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證券: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近日,中央頻頻給吃飯問題敲警鐘,將糧食安全問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早在今年四月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國君農業》我們就曾經詳細分析過——

我國的三大主糧目前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稻穀、小麥自給率100%,玉米自給率95%,米糧基本無憂。

我們真正需要留意的是,相對於儲備充足的大米和麥子而言,我國的大豆、蔗糖、以及為了提高豬肉供給(玉米和豆粕是主要的飼料來源)所必需的玉米,仍然大量依賴進口。

如何才能確確實實保證糧食安全?

今天,我們借國泰君安農業團隊此前發布的轉基因玉米專題報告,和大家再次分享「轉基因作物」這個反覆被提起、卻一次次被質疑的話題。

01

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從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遺傳定律,到袁隆平通過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吃飽飯」,人類在超過千年的歷程裡不斷嘗試著用各種方法來改變植物的基因組合,以得到滿足人類需要的作物特徵。

以雜交育種為代表的傳統育種方式需要靠大量的「試錯」來找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而許多人類求之不得的作物性狀只在漫長歲月等待後的自然基因突變中才悄然出現。

長久以來,人類為了提高這一選育過程的效率而作出了大量的努力。轉基因的出現則為人類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通俗地來講,轉基因技術指的是,將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片段,從一個生物體中,定向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中。

具體到農業應用中,轉基因這種「定向轉移」的技術大大加快了植物種子對特定優良性狀的選育過程,並降低了傳統雜交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從第一代轉基因作物的特點來看,其主要特徵為抗蟲害和對特定農藥免疫。

我國最初開始推廣的轉基因抗蟲棉,其背景就是當時棉鈴蟲大爆發造成的「棉荒」,截至目前為止我國轉基因棉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300萬公頃。

隨著轉基因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躍進,近年來,具有複合性狀(抗蟲、耐除草劑和其它性狀的結合)的第三代轉基因作物開始得到推廣。

▼ 轉基因性狀表達規律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第三代轉基因作物在防蟲抗旱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營養偏好。

目前正在試驗的轉基因性狀包括:

提高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各種大豆產品(Ω-3脂肪酸、高油酸、低肌醇六磷酸和高硬脂酸)

改良澱粉/糖的馬鈴薯

低木質素的苜蓿

已經上市的防褐變馬鈴薯

▼ 轉基因未來會為消費者

提供更多選擇

數據來源:ISAAA

02

爭議中前行

在研發初期,轉基因技術就受到了部分消費者和科研人員的質疑,反對的聲音至今不曾斷絕。

為了保證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轉基因作物的推廣一直遵循著「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路線圖進行。  

首先發展的是非食用的經濟作物,比如棉花等。

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比如玉米、大豆等等。

再次是一般的食用作物,最後是口糧作物,比如水稻。

我國轉基因技術的開發在全球並不算晚,但相比海外轉基因作物的高歌猛進,國內轉基因種植的落地可謂謹慎。

早在1925年,中央大學農科院趙連芳通過開展自交系和雜交種的選育,正式開啟國內現代化玉米育種的開端。

20世紀60年代,我國在時間上和美國先後同時推廣(美國是1963年推廣第一個單交種)單交種,早於英、俄、德等諸國,玉米研發一度在全球具備領先優勢。

但截止去年年底為止,我國放開的兩種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除此之外,國內還允許進口加工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四個轉基因品種)。

▼ 前五大轉基因國

佔總推廣面積的91%

數據來源:ISAAA

03

為什麼轉基因作物推廣

勢在必行

自2007年起轉基因先後多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由執行標識、啟動科技專項逐步向「大膽研發、謹慎推廣」轉變,此次明確提出了轉基因棉花、玉米和大豆的產業化。

今年3月,農業部公告披露了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再次從頂層設計上凸顯了轉基因作物推廣的勢在必行。

▼ 農業部在本次命名中提到的

玉米與大豆轉基因植物品種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歷史上,國內曾經批准過2個水稻和1個玉米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均沒有商業化。

回頭來看,我們認為該三個轉基因證書沒有商業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歷史上農業農村部

曾經頒發過玉米和水稻的轉基因安全證書

數據來源:農財網

1)玉米的轉植酸酶主要作用是減少動物糞便的磷排放,具備環保價值,但並不具備商業經濟價值,本身就不是商業化的品種。

2)水稻屬於直接口糧,國內反對聲音較大。

而今年的情況和2009年有所不同:

1)中美貿易戰關係緩和,後續進口美國農產品增多是大趨勢,放開玉米與大豆轉基因更有利於保護國內種植業,保障糧食安全。

2)技術儲備充足,以隆平高科、大北農和浙江大學為代表的企業與科研單位已經做了充足的科研儲備,本次公示的玉米命名基因主要為抗蟲和抗除草劑,具備推廣商業價值。

3)目前國內進口的大豆和玉米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轉基因品種。事實上,從我們草根調研來看,在我國東北,已經有很大比例的玉米攜帶了轉基因玉米種子的基因信息。

具有抗蟲性質的玉米種子非常受到農民的青睞,許多種植轉基因玉米的人甚至不清楚他們種植了轉基因玉米。

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可能帶來「基因飄散」,使某些特定的基因信息被附近的其他作物所攜帶,並進而產生負面的環境影響。國外合法種植的轉基因作物需要按管理規定在附近設置生物隔離帶以防止「基因飄散」的發生,但我國非法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並不會採取此類針對性的措施。

在此情況下,儘快放開接受過安全性測試的轉基因玉米,保護國內玉米市場,從根源上保證糧食種子安全,更顯得迫在眉睫。

4)目前玉米直接食用消費佔比不足10%。

玉米飼料消費一直佔飼料原糧的60%以上。除此之外,玉米的工業消費也較大,主要用於乙醇和深加工等。

04

利潤空間

4倍擴容

中國是世界上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產量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

總量來看,國內玉米的種植面積約為5億畝,按照30元/畝的價格計算,對於種子公司的收入空間約為150億,假設單畝利潤7塊,則利潤空間在30億。

▼國內玉米種植面積

接近5億畝

數據來源:百度文庫

實際上,從我們草根調研下來行業這幾年遭受品種集中上市和違法種子的衝擊,上市公司主要在黃淮海市場推展市場,實際行業有效推廣面積僅為2億畝,收入規模60億,利潤空間僅為14億。

▼ 東北地區是國內

最大的玉米種植地帶(單位:%)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後續通過轉基因技術產業價值鏈有望得到重構,行業天花板則有望大大提高。

以單畝玉米為例。

假設單畝玉米產量400公斤,轉基因玉米在抗蟲和抗除草劑方面具備優勢,基本可以帶來15%左右的產量提升,則畝均可以提高產量60公斤,假設玉米一公斤售價2塊,則對應120元的經濟價值,也就是意味著種子公司單畝的利潤提升空間可以達到20元。

考慮到國內種子有經銷商體系,我們保守給種子出廠價20%的提價,市場利潤空間達到60億元。

此外,對於上市公司來講,轉基因放開之前,上市公司無法參與東北市場,放開後,東北市場就變更為有效市場,因此有效市場從之前的14億變更為60億,擴容四倍。

▼ 轉基因放開後

行業利潤會擴容性增長

數據來源:百度文庫

05

精選行業

綜合性龍頭

從國內種業公司的篩選來看,我們認為綜合性龍頭更有望脫穎而出。

參考海外種業發展歷史,國際轉基因種子巨頭孟山都憑藉轉基因短時間內快速成為行業龍頭,這容易讓外行人誤認為轉基因智慧財產權相對傳統雜交技術具備壓倒式優勢。

但實際上孟山都不僅轉基因技術領先,其傳統雜交技術通過多起併購後技術在全市場也是遙遙領先。

▼ 孟山都通過併購完成

雜交與轉基因的雙重優勢

數據來源:產業信息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先鋒公司和陶氏等巨頭也均具備完整的轉基因和雜交技術。

種子研發是高壁壘性行業,傳統的雜交技術與轉基因技術都不可或缺,這兩者的關係如下:

轉基因技術是新市場下,雜交性狀推廣的前提;傳統雜交則是轉基因技術的根本。

換句話說,真正優秀的種企必須兩者兼顧。

因此如若轉基因放開,要精選綜合性種業龍頭。相反,那些具備單一能力的企業最終的出路就是被巨頭所併購,或逐漸退出市場。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多年前那場令人津津樂道的巴菲特「十年賭局」,讓指數基金走入了大眾視野。2005年,巴菲特撂下賭局,稱標普500指數基金的十年回報,將超過美國市面上所有的對衝基金,直到2007年,整個華爾街才站出一個對衝基金Protégé應戰。
  • 指南針: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持續督導2020年度現場...
    指南針: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持續督導2020年度現場培訓情況的工作報告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17:50:46&nbsp中財網 原標題:指南針: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持續督導2020年度現場培訓情況的工作報告
  • 航宇新材新三板募資305萬元 國泰君安證券參與認購
    挖貝網訊 6月29日消息,江西省航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航宇新材 證券代碼:839027)今天正式在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140萬股(均為無限售條件股),募集資金305.2萬元。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 隆平高科轉基因雜交雙優勢,未來種業巨頭締造者-隆平高科玉米種子...
    原標題:隆平高科(000998)轉基因雜交雙優勢,未來種業巨頭締造者-隆平高科玉米種子報告來源:國泰君安本報告導讀:如若轉基因玉米放開,公司有望憑藉轉基因前瞻性技術儲備搶佔市場考慮到轉基因放開可能,公司可能全面收益,給予2020年49倍PE,上調目標價為23元,「增持」評級。多因素驅動轉基因放開,公司儲備充分受益。我們認為轉基因玉米放開有其內在和外在的推動力,存在放開可能性,原因如下:1)中美關係緩和,進口美國轉基因玉米倒逼國內政策放開;2)東北市場已經違法爛種,市場倒逼政策放開;3)草地貪夜蛾等蟲災威脅需要放開。
  • 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輔導
    東方財經網訊:近日,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接受輔導的公告。公告顯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0年11月05日與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協議。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當前行情力度已經超過中級反彈的閾值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在上周《無風險利率下降是本輪行情的原因,突破3300,靜待3500》中,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曾重點分析指出:「無風險利率的下行,是7月初以來市場加速上行的主要因素。▼ 上周高風險偏好屬性行業漲幅居前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這與前一周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市場表現為低風險偏好屬性的地產、煤炭、銀行、食品行業領先,傳媒、電子、通信、電新等行業落後。
  • 「優秀的文化基因已融入國泰君安人的血液」,從金融報國到數位化...
    國泰君安證券,這家低調而進取的行業旗幟公司,在跌宕起伏的資本市場上,業績一直穩居行業前三,也是連續10年獲得AA評級的證券公司。是什麼力量讓國泰君安奔跑20年不減速?董事長楊德紅將成功秘密歸結為「國泰君安共識」。在這一共同價值觀引領下,國泰君安人近20年如一日,響應國家脫虛向實號召,堅定「以客戶為中心」金融理念,謀國泰,定君安。
  • 老虎ESOP:國泰君安大動作,員工持股收益三個月漲超1.5倍
    來看看國泰君安,從獲得股權算起,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股票浮盈已經超過150%。如果有員工持股10萬元,現在紙面價值已經翻倍為25萬元。新《證券法》實施後的首批吃螃蟹的國內券商,國泰君安的員工股權激勵具有樣本意義。作為上市公司優先選擇的股權激勵(ESOP)合作夥伴,讓老虎證券ESOP團隊帶你一探究竟。
  • 對外開放提速,中信、華泰、國泰君安、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紛紛宣布...
    30 13:48:19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舉報   11月29日,頭部券商如中信證券
  • 聯動育新機攜手開新局國泰君安與東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9月16日,國泰君安與東航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東航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養民,國泰君安黨委書記、董事長賀青出席籤約儀式;東航集團總會計師周啟民,國泰君安總裁王松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國泰君安監事會主席李中寧等見證籤約。
  • 理財動態丨仁和藥業認購國泰君安理財,偉才教育擬購買證券資產
    000650 仁和藥業12月31日,000650(江西省南昌市 )發布了1則公告表示,近期使用募集資金購買了國泰君安證券的旗下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最高為3.4%。近十二個月,公司並未購買了其他理財產品,風險承受能力中等。
  • 國泰君安證券:創業板註冊制平穩落地 「墨菲定律」不靈了?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8月24日,市場矚目的創業板註冊制正式「開鑼」,市場早盤一度出現急跌,但此後V型反轉,各大主流指數收紅。創業板指更是經歷了從-1.5%到+2.7%的驚人反轉,最終收漲1.98%。有網友戲稱,這是創業板2.0勝利(V:victory)的開端。
  • 8月預言已成真,國泰君安黃燕銘:明年上半年A股機會或來自兩大核心...
    今年8月中旬,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曾在公司舉辦的一場網絡直播中預測,未來一個季度,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會有所休整,市場投資機會將回歸周期股和消費股。今日(12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上午,黃燕銘就明年「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布了最新觀點。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歷數春季躁動中的券商行情
    來源:金融界網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行業聚焦:春季躁動行情啟動,券商板塊不會缺席。上證指數放量突破震蕩上沿,軍工、新能源成為兩大上漲主攻手,春季躁動行情啟動,券商板塊不會缺席。
  • 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十年來首次獲生物安全證書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十年來首次1月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 批准清單,其中包括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這是距2009年2個水稻、1個玉米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之後,又有主要農作物品種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 上海銀行換帥:胡友聯因工作調動辭任,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擬接棒
    公告顯示,原行長胡友聯已於8月31日辭任,原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為新一任行長人選。資料顯示,胡友聯擔任上海銀行行長這4年多時間裡,該行資產規模順利突破了2萬億大關。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上海銀行總資產達23882.29億元,相比2016年底的17553.71億元增長36.05%,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二。
  • 【調研快報】多氟多接待國泰君安調研
    多氟多2021年01月07日發布消息,2021年01月06日公司接待國泰君安調研,接待人員是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彭超,證券事務代表原秋玉,接待地點多氟多科技大廈四樓董事會秘書辦公室。
  • 國泰君安:國內鐵路軌交等基建密度較低、未來提升空間大,推薦中國...
    要聞 國泰君安:國內鐵路軌交等基建密度較低、未來提升空間大,推薦中國鐵建(01186)等新基建龍頭 2020年3月13日 15:55:57
  • 2021年龍頭股將出現分化 國泰君安黃燕銘:A股很難站穩3500點
    來源:券商中國12月2日-4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2日上午,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就來年「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表開幕致辭,他認為,2021年的投資依然是在局部的結構性機會,對板塊、風格的把握依然是重點,突出投資人對行業和個股的研究能力,是一個更加強調基本面研究的時代。
  • 國泰君安:上證50ETF期權上市首日交易策略
    >【40.04%,55.69%】【40.77%,50.83%】【39.11%,49.12%】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目前,上證50ETF期權市場參與者結構如下:佔比約達90%左右的一級投資者,佔比寥寥無幾的二級投資者、屈指可數的三級投資者以及期權做市商機構,也就是國泰君安證券等已被批准的上證50ETF期權首批做市商的8家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