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gric. Food Chem.:證實轉基因玉米影響免疫能力

2020-12-06 生物谷

就在奧地利政府本月12日發布最新科學研究,首次證實轉基因玉米會導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後,美國化學學會的《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又發表科研論文,證實了轉基因玉米對於小白鼠免疫系統的威脅。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重申其警告: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存在巨大的健康隱患,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需立即停止任何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審批和種植,並同時應加強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生物谷

美國化學學會《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11月14日發表了義大利國家食品和營養研究所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論文——斷奶幼鼠與年邁鼠對MON810轉基因玉米的腸和外周免疫反應,表明在食用含50%轉基因玉米(Mon810)飼料後,斷奶幼鼠(出生21天)和年邁鼠(出生18-19個月)的腸和外周免疫反應出現異常。其中,斷奶幼鼠在連續30天食用含轉基因玉米飼料後,淋巴細胞、脾和血淋巴細胞的免疫表型都出現異常。年邁鼠也在連續90天食用含轉基因玉米的飼料後,淋巴細胞和血淋巴細胞的免疫表型也出現異常。

「近期的科學研究不斷證實轉基因技術對於健康的巨大隱患。在目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毫不明朗的情況下,所有國家都需立即警惕起來,進一步加強對對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研究,特別是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的科學研究。我國對於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研究和商業化審核需要更為謹慎,因為這關係到我國十三億人的健康與未來。」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鋒說。

就在兩周前,奧地利科學家也發布研究,表明長期餵食轉基因玉米對小白鼠的繁殖能力有影響。而早在2005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一項持續4個星期的實驗表明,被餵食了轉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產生了炎症,小白鼠發生過敏反應,並對其他過敏原更加敏感,並據此叫停了歷時10年、耗資300萬美元的轉基因項目。

據悉目前在中國已經有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在等待農業部商業化種植資格審批。方立鋒指出:「多例的研究表明轉基因食品危害小白鼠的健康,這說明轉基因作物也可能會給人類健康帶來不良影響。中國在對待轉基因農作物,特別是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審批必須慎之又慎。」(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J. Agric. Food Chem.,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f802059w

ntestinal an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to MON810 Maize Ingestion in Weaning and Old Mice

Alberto Finamore, Marianna Roselli, Serena Britti, Giovanni Monastra, Roberto Ambra, Aida Turrini and Elena Mengheri*

Istituto Nazionale di Ricerca per gli Alimenti e la Nutrizione, Via Ardeatina 546, 00178 Roma, Italy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gut an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maize in mice in vulnerable conditions. Weaning and old mice were fed a diet containing MON810 or its parental control maize or a pellet diet containing a GM-free maize for 30 and 90 days. The immunophenotype of 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spleen, and blood lymphocytes of control maize fed mic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pellet fed mice. As compared to control maize, MON810 maize induced alterations in the percentage of T and B cells and of CD4+, CD8+, γδT, and αβT subpopulations of weaning and old mice fed for 30 or 90 days, respectively, at the gut and peripheral sites. An increase of serum IL-6, IL-13, IL-12p70, and MIP-1β after MON810 feeding was also foun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the gut an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to GM crop ingestion as well as the age of the consumer in the GMO safety evaluation.

相關焦點

  • 轉基因玉米影響免疫能力
    就在奧地利政府本月12日發布最新科學研究,首次證實轉基因玉米會導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後,美國化學學會的《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又發表科研論文,證實了轉基因玉米對於小白鼠免疫系統的威脅。
  • 實驗發現轉基因玉米或影響老鼠生育能力
    揚子晚報11月13日報導 奧地利研究人員日前發現,長期食用MON810型轉基因玉米可能影響老鼠的生育能力。研究顯示,長期食用這種玉米的實驗鼠生育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後代重量輕、體質弱。  奧地利衛生及食品安全局11日公布了有關研究結果。
  • 研究稱一種轉基因玉米抗病蟲能力惠及普通玉米
    新華網華盛頓10月8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在美國中西部廣泛種植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具備的抗病蟲能力也使普通玉米的種植受益,由此減少的經濟損失每年可達數億美元。
  • J. Agric. Food Chem.:大豆不再是音樂果
    Merrill] were germinated under fungal stress with food grade R. oligosporus for 3 days and were homogenized and fermented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to produce soy yogurt.
  • J. Agric. Food Chem.,:抗癌成分大大提高的「紫玉米」
    據生物谷報導,所含抗癌成分是現在玉米10倍的紫色玉米在韓國開發成功。江原大學教授李海翊23日表示:「成功開發出了被廣泛認知為抗癌物質的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Anthocyanin)含量是現有玉米10倍以上的品種。」
  • J Agric Food Chem:吃漿果有益於大腦
    這些信號傳導的變化可以防止大腦炎症的發生,有利於修復受損神經元,提高機體控制能力和認知能力。他們建議需進一步開展研究,以證實漿果的這些益處是否是漿果中單個物質成分所特有的還是由幾個成分組合共同產生的。
  • 中國高官證實批准進口MIR162玉米及兩種轉基因大豆
    來自彭博社和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消息,美國農業部長Tom Vilsack周三表示,中國高級別的領導人表示中國已批准進口Agrisure Viptera轉基因玉米以及兩種轉基因大豆。Vilsack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一次美中貿易論壇上對記者表示,中國農業部已經批准進口Viptera玉米,也稱為MIR162玉米。
  • 甜玉米究竟是不是轉基因玉米?
    現在,坊間有一種說法:甜玉米是轉基因玉米。一時間,一些愛健康的小夥伴兒們和有孩子的媽媽們控制起自己的食慾,堅決不買甜糯玉米,事實真是這樣嗎?在長春召開的中國鮮食玉米大會上,權威專家對外宣布,國內目前種植的包括彩色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在內的鮮食玉米的種質都是自然產生並通過常規雜交選育,我國的甜糯玉米不是轉基因產品。
  • 國泰君安證券: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從第一代轉基因作物的特點來看,其主要特徵為抗蟲害和對特定農藥免疫。我國最初開始推廣的轉基因抗蟲棉,其背景就是當時棉鈴蟲大爆發造成的「棉荒」,截至目前為止我國轉基因棉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300萬公頃。2)技術儲備充足,以隆平高科、大北農和浙江大學為代表的企業與科研單位已經做了充足的科研儲備,本次公示的玉米命名基因主要為抗蟲和抗除草劑,具備推廣商業價值。3)目前國內進口的大豆和玉米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轉基因品種。事實上,從我們草根調研來看,在我國東北,已經有很大比例的玉米攜帶了轉基因玉米種子的基因信息。
  • 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圖)
    12月13日,宜瑞安公司戰略投資經理彭心侃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之前在一個玉米深加工會上,國際玉米行業都在傳中國批准進口阿根廷的轉基因玉米就包括MIR162,美國方面了解後也要求中國批准美國種植的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有媒體報導稱,受退運事件影響,美國出口商和農民預計損失達到29億美元。
  • 飛蛾來襲,轉基因玉米卻來不及種了
    飼料不足影響到肉類供應,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不過,相比玉米,大豆的對外依賴更為嚴重。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中國的大豆貿易基本平衡。從1996年進口57萬噸開始,中國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淨進口國。如今,中國一年的大豆需求在1.1億噸,自己生產約1600萬噸,常年進口約9000萬噸,佔85%。
  • 轉基因玉米從外觀無法辨別,原因為何?彩色玉米不是轉基因嗎?
    正常情況下,轉基因玉米是無法通過外觀來辨別出來的,先來了解下是轉基因技術?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將人們期望的目標性狀基因,經過人工克隆,通過轉基因操作轉到,從而實現改良受體生物原有的性狀或賦予其新的優良性狀。
  • 轉基因玉米致癌風波
    塞拉利尼對大鼠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監測,相比對照組,吃轉基因玉米的大鼠得了更嚴重的癌症,腫瘤個體更大,死亡更早。而之前由孟山都公司針對NK603進行的90天大鼠試驗則顯示,轉基因玉米對大鼠沒有不利的影響。他所在的研究小組同期也在《食品化學毒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類似的論文,得到的結論是轉基因玉米無害,沒有引起任何反響。他們的試驗按照常規做了90天,餵養的轉基因玉米是國內培育的含G2-aroA基因的轉基因玉米品系,使用的大鼠品系和法國研究人員相同,都是SD大鼠。大鼠使用的品系也遭到專家的質疑。
  • J. Agric. Food Chem.文獻分享匯總
    該研究是確定烘烤對以下方面的影響:1)豌豆中的揮發性化合物,主要是定性和定量方面;2)通過GC-O和OAV計算確定豌豆中的芳香活性化合物;3)採用重組和遺漏分析研究豌豆中主要香氣化合物的變化。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灰皮諾酒中單萜異構體的氣味感知並確定組成基質的影響。2020年2月19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聖保羅分校Vaidhyanathan Anantharamkrishnan和Gary A.
  • 轉基因植物對人類影響或幾代人後才顯現
    質疑主要是圍繞著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展開的。「我並不反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但是我擔憂背後的風險。」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薛達元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由於水稻是主糧,世界各國都比較慎重,「轉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有商業化種植的,但是轉基因水稻,還沒有哪個國家進行商業化種植。」薛達元擔憂的主要風險是轉基因水稻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
  • 研究揭露轉基因玉米含大量毒素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Source: rt.com) 一項被洩漏出來的檢測轉基因玉米的研究揭示,實驗室造出的有機玉米替代品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含量驚人。一家反轉基因食品網站已經上傳了某教育型諮詢公司對兩種玉米的比較結果,結果揭示轉基因食品的危害可能比人們先前認為的更大。
  • 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提速 三大央企已經布局
    4月13日上午,農業部與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兩方面同時在京舉辦關於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的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官員、國際轉基因專家都提到,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從全球生產和消費實踐看,至今未發現被證實的轉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 J Agric Food Chem:噴曬植物激素提高西蘭花的抗癌潛力
    2013年10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西蘭花已經是地球上最有營養的食物,近日,一項研究證實對西蘭花噴灑植物激素,提能高它的抗癌潛力。John Juvik和他的同事解釋說,飲食是影響一個人患癌症機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有用的食品系列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和捲心菜。事實上,經常吃西蘭花與較低的前列腺癌,結腸癌,乳腺癌,肺癌和皮膚癌發病率相關。在這種超級食物中,硫代葡萄糖苷(GSs)和GSs被分解時剩下的物質,可以提高一種花椰菜酶的水平,有助於排除體內的致癌物質。
  • 12排的玉米是非轉基因的,多於12排的玉米是轉基因的?這消息不靠譜!
    又到了吃玉米時節了,為了健康請瞪大自己的眼睛。註:1,最下面那個是12排(不是轉基因的);2,中間那個是14排;最上面那個是16排,都是轉基因的。,在境內銷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類17種轉基因產品,進行強制性標識。
  • 轉基因玉米的氣象奧秘 你知道嗎?
    轉基因玉米的氣象奧秘 你知道嗎?拿玉米種植來說,我國每年有60%的種植面積受到乾旱影響,造成減產達20% ~30%。即便在降水量豐沛的廣西,由於降雨量時空分配不均,也常常出現嚴重旱情,不少地方是看天吃飯。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以及供需矛盾越來越明顯,傳統的農業技術已經很難滿足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