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萬珂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此後,火箭按照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11月17日上午,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後續,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等工作並確認最終狀態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程序實施發射。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萬珂
本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萬珂
新聞多一點
「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的三個國內之「最」
碧海藍天,椰風陣陣。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準備的進展,有著「大火箭」座駕之稱的活動發射平臺也在其飛行任務中亮相。這套活動發射平臺創三個國內之「最」。
◎規模最大
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新研製的「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高近70米,相當於24層樓的高度;臺體的上表面面積達600多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半籃球場,整個平臺自重近2000噸,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承載能力最強、系統最複雜、技術最先進的發射平臺。
◎集成度最高
「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上集成了機械、電控、液壓、供配電、驅動控制、空調、環境保障、環境監測、視頻監視、照明、加注、供氣等系統於一體,而且首次設置了臍帶塔、擺杆、前置設備工作間、尾端服務塔、加注管路、供氣管路、噴水管路等多項設備,是機、電、液、氣一體化大型綜合性發射平臺。如此一來,火箭在發射塔的準備流程可以成倍縮短。
◎技術最先進
在「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的上表面,有12 根像柱子一樣的支撐裝置,這是火箭在發射臺上的「座椅」,研製人員用了3 年多的時間開發出了「十二點調平技術」,讓火箭可以「坐」得又直又穩,這不僅讓火箭受力較好,而且有利於火箭的瞄準、發射。「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上,像這樣的新技術還有十幾項。正是這些先進的技術,才讓「大火箭」活動發射平臺的先進性遙遙領先於國內已有的發射平臺。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劉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