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gric. Food Chem.:紅酒中的鐵離子會加重魚腥味

2020-12-06 生物谷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一些西方美食家主張用紅葡萄酒搭配紅肉,但不宜搭配海鮮。日本研究人員日前發現,這種建議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一些紅酒和魚等海鮮的味道會發生衝突。

由紅酒研究人員田村孝之領導的科研小組在美國《農業化學與食品化學雜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報告說,他們經研究發現,紅葡萄酒中的鐵離子會使人在進食魚後,口中留下更重的腥味。

研究人員分析了數十種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成分,並讓品酒師嘗試在食用扇貝時飲用這些葡萄酒。結果發現,鐵離子含量高的紅葡萄酒加重了品酒師口中的腥味。當研究人員設法減少酒中的鐵離子後,品酒師則表示腥味減輕了。

研究人員指出,鐵離子是紅葡萄酒與海鮮搭配後產生濃重腥味的關鍵因素,不過鐵離子含量較低的紅酒也許適合與海鮮搭配。(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J. Agric. Food Chem., 2009, 57 (18), pp 8550–8556 DOI: 10.1021/jf901656k

Iron Is an Essential Cause of Fishy Aftertaste Formation in Wine and Seafood Pairing

Takayuki Tamura*, Kiyoshi Taniguchi, Yumiko Suzuki, Toshiyuki Okubo, Ryoji Takata and Tomonori Konno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Laboratory, Mercian Corporation, Jonan 4-9-1, Fujisawa, Kanagawa 251-0057 Japan

Fishy aftertaste is sometimes perceived in wine with fish and seafood pairing. However, what component of wine clashes with seafood or what compound contributes to the unpleasant fishy aftertaste in the mouth remains an open problem. First, intensities of unpleasant fishy aftertaste of wine and dried scallop pairings were rated by sensory analysis. Second, components of the wines were analyzed.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fishy aftertast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oth total iron and ferrous ion. Moreover, the intensity of fishy aftertaste was in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ferrous ion in model wine and suppressed by the chelation of ferrous ion in red wine. Third, potent volatile compounds of fishy aftertaste, such as hexanal, heptanal, 1-octen-3-one, (E,Z)-2,4-heptadienal, nonanal, and decanal,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dried scallop soaked in red wine. The formations of these compounds depended on the dose of ferrous ion in the model wi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errous ion is a key comp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fishy aftertaste in wine and seafood pairing with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commonly found in wine.

相關焦點

  • J. Agric. Food Chem.:大豆不再是音樂果
    食品化學家已經去除了含有大豆的製品中的產氣的糖類——這一發現對消費者來說會是一個福音。大豆可能會從音樂果的名單上撤下。在預定於11月12日出版的ACS雙月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中,這些科學家描述了一種可顯著減少大豆酸奶中造成腸胃脹氣的碳水化合物的量,而同時又能增加大豆中健康的被稱作異黃酮的抗氧化劑的水平的方法 。
  • J. Agric. Food Chem.文獻分享匯總
    此外,還研究了氧化過程中初榨橄欖油的感官特性和脂肪酸含量產生的變化。該文通過正相色譜分餾結合GC-O技術鑑定了五糧液白酒中的香氣活性物質,並採用香氣萃取稀釋分析技術(AEDA)研究了五糧液白酒和劍南春白酒中重要的香氣化合物。
  • J Agric Food Chem:吃漿果有益於大腦
    在文章中,Barbara Shukitt-Hale博士和Marshall G. Miller指出長壽的人主要關心(擔憂)的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其他類型智力下降症所需人員和醫療費用的提高。他們解釋說: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食用漿果有益於老化的大腦。為了得到吃漿果益處的有關證據,研究人員在細胞、動物和人類上展開了廣泛地相關研究。
  • J. Agric. Food Chem. :葡萄等漿果中所含物質能抗衰老
    美國農業科研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ARS)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西紅柿、葡萄、草莓、桑椹等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化學物質紫檀芪(pterostilbene)具有抗衰老作用,能逆轉衰老給機體帶來的負面效應。
  • Food Chem:多吃蘑菇或能有效抗衰老 抵禦癌症和神經變性疾病等多種...
    ,這兩種均為重要的抗氧化劑,其在不同種類的蘑菇中水平變化很大。毫無疑問,蘑菇是這兩種抗氧化劑的最高營養來源;當機體利用這些食物來製造能量時,同時也會誘發氧化性壓力,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自由基,自由基往往是一些含有不成對電子的氧原子,其會誘發細胞損傷。通過給機體補充抗氧化劑就能夠保護機體抵禦氧化性壓力帶來的損傷。
  • J. Agric. Food Chem.,:抗癌成分大大提高的「紫玉米」
    花青素是黑莓等草莓類中含量很高的色素,它通過抗氧化作用可以減緩癌細胞的成長,並被認為在消炎、殺菌和提高視力等方面也有效果。李海翊教授表示:「這次開發的玉米在包裹著玉米粒的葉子部分,每100克就含有17克左右的花青素,從整體上呈現紫色。色素含量是原來開發的玉米的10倍以上。」
  • J Agric Food Chem:大菱鮃魚內臟水解產物衍生肽的抗菌活性及其在食品包裝中的潛在應用
    Food Packaging of Peptides Derived from Turbot Viscera HydrolysateJingran Bi*, Chuan Tian, Jinghui Jiang, Gong-Liang Zhang, Hongshun Hao, and Hong-Man Hou*As a good choice for food
  • 多酚類物質及其應用:在食品化學與創新潛力中的一種途徑
    在這篇綜述中,我們預證明某些酚類化合物的重要性,探討它們的生物學效應和潛在的應用前景,以及在各個工業領域中的應用。比如攝入適當濃度的這些化合物可以預防諸如糖尿病,肥胖症,帕金森氏症,阿爾茨海默氏症等。它們還可以用於改善澱粉的理化特性,用於食品的防腐,作為天然染料,益生元,水凝膠和納米複合物等。此外,這些化合物在有機精細化學,基本材料在內的廣泛技術領域中具有很大的創新潛力。
  • J. Agric. Food Chem.,:利用雷射檢測嬰兒配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普度大學的一位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用衛生官員和企業很容易獲得的設備檢測嬰兒配方奶粉中痕量的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紅外線雷射和光譜方法,普度大學的食品科學副教授Lisa Mauer能夠在5分鐘或更少的時間裡檢測到嬰兒配方奶粉中百萬分之一的三聚氰胺。
  • 【創新前沿】Green Chem. 和J. Agric. Food Chem. 報導我校在體外...
    此外,課題組前期利用模塊化策略和代謝工程實現了胞苷在重組大腸桿菌中的有效積累 (Yang et al. Biochem Eng J. 2020),後期採用基於多聚磷酸-多聚磷酸激酶的ATP再生系統,體外耦聯胞苷激酶將胞苷轉化成胞苷酸。
  • J. Agric. Food Chem.:證實轉基因玉米影響免疫能力
    就在奧地利政府本月12日發布最新科學研究,首次證實轉基因玉米會導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後,美國化學學會的《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又發表科研論文,證實了轉基因玉米對於小白鼠免疫系統的威脅。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重申其警告: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存在巨大的健康隱患,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需立即停止任何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審批和種植,並同時應加強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
  • J. Agric. Food Chem.:蘋果多酚延長了果蠅的平均壽命
    科學家報告了首份證據表明食用蘋果中的一種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物質能夠延長試驗動物的平均壽命大約10%。從果蠅——每年許多科研項目使用果蠅代替人類——身上獲得的這些新結果支持了其他動物試驗中關於蘋果抗氧化劑的類似發現。
  • J. Agric. Food Chem. :綠茶有助預防青光眼等眼病治療
    科學家證實了在綠茶中的有益健康的物質——它們以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病性質而知名——確實能滲透到眼組織中。他們的一份新的報告首次記錄了晶狀體、視網膜和其他眼組織如何吸收這些物質,這增加了用綠茶預防青光眼和其他常見眼病的可能性。該報告發表在了美國化學會的《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雙周刊上。
  • J Agric Food Chem:噴曬植物激素提高西蘭花的抗癌潛力
    在這種超級食物中,硫代葡萄糖苷(GSs)和GSs被分解時剩下的物質,可以提高一種花椰菜酶的水平,有助於排除體內的致癌物質。研究人員發現增加GSs的一種方法來是對西蘭花噴曬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這種天然激素的能保護植物免受害蟲。Juvik的研究小組想確定當花椰菜被噴曬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時,哪一類GSs的分解產物實際上提高酶的水平。
  • J. Med. Chem.文獻速遞:20200424-20200501
    放射性標記的多三唑-擬肽在攜帶受體陽性腫瘤異種移植物的小鼠中的生物分布研究表明,與化合物[Nle15]MG11相比,候選化合物在腫瘤部位的吸收增加了4倍。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9b019372020-4-302.
  • J Agric Food Chem:喝咖啡能降低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嗎?
    科學家已經暗示一種稱為人胰島類澱粉多肽(hIAPP)的錯誤摺疊會引起2型糖尿病;而且科學家正在尋找阻斷該蛋白錯誤摺疊的過程。Zheng和Huang決定驗證一下咖啡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是不是來源於咖啡中含有某種可以阻斷hIAPP錯誤摺疊的物質。
  • J Agric Food Chem:第六次中國總膳食研究中食品中的短鏈和中鏈...
    食品消費已被確定為人類接觸短鏈氯化石蠟(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和中鏈氯化石蠟
  • 紅酒木瓜湯放在早上吃有什麼好處?
    紅酒木瓜湯晚上喝有什麼好處?1、豐胸紅酒中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和維生素E等成分可以促進雌性激素的分泌,因此可以促進胸部的豐滿,並且晚上活動少,因此木瓜中的蛋白質可以為胸部提供合成乳腺的原料。紅酒木瓜湯怎麼做?準備半個木瓜、紅酒100毫升,蜂蜜適量。1.將木瓜洗淨,去皮,去除內瓤,將木瓜塊切成小方的形狀。2.將木瓜塊放入攪拌機中,加入少量的清水,打成木瓜糊。3.在木瓜中加入適量的蜂蜜攪拌均勻。4.在木瓜糊中加入100毫升紅酒,攪拌均勻,在放一些木瓜碎在表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