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十年來首次獲生物安全證書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十年來首次

1月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 批准清單,其中包括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這是距2009年2個水稻、1個玉米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之後,又有主要農作物品種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的2個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轉 cry1Ab 和 epsps 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DBN9936」,以及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學的「轉cry1Ab/cry2Aj 和 g10evo-epsps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瑞豐125」(原名「雙抗12-5」),適宜生態區域均為北方春玉米區。大豆品種則是上海交通大學的「轉g10evo-epsps 基因耐除草劑大豆SHZD3201」抗除草劑大豆,適宜生態區域為南方大豆區。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19年12月2日至2024年12月2日。

重要性狀上取得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雙抗12-5玉米和DBN9936玉米是國內首批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品種。其所擁有的抗蟲、抗除草劑性狀能夠有效應用於農業害蟲控制和雜草防除。

原農業部曾於2009年向國產轉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頒發安全證書。但該性狀主要作用是減輕植酸的抗營養作用,從而提高動物對磷和鈣、鎂、錳、鐵或與胺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利用效率,減少高磷糞便排放等。

浙江大學轉基因玉米研發團隊負責人沈志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雙抗12-5玉米採用獨立發掘的抗蟲基因和耐草甘膦基因,對玉米螟防治效果達96%,比對照增產6%—10%。「這個產量增加是通過降低害蟲損失實現的,玉米螟的損失可以基本降到零。」他補充道。

大北農1月21日晚間公告顯示,DBN9936玉米對危害玉米的玉米螟等主要鱗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時能耐受標籤推薦中劑量4倍的草甘膦,其草甘膦抗性滿足我國大田玉米安全生產的實際使用要求,可以為玉米種植戶提供高效、安全、靈活、低成本的雜草解決方案。

大北農稱,此次玉米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品種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頒發對於中國玉米產業將是一次重大的技術升級,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將為每畝玉米種植增加綜合收益至少100元以上。因此轉基因玉米產業化無論從農民種植效益和玉米種業健康發展,還是從下遊飼料養殖企業對高品質玉米原料需求上都將產生重大和積極影響,同時還對我國大田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和糧食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轉基因大豆方面,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曹越平教授在2018年《大豆科學》期刊的《轉基因大豆SHZD32-01對草甘膦的抗性及草甘膦除草效果研究》一文中介紹了該品種的抗除草劑效果,即1~4 倍田間濃度的草甘膦處理下,株高和覆蓋度之間無顯著差異,生長沒有明顯影響。

市場熱情高漲

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在官網發布《關於慈KJH83等192個轉基因植物品種命名的公示》,擬批准頒發192個植物品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共包括189個棉花品種、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北農」,002385)控股子公司,瑞豐生物為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平高科」,000998)參股企業。受消息面影響,大北農自名單公示後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隆平高科也收穫多個漲停板。截至1月21日收盤,大北農股價上漲57.3%,隆平高科股價上漲48.1%。

業內普遍認為,國產轉基因作物安全證書獲批將對種子行業帶來變革。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轉基因順利推進有望加速種業升級和加速集中。首先轉基因將顯著抬升種子附加值,有望推升種子價格及利潤率;其次,轉基因育種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將使得頭部企業的品種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

方正證券研報顯示,此次擬批准抗蟲、耐草甘膦轉基因玉米安全證書,是國內首次在轉基因玉米種子的重要性狀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對未來玉米種子的更新換代將有重要推動作用,有望為玉米種業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一旦轉基因玉米準許商業化推廣,將提升玉米種子的價格,帶來行業的擴容。同時,轉基因技術研發投入費用較高、研發周期較長會大幅提升行業的壁壘,龍頭企業將首先受益。

那麼如果國產轉基因作物能夠順利落地,利潤空間幾何?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轉基因種子推廣將帶來種子價值提升,假設未來國內每畝種子費用對標美國2016年達到108元,按照我國玉米6億畝種植面積計算,合計648億終端市場規模,出廠市場規模按50%計算,則未來玉米種子市場規模324億。孟山都的玉米種子毛利率65%左右,淨利率超過30%。假設未來國內轉基因種子淨利率30%,則行業利潤空間97億元。若頭部企業市佔率達到30%,則可實現97億元收入和淨利潤29億元,轉基因種子商業化將會給相關企業帶到高額收入及利潤。

距離產業化還有多遠?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對於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發放有嚴格的程序,包括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安全證書等多個階段。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盧寶榮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轉基因品種獲批安全證書表明其已通過分子特徵檢測、食品安全檢測以及環境安全檢測,相關技術已經成熟且安全。

但在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後,國產轉基因品種距離商業化大規模種植還有品種審定這道難關。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轉基因品種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後,還需要通過品種審定並獲得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才可以進入商業化生產應用。正常程序下市場準入審核周期約為1至2年。

截至目前,我國被批准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和木瓜,批准進口轉基因品種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但進口的轉基因品種只能用作加工原料,不允許在國內種植。原農業部曾於2009年向國產轉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和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Bt汕優63」發放安全證書,但均止步於品種審定階段,未投入商業化生產。

沈志成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品種審定這一步怎麼走、需要多少時間,他也不是很明確,「我們希望能在一到兩年內實現,但具體還是要看相關政策情況。」

大北農在公告中也提到,本次頒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生產應用)可以用於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公司將與合作夥伴一起將含DBN9936性狀的優良玉米品種做好產業化準備,為上市銷售和生產推廣創造條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轉基因玉米種子的審定、生產、經營、加工還需獲得相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行政許可,目前具體辦法尚在制定中。

儘管相關政策尚未明朗,但業內普遍認為國產轉基因作物產業化前途光明。「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提出:「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農業農村部對此規劃是,從非食用到間接食用再到食用,即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後才是食用作物。轉基因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以加工製成品比如食用油、動物飼料等,恰好處於路線的第二步。

相關焦點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
    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兩者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20年6月11日至2025年6月11日。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
  • 大北農轉基因玉米品種再獲生物安全證書,應用範圍拓展至全國
    大北農轉基因玉米品種再獲生物安全證書,應用範圍拓展至全國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 2021-01-12 21:12 來源:澎湃新聞
  • 轉基因龍頭持續發力,大北農再獲大豆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種業科技與服務產業鏈經營包括雜交水稻、常規玉米、植物農藥和肥料、帶有生物技術性狀的玉米、帶有生物技術性狀的大豆等種子產品的科研、繁育、生產、銷售等業務。2020年1月2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DBN9936玉米品種。
  • 每日糧油:我國北方玉米產區、黃淮大豆產區轉基因研究有所突破
    7月15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包含玉米、大豆各一種。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而就在此前,我國有關部門剛剛審批公布了一批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准清單,其中就包括大北農培育的新型轉基因大豆品種,詳見下文:每日糧油:國產轉基因大豆國外種植 目前已獲批可進口至國內 不過,與上次相比,上次批准為獲準進口品種(國外種植生產之後可以進口至國內),而此次則是獲得生產應用批准。
  • 專訪浙大轉基因玉米研發團隊負責人沈志成:推廣是最好的科普
    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關於慈KJH83等192個轉基因植物品種命名的公示》,擬批准為192個植物品種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目錄,其中包括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1月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上述植物品種正式獲得安全證書。
  • 大北農:轉基因玉米品種審批有望加快,可針對草地貪夜蛾
    2月7日,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北農」,002385)發布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稱,公司DBN9936抗蟲耐除草劑玉米已獲批農業農村部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但是接下來還需要農業農村部頒發品種權的相關證書之後才可以正式推廣。
  • 官方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業內:獲批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或有契機
    春秋兩季是種子市場交易旺季,大田作物中的玉米、水稻、大豆種子交易集中在春季。東北三省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玉米、大豆的主產區,全國糧食總產逾五分之一來自東北三省。非法轉基因種子現象曾不時出現。2018年3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的通知》提到,堅決打擊非法生產、加工、銷售轉基因種子和非法種植轉基因農作物行為。
  • 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圖)
    本報記者 張旭 北京報導  12月22日,瑞士種業巨頭先正達(Syngenta)官方對外宣布:公司收到中國監管當局批准的轉基因玉米Agrisure Viptera的安全證書,正式批准允許進口其在美國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玉米。
  • 飛蛾來襲,轉基因玉米卻來不及種了
    2020年1月21日,時隔9年之後,農村農業部頒發了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這一度曾引發外界好奇。有人猜測,中國是否有可能開啟玉米、大豆的轉基因商業化之路?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只有通過了轉基因實驗室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等安全管理規範程序,才能獲得安全證書。
  • 種業專題報告: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漸近,龍頭公司共享行業擴容
    二、我國轉基因產業化審批流程嚴格,國產轉基因抗蟲棉反超美國品種(一)中國持續支持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發,八種作物安全證書獲批 1、我國持續支持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發 我國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工作始於上世紀隨著中國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棉逐漸成熟,國產抗蟲棉品種 數量和種植面積逐年提高,2001 年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首次超過非轉基因棉種植面積,2003 年國產抗蟲棉種植面 積首次超過美國抗蟲棉種植面積,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達到 53.9%,2007 年國產抗蟲棉種植面積已攀升至 96.1%。
  • 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和生產應用)批准清單發布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和《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共計8個品種,包括了轉基因生物耐除草劑大豆DBN-?9??
  • 國泰君安證券: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今年3月,農業部公告披露了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再次從頂層設計上凸顯了轉基因作物推廣的勢在必行。▼ 農業部在本次命名中提到的玉米與大豆轉基因植物品種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歷史上,國內曾經批准過2個水稻和1個玉米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均沒有商業化。
  • 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種子問題,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機會凸顯!
    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國家依次為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前五大國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佔比高達91%,五大主產國轉基因應用率接近飽和。全球前四大轉基因作物依次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2019年四大品種種植面積佔全球轉基因總種植面積99.05%。各國轉基因作物研發應用及法規管理模式迥異。
  • 資本熱逐加政策利好,國內轉基因作物能否再進一步?
    這源於前一天,即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公告,公示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除189個轉基因棉花品種、1例轉基因大豆品種外,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兩例國產轉基因玉米品種。 玉米是中國第一大主糧作物,種子需求量巨大,若獲頒這一安全證書,意味著轉基因玉米商業化將迎來曙光。
  • 重磅消息帶來轉基因概念的春天,機構推薦這些個股
    消息面上,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公告,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予以公示除189個轉基因棉花品種、1例轉基因大豆品種外,有兩例國產轉基因玉米品種尤為引人關注。這是2009年8月國家頒發2個水稻和1個玉米品種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後,首次擬對除棉花以外的農作物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
  • 國產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轉基因優勢,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下降——
    國外大豆主要滿足飼用豆粕需要,國產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體;國產大豆價格已經逐漸擺脫了美國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大豆價格的影響,國產大豆、豆粕價格比進口大豆、豆粕價格每噸高800元至1000元,豆油每噸高1500元至2000元。「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優勢已經從價格上體現出來了。」劉登高說。
  • 中國已批准進口MIR162轉基因玉米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農業部部長維爾薩克表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稱中國已經批准進口Agrisure Viptera,即MIR162轉基因玉米,以及兩種轉基因大豆。維爾薩克是在第2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期間透露上述信息的,該會於12月16日至18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
  • 轉基因種業專題報告:國際轉基因種業發展歷程的啟示
    在 1996 年,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為玉米總面積的 4.4%,轉基因大豆為大豆總面積的 7.4%,轉基因棉花為棉花總面積的 16.8%,而三種作物的轉基因種植面積只佔美國作物總面積的 3.21%。而 2019 年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為玉米總面積的 92%,轉基因大豆為大豆總面積的 94%,轉基因棉花為棉花總面積的 98%, 三種作物的轉基因面積已經達到美國作物總面積的 55.93%。
  • 美媒稱中國已批准進口MIR162轉基因玉米,此前曾被退運
    維爾薩克(Tom Vilsack)稱,中國農業部已經批准進口一種轉基因玉米——先正達(Syngenta)公司的Agrisure Viptera牌。另外還有兩款分別由拜耳(Bayer)和杜邦(DuPont)公司開發的轉基因大豆也被允許進口。農業部尚未對此公開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