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龍頭股將出現分化 國泰君安黃燕銘:A股很難站穩3500點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12月2日-4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

2日上午,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就來年「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表開幕致辭,他認為,2021年的投資依然是在局部的結構性機會,對板塊、風格的把握依然是重點,突出投資人對行業和個股的研究能力,是一個更加強調基本面研究的時代。

經濟的復甦預期與貨幣的收緊預期成為正反兩股拉鋸的力量,因此2021年一、二季度,上證綜指仍將維持在3100-3500點之間的橫盤震蕩,期間即使能夠上穿3500點,但也很難站穩3500點。

黃燕銘提示,疫情之後行業的產業結構得到了改善,這讓生存下來的企業能夠在未來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而且主要發生在傳統行業,習慣於把興趣放在新興產業上的國內投資人,在2021年千萬不要放棄對傳統產業的關注。

行業選擇上,重點推薦三朵金花。一是從基建地產周期轉變為全球原材料周期;二是從必選消費轉向可選消費;三是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點在新能源和電子。

2021年經濟前高后低,全年增長率9%

黃燕銘說,由於DDM模型的分子問題,投資者對2021年經濟復甦的預期已經普遍形成,而由於DDM模型的分母問題,現在主要是經濟復甦預期的確定性在不斷增強。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為9%,節奏上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其中2021年一、二季度經濟復甦的「前高」已經在2020年的11月份普遍形成預期,後續需重點觀察一、二季度經濟的「前高」是超過預期、符合預期還是低於預期,這會影響2021年上半年的大盤節奏。至於投資者對經濟復甦預期的確定性則是在不斷上升,這對2021年上半年的股市是有利的。

2020年二、三季度經濟在疫情影響下主要靠政府的基建投資拉動,因此2020年中後期股票市場的熱點主要是在基建,而2021上半年的經濟復甦動能主要來自於消費和出口,這兩股力量是決定2021年上半年行業和板塊選擇的核心動力。

黃燕銘判斷,至2021年底,經濟可以恢復到往常的6%左右的水平。但是此6%已經不是原來的6%,在經歷疫情之後,一部分生產能力差、現金流管理弱的企業已經被出清,即疫情之後行業的產業結構得到了改善,這讓生存下來的企業能夠在未來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即行業總產出回到原來的水平,但是企業的利潤卻可以提高,這種現象不是僅僅發生在中國,而是發生在全球,良好的疫情控制,為國內很多企業帶來了全球性的發展機會,而且主要發生在傳統行業,習慣於把興趣放在新興產業上的國內投資人,在2021年千萬不要放棄對傳統產業的關注。

需要提醒的是,2021年上半年的貨幣在邊際上是收緊的,下半年才有可能略有放鬆。「價穩量控」的貨幣政策預期正在形成,而且這種預期在2021年的上半年還有被進一步加碼的趨勢,這種預期會給2021年上半年的股票市場帶來壓力。

一二季度滬指在3100-3500點之間橫盤震蕩

大勢研判方面,黃燕銘判斷,從現在開始到2021年一、二季度,上證綜指仍將維持在3100-3500點之間的橫盤震蕩,期間即使能夠上穿3500點,但也很難站穩3500點,需要繼續回到這個區間尋求未來突破的力量。

橫盤震蕩的最主要原因是,經濟的復甦預期與貨幣的收緊預期成為正反兩股拉鋸的力量。另外,從DDM模型的分母端看,無風險利率和風險偏好在未來半年基本上保持平穩,除非特殊事件發生,基本上不會有大起大落。其中風險偏好處於中低區域,但是比2020年的秋季會有所抬高。

行業選擇上,橫盤震蕩的市場格局考驗投資人對行業與個股的選擇能力。基於消費與出口的兩大動力,結合經濟復甦和貨幣收緊的拉鋸力量,重點推薦三朵金花。

一是從基建地產周期轉變為全球原材料周期。重點在銅、鋁等有色金屬和石油化工、基礎化工等傳統產業。2020年6月到11月,A股市場上出現了一波周期股的行情,其重點是建材、建築的基建周期,而現在要推薦的是全球定價的原材料周期,原因是消費和出口兩大動力,推動中國傳統製造業再出發,由此導致企業需要大量補充原材料,拉動全球原材料行業的價漲量升。

二是從必選消費轉向可選消費。重點是汽車、家電、家居、化妝品、服裝以及旅遊酒店等。疫情對必選消費沒有太多的影響,但是對可選消費影響很大。國內良好的疫情控制,使得從2020年10月份起,可選消費的內需明顯增加,加上出口需求的增加,可選消費品的行業景氣度快速提升。

三是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點在新能源和電子。由於當前市場的風險偏好被壓在中低區域,加上大部分科技行業在短期之內還未能進入盈利增長的周期,因此在未來一至兩個季度,大部分科技行業還難以發揮威力。根據盈利增長周期的到來以及風險程度較低的要求,當前科技板塊的投資重點依然是在新能源以及部分的電子行業,主要包括新能源車整車及零部件供應鏈、智能駕駛產業鏈;電子的主要機會來自於下遊需求確定、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的蘋果供應鏈、汽車電子和軍工電子方向。

投資主題建議三大方向

2021年的主題投資建議重點在三個方向:出口、民企逆襲、新零售。

一是出口:全球經濟共振復甦、貿易環境改善,全球需求增長出現超預期。看好出口表現,涉及家電、服裝、家居等行業中出口佔比較高的公司。

二是民企逆襲:雖然經濟總量修復,但產業結構變化巨大。經歷疫情,弱勢企業被迫出清,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得到加強,在國企控制的傳統製造行業裡,這些民企可能還不是龍頭,但是存在逆襲成長為龍頭的可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優秀民營企業將迎來逆襲的時機,涉及機械設備/石化/建材/汽車零部件等行業。

三是新零售:場景快速變化的時代,模式升級、效率升級、體驗升級帶動市佔率提升,看好此「三升」趨勢確定的新零售,涉及電商/化妝品/醫美等行業。

黃燕銘最後對2020年部分表現出色的板塊提示後市的風險:

一是低風險特徵股票的確定性溢價會減弱,股價的未來表現主要還是取決於業績表現。2020年疫情和國際局勢增加了經濟的不確定性,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嚴重被壓低,這給一部分風險特徵很低的股票帶來了確定性溢價;然而隨著2021年經濟的確定性提高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略有上升,低風險特徵股票的確定性溢價將會減弱,這些股票未來的價格提升,仍然要靠業績的增長。

二是即使都為龍頭企業,也會因為競爭優勢的強弱而拉出股價差距。過去三年,伴隨著行業集中化的趨勢,龍頭公司把非龍頭公司的股價遠遠甩出了天上人間般的距離,享受了豐收與喜悅。但是,2021年龍頭股的表現將會出現分化,而評價的標準就看公司能否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即競爭優勢也需要在不同時期賦予不同的內涵,而這一切取決於企業的管理水平。龍頭從來都不是被競爭對手打敗的,而是自己被自己打敗的。於企業而言,行業的供大於求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沒有競爭優勢。

寬鬆不在,2021年增量資金從哪裡來?

在經濟形勢向好的預期下,也有不少投資者表達了對流動性的擔憂——相較全面寬鬆的2020年,2021年我們將要面對的可能是一個增量入市動能邊際放緩的市場環境。

根據國泰君安策略團隊的最新估算,2020年全年北上、財富管理機構、保險增量入市將達2.6萬億元,2021年增量入市降至2.1萬億元,換言之,我們可能會面臨一個階段性的5000億元的入市資金收縮。

圖:2020年預測增量入市資金近2.6萬億,2021年將下降至2.1萬億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針對大家的擔憂,國君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解釋說,在各個資金流入的渠道裡,其實有三個大家需要特別關注的增量方向。

圖:2021年增量入市結構:公募、險資、北上、私募是重要邊際力量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第一,外資流入。外資流入的趨勢,短期和市場的風險偏好高度相關,中長期和盈利預期高度相關。北上資金2021年的流入環境要比今年更好,我們認為會有幾百億的正修復。

第二,理財資金搬家。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資管淨值化轉型與理財產品剛兌打破,居民資產配置行為正發生歷史性的深刻轉變,是過去兩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增量流入的重要來源。相較於2020年,我們認為居民增配權益的歷史進程仍將延續,但節奏將邊際放緩,預計2021年財富管理機構增量入市達1.1萬億元。

第三,IPO以及解禁規模。註冊制以來IPO常態化,再融資政策放鬆,預計2021年IPO與再融資規模與2020年相當,分別為5000億元與11000億元。從限售股解禁規模看,也與2020年相近,預計Q2-Q3解禁壓力較大。我們認為,寬鬆時期和增量市場下的流動性需求,在寬鬆政策回退和市場流動性供給邊際放緩的環境下,IPO、再融資和限售股解禁對市場資金面壓力實際在上升。

相關焦點

  • 8月預言已成真,國泰君安黃燕銘:明年上半年A股機會或來自兩大核心...
    今年8月中旬,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曾在公司舉辦的一場網絡直播中預測,未來一個季度,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股會有所休整,市場投資機會將回歸周期股和消費股。今日(12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於海南三亞舉辦2021年度投資策略會。上午,黃燕銘就明年「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布了最新觀點。
  • A股明年行情怎麼走 三大券商觀點現分歧
    12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及高盛分別舉行2021年度策略會,就明年A股市場走勢和投資機會發表了各自觀點。三家機構均對明年國內經濟的持續復甦抱有一致預期。不過,就明年A股市場究竟是結構性機會還是多個板塊「百花齊放」,觀點分歧明顯。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當前行情力度已經超過中級反彈的閾值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在上周《無風險利率下降是本輪行情的原因,突破3300,靜待3500》中,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曾重點分析指出:「無風險利率的下行,是7月初以來市場加速上行的主要因素。就此,國泰君安策略團隊發布最新報告認為——「從債券市場和銀行存款的最新數據來看,無風險利率下行的行情主邏輯未發生改變。因而我們仍然維持此前判斷,市場突破3300點之後,下一步是衝擊3500點。」
  • A股三大股指大幅震蕩 邊緣計算概念股掀...
    A股三大股指大幅震蕩,邊緣計算概念股掀漲停潮,網宿科技等多股封板。此外,工業大麻、智能電視、券商、工業網際網路、船舶製造、充電樁等板塊也漲幅居前。截止發稿,滬指上漲0.94%,報3082.87點;深成指上漲0.48%,報9641.40點;創業板指上漲0.78%,報1689.60點。兩市半日成交額超6500億元。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多年前那場令人津津樂道的巴菲特「十年賭局」,讓指數基金走入了大眾視野。2005年,巴菲特撂下賭局,稱標普500指數基金的十年回報,將超過美國市面上所有的對衝基金,直到2007年,整個華爾街才站出一個對衝基金Protégé應戰。
  •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來源:國泰君安策略團隊 陳顯順策略研究 原標題:【國君策略|重大觀點】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2021年度策略展望 本報告導讀 大勢研判——上半年仍是震蕩,破局靜待下半年;行業配置——三朵金花,全球定價原材料、可選消費、新能源科技;主題投資——出口、民企逆襲、新零售。
  • 科技股「百億級」出逃牛市這就涼了?
    對於科技類ETF份額遭遇巨額縮水,市場人士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科技類ETF在今年三月出現一波急速下跌行情,令不少短線熱錢被套牢。而從今年四月中旬開始,科技類ETF基金出現一波小幅反彈,從而引發部分資金割肉止損。明星基金經理開啟「風格平衡」此外從今年一季度持倉數據看,許多偏科技成長風格的明星基金經理也開啟了「風格平衡」之路。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歷數春季躁動中的券商行情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將升級服務實體考核目標,央行及銀保監會宣布2021年起分檔限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及房地產貸款的比例上限。房貸集中度考核整體而言銀行達標壓力有限,個貸壓減壓力要弱於開發貸。據國泰君安宏觀組估算,靜態極端情況下,房貸集中管理對於未來一年地產開發資金整體影響大約在1.8%-3.6%左右;對於地產銷售而言,整體拖累2.5%-5%。
  • 【調研快報】多氟多接待國泰君安調研
    多氟多2021年01月07日發布消息,2021年01月06日公司接待國泰君安調研,接待人員是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彭超,證券事務代表原秋玉,接待地點多氟多科技大廈四樓董事會秘書辦公室。
  • 周一搶佔1大科技龍頭(起爆)
    股海泛舟,隨風飄零,恰似人生無常!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本周各大指數逼空式連陽,但場內個股卻是連續多日分化,有一種撕裂的痛感。成交量小的流動性折價,可謂門前冷落鞍馬稀;成交量高的流動性溢價,則是千軍萬馬載歌載舞......一邊冰山、一邊火海的極端行情,充斥著無數的歡聲和淚雨,這就是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 券商:2021年A股牛途可期 看好三條主線
    展望2021年,多家券商表示,A股整體上漲趨勢明確,宏觀經濟修復帶來的盈利好轉以及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將共同支撐市場上行。從配置上看,科技、消費、順周期是券商2021年看好的主線。(中國證券報)   2020年A股呈現震蕩上漲態勢,截至12月30日收盤,三大股指均實現了兩位數漲幅。展望2021年,多家券商表示,A股整體上漲趨勢明確,宏觀經濟修復帶來的盈利好轉以及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將共同支撐市場上行。
  • 新年預言:2021年A股是一頭什麼牛?
    其中滬指突破前期高點3465.73點,創2018年2月依賴的新高;創業板指數創2015年依賴最大年度漲幅;從指數上來看,A股儼然已經邁入牛市,並且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數中漲幅居前。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坐上農曆「牛年」悄然而來。對於新的一年,A股將走向何方?
  • 楊德龍:A股春季攻勢剛剛開啟 分化行情仍延續
    上證指數也成功突破3500點整數關口,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這也突破了過去半年形成的箱體震蕩格局,開始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消費白馬股包括白酒、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龍頭股,以及新能源,如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龍頭股,它們仍然是市場表現最為強勢的板塊;軍工板塊近期也有所表現,受益於對軍工板塊政策利好的推動,國防軍工最近也形成一個強勢上攻的板塊;但同時,一些中小盤個股,特別是業績較差的股票,最近繼續跌跌不休,資金呈現出淨流出的態勢。這再次表明,分化的行情依然在延續。
  • A股再現「二八」分化 漲幅TOP100股呈五大特徵
    本報記者 趙子強進入2021年後A股市場一路摸高,滬指更是每天都在刷新高點,1月11日上衝3600整數關口至3597.70點,由於量能不足而回落。儘管指數高點不斷刷新,成交額也均突破1萬億元之上,但漲跌股呈現二八分化態勢。
  • A股全天震蕩走高:滬指漲逾1% 煤炭板塊領漲
    3400點,「煤飛色舞」行情重現,白酒股也表現優異。   截至收盤,滬指報3414.49點,漲幅1.09%,成交額4315.04億元;深成指報13955.28點,漲幅0.74%,成交額5224.55億元;創業板指
  • A股12月定律被發現!機構布局中:42股看漲逾70%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已開始布局2021年:成長性科技股再度成為機構聚焦方向;27公司獲10家以上機構買入評級;有42家公司,機構看漲超過70%。具體參見文章後半部分圖表。//  北上資金掃貨160億意味著什麼  //周二(12月1日),A股三大股指單邊上揚,低估值的銀行股受到資金大力追捧,銀行上漲帶動上證指數盤中逼近年內新高,最高摸至3457.64點,距離3458.79點僅一步之遙。
  • 國泰君安證券: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近日,中央頻頻給吃飯問題敲警鐘,將糧食安全問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早在今年四月份《中國今年會發生糧食危機嗎?今天,我們借國泰君安農業團隊此前發布的轉基因玉米專題報告,和大家再次分享「轉基因作物」這個反覆被提起、卻一次次被質疑的話題。
  • 聯動育新機攜手開新局國泰君安與東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9月16日,國泰君安與東航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東航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養民,國泰君安黨委書記、董事長賀青出席籤約儀式;東航集團總會計師周啟民,國泰君安總裁王松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國泰君安監事會主席李中寧等見證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