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年A股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板塊輪動的特徵,投資者如果沒有踩準節奏,很有可能「賺了指數不賺錢」。今年8月中旬,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曾在公司舉辦的一場網絡直播中預測,未來一個季度,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會有所休整,市場投資機會將回歸周期股和消費股。
今日(12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上午,黃燕銘就明年「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布了最新觀點。
他認為,相比今年二、三季度經濟在疫情影響下主要靠政府的基建投資拉動,而2021上半年的經濟復甦動能主要來自於消費和出口,這兩股力量是決定2021年上半年行業和板塊選擇的核心動力。
明年上半年滬指仍難站穩3500點
圖片來源:國泰君安
今日(12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上午,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就明年A股「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表了最新觀點。
就宏觀經濟層面,黃燕銘預計,明年的經濟增長在節奏上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其中2021年一、二季度經濟復甦的「前高」已經在2020年的11月份普遍形成預期,後續需重點觀察明年一、二季度經濟的「前高」是超過預期、符合預期還是低於預期,這會影響2021上半年的大盤節奏。至於投資者對經濟復甦預期的確定性則是在不斷上升,這對2021上半年的股市是有利的。
不過他也表示, 2021上半年的貨幣在邊際上是收緊的,下半年才有可能略有放鬆。目前「價穩量控」的貨幣政策預期正在形成,而且這種預期在2021年的上半年還有被進一步加碼的趨勢,會給2021上半年的股票市場帶來壓力。
今年8月中旬,黃燕銘曾在公司舉辦的一場網絡直播中預測,今年6~7月的這波上漲行情,到當時為止暫時告一段落,後市是橫盤震蕩逐級抬升的過程,但站穩3500點的難度較大。而截至今日,上證指數今年內還沒有觸及3500點。
今日黃燕銘預計,未來半年多的時間內,大盤或仍然難以突破3500點,「從現在開始到2021年一、二季度,上證綜指仍將維持在3100~3500點之間的橫盤震蕩,期間即使能夠上穿3500點,但也很難站穩3500點,需要繼續回到這個區間尋求未來突破的力量。橫盤震蕩的最主要原因是,經濟的復甦預期與貨幣的收緊預期成為正反兩股『拉鋸』的力量。」
機會或來自消費和出口
今年A股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板塊輪動的特徵,上半年可以說是科技、醫藥板塊的牛市,下半年則是周期、消費、新能源的牛市。
投資者如果沒有踩準節奏,很可能「賺了指數不賺錢」。例如今年上半年在科技、醫藥板塊大漲的同時,上證50指數則是小幅下跌;到了下半年,情況發生逆轉,科技、醫藥板塊紛紛出現大幅回調,而銀行、周期、白酒、新能源等板塊則走出獨立行情。
今年8月中旬,黃燕銘曾準確判斷,未來一個季度,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會有所休整,投資機會將回歸周期股和消費股。
展望未來半年多的市場機會,黃燕銘在今日表示:「2020年二、三季度經濟在疫情影響下主要靠政府的基建投資拉動,因此2020年中後期股票市場的熱點主要是在基建。而2021上半年的經濟復甦動能主要來自於消費和出口,這兩股力量是決定2021年上半年行業和板塊選擇的核心動力。」
對於具體行業選擇,黃燕銘建議重點關注「三朵金花」:
一是從基建地產周期轉變為全球原材料周期。重點在銅、鋁等有色金屬和石油化工、基礎化工等傳統產業。消費和出口兩大動力,推動中國傳統製造業再出發,由此導致企業需要大量補充原材料,拉動全球原材料行業的價漲量升。
二是從必選消費轉向可選消費。重點是汽車、家電、家居、化妝品、服裝以及旅遊酒店等。疫情對必選消費沒有太多的影響,但是對可選消費影響很大。國內良好的疫情控制,使得從2020年10月份起,可選消費的內需明顯增加,加上出口需求的增加,可選消費品的行業景氣度將快速提升。
三是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點在新能源和電子。由於當前市場的風險偏好被壓在中低區域,加上大部分科技行業在短期之內還未能進入盈利增長的周期,因此在未來一至兩個季度,大部分科技行業還難以發揮威力。根據盈利增長周期的到來以及風險程度較低的要求,當前科技板塊的投資重點依然是在新能源以及部分的電子行業。電子行業的主要機會來自於下遊需求確定、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的蘋果供應鏈、汽車電子和軍工電子方向。
另外,他還提示道:「良好的疫情控制,為國內很多企業帶來了全球性的發展機會,而且主要發生在傳統行業。習慣於把興趣放在新興產業上的國內投資人,在2021年千萬不要放棄對傳統產業的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