV更可怕的是「恐艾」!
    如果最終HIV測試結果是陰性,排除了HIV感染,他們的恐艾情緒也隨之解除,劫後餘生,恢復到正常生活,這種恐艾表現是正常的。 然而有兩種的人的恐艾表現卻是不正常。 1.一種人是本身並沒有發生過高危行為,卻產生了一種非測不可的心態。
  • 中國至少有五六十萬恐艾患者 因擔心感染飽受折磨
    在「恐艾」的世界裡,何力並不孤獨。他們總是擔心自己感染了愛滋病,並因此陷入恐懼的泥潭。在百度恐艾吧,關注人數超過5萬人,累計發帖量超過800萬條。「這是一個陽光沒有照射到的群體。」   滋生   何力也沒想到,因懷疑感染愛滋病而產生的恐懼會周而復始地折磨自己。
  • 未被陽光照射到的「恐艾」群體
    成都恐艾幹預中心是全國首家對恐艾症提供脫恐援助的機構,官網的日均訪問量達到6347人次,如果不考慮8小時的睡眠時間,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在訪問該網站。張醫生估算,全中國症狀較為嚴重的恐艾患者至少有五六十萬人。恐艾諮詢志願者「飛鳥」則認為這個數字可能上千萬——「恐艾吧」的前吧主『川北煙魔』三年前告訴他,恐艾吧每天的點擊量可以達到幾十萬。
  • 恐艾:愛滋病別靠近我!
    解決方法:認準國家發布的核酸7天,抗原14天,抗體21天,不要被外界信息影響了。你要知道,網上查病,癌症起步。 3.高級恐:對檢測結果不相信 高級恐往往認為自己就是患了愛滋病,但是現有的檢測方法未能如他所願檢測出來。
  • 患「恐艾症」者越來越多 這是一種神經症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近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就「恐艾症」特別採訪了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皮膚性病門診李永紅主任。 「我們醫院是專門收治愛滋病患者的醫療機構,近年來,我們發現,患上『恐艾症』的人越來越多。無論醫護人員怎麼勸說、證實,對方就是不相信多次『陰性』的檢查結果。」
  • 遠離「恐艾」,點亮「紅絲帶」
    現實生活中,不乏因愛滋病相關知識宣傳不到位,加上愛滋病傳播主導因素是性傳播為主,給愛滋病蒙上了無形的面紗,也成為部分人想像與傳訛的「基點」,讓愛滋病「妖魔化」在不少人心中發酵,滋生「恐艾」「畏艾」、談艾色變的不當心態。事實上,正因存在如此客觀問題,導致歧視愛滋病患者等現象出現,讓「紅絲帶」失去了不少光澤。
  • 恐艾症患者,這些理由讓你不再恐艾
    對於這些朋友,只能說你們多慮了,不要相信那些網絡上的東西,那些所謂的概率說都是騙人的,該計算的醫院都幫你計算好了,檢查結果才是唯一判斷你是否感染愛滋病的依據。
  • 世界愛滋病日,恐艾的你知道這些自測方法嗎?
    相信不少網友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出現恐艾的現象。其實恐艾的群體也不用過於驚慌,我們要合理區分一些誤區。比如常見的誤區會有以下幾點。誤區一:和愛滋病患者接觸會傳染!正確答案:愛滋病的傳播方式只有三種,分別是性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
  • 比起十五分鐘擺脫恐艾 徹底脫恐需要的是什麼
    就像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的陳曉宇醫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網紅醫生,平時陳醫生熱衷於公益,經常將自己生活工作的照片放在微博裡面,很多恐艾症恐友都是默默關注了陳醫生很久,覺得有了一定信任度和了解程度,尋思再三後,才考慮願意和陳醫生認真細緻的就自己多年的老恐艾問題好好去聊聊,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 了解HIV知識,看完不再恐艾
    看完不再恐艾之HIV簡介:HIV離我們很近且又很遠,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恐艾,希望這些知識看完不再恐艾。什麼是HIV?YiXue名詞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簡稱即是HIV。
  • 對治恐艾心理的四個方法
    一直以來,和王醫生諮詢問題最多的還是恐艾的人。他們有的甚至沒有實質性的危險行為,但就是擔心不已。有的雖然發生過危險行為,窗口期後抗體檢測也是陰性的,但就是覺得感染了。所以,我覺得特別有必要和大家探討一下,恐艾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 重新認識愛滋病:三十年誤會難解,恐艾到底恐的是什麼?
    「恐艾」甚至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負能量」。 面對媒體指責,杜偉並不服氣,「又不是Blued叫青少年不要戴套,感染源頭還在性教育,不關平臺的事。」許多用戶也認為,有必要加強未成年人性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 但由於事關未成年人保護,亦有情緒激動的家長和老師要求,應徹底關閉這類平臺。
  • 恐艾強迫症如何自愈 遠離網絡不關注症狀 認識愛滋病側重心理疏導
    愛滋病恐懼症,特別是恐艾強迫症狀態,在很多不了解愛滋病恐懼症的人眼裡看來,覺得和愛滋病本身來比,這又算什麼,不就是一種恐慌嗎,但是在本身做愛滋病防治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來看,這是一個比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人更難以關懷到位的一個群體。
  • 心理學:高危性行為後怕得愛滋病,是什麼讓你不安、恐艾
    但是呢,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比較神奇的東西,比如在看了這個新聞之後,很快就遇到一位「恐艾」的朋友。還真說不好是現實因為我看了新聞才推送這個,還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力量。當然了,這只是個玩笑話,畢竟遇到的恐艾的朋友不少了,也並不是看一次新聞就有一個。
  • 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愛滋病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恐艾幹預經驗是用上萬成功案例累積而成如下老師就簡單羅列恐艾的九大錯誤,希望能夠糾正恐友的一些認知。第一,只要身體產生了症狀,就說明有可能和愛滋病相關了。心理被網絡信息這麼一刺激以後,更多類似愛滋的症狀就開始出現了,這就是典型的恐艾症狀都是嚇出來的。第二,行為是判斷是否存在愛滋病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刨除了行為,每天在網絡上為愛滋病窗口期和愛滋病檢測準確率爭得面紅耳赤。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寫了很多篇關於最新愛滋病窗口期的定義,這個基本集中了整個國內的主流說法和言論。
  • 恐艾症的人幾乎不可能感染愛滋病 陳曉宇醫生教你怎麼走出恐艾症
    是的,先不要著急,你看到這裡,包括你能夠上網諮詢問醫生,去疾控檢測,去網上購買愛滋病檢測試紙,都表明了你的智商沒問題,你能夠看得懂文字所表達的意思,也能知道檢測的結果代表什麼,但是你反覆擔心恐懼,緊張,並懷疑這個醫生有可能沒有聽明白你的情況,目前是陰有沒有這種可能多少天后還會轉陽。
  • 恐艾幹預中心陳曉宇談恐艾症難點 為什麼愛滋病窗口期說法不一
    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感染者可能在最初得知感染那段時間,情緒較為低落和反覆,熬過那個時候也就逐步回歸正常生活了,反而是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反反覆覆很多年,恐艾最長的一個愛滋病恐懼症患者,都恐艾二十多年了,現在都還熱衷於愛滋病檢測,檢測舒服了幾周幾個月,在網絡上看到自媒體推送的愛滋病信息,把自己嚇到了,就在網上買幾張愛滋病檢測測測,有時間生活中遇到一點小壓力,又覺得和愛滋病扯上關係了,就跑去醫院檢測。
  • 衛生部稱「恐艾者」並不傳染 或為精神因素所致
    「不是疲勞症候群」  由於,考慮到調查對象自述症狀與XMRV病毒(異嗜性鼠白血病病毒相關病毒)導致的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臨床症狀相似,59名調查對象也檢測了XMRV病毒。  慢性疲勞症候群,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正式命名。
  • 恐艾症狀不是愛滋徵兆 森田療法對愛滋病恐懼症快速脫恐的意義
    在愛滋病恐懼症患者的幹預過程中,森田療法常常被使用,很多脫恐成功的恐艾症恐友對這個方法也是十分推薦。從成功脫恐案例的統計上來看,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相當的幹預過程之中,都會涉及到以森田療法為主的整合式心理方法,取得了許多優秀的成果。歡迎眾多對森田療法感興趣的志願者、恐友和朋友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自助脫恐過程中都能有一些自己對森田療法的領域,助人助己。
  • 全方位打造愛滋科普強陣地,萬孚健康再度為艾發聲:知艾檢艾不恐艾
    除了發布親歷者視頻,在今年的愛滋病日活動中,萬孚健康也同步開展了以「知艾檢艾不恐艾」為主題的為艾發聲系列公益科普活動,聯合中國人口宣教中心、廣東省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京東健康、青艾、拉米等組織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