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轉基因板塊延續了前幾日的強勢,截至發稿,荃銀高科、登海種業、大北農3股漲停,隆平高科大漲7%,其餘多股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公告,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予以公示。除189個轉基因棉花品種、1例轉基因大豆品種外,有兩例國產轉基因玉米品種尤為引人關注。這是2009年8月國家頒發2個水稻和1個玉米品種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後,首次擬對除棉花以外的農作物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對於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發放有嚴格的程序,包括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安全證書等多個階段。
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轉基因品種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後,需要通過品種審定並獲得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才可以進入商業化生產應用。正常程序下市場準入審核周期約為1至2年。
截至目前,我國被批准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和木瓜,批准進口轉基因品種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但進口的轉基因品種只能用作加工原料,不允許在國內種植。原農業部曾於2009年向國產轉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和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Bt汕優63」發放安全證書,但均未投入商業化生產。
據人民網,我國對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已有20多年。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實行的863計劃,其中就包括轉基因育種項目。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獲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重大育種價值的關鍵基因100多個,轉基因專利總數位居世界第二。
同時,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近年來也是迅猛增長,據粵開證券的最新研報統計,當前全球有26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超1.9億公頃,其中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的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91%。轉基因種植第一大國美國的玉米大豆平均應用率已達到93%。
方正證券研報提到,此次擬批准抗蟲、耐草甘膦轉基因玉米安全證書,是國內首次在轉基因玉米種子的重要性狀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對未來玉米種子的更新換代將有重要推動作用,有望為玉米種業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未來一旦轉基因品種獲得審定,相關產品商業化將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對於提振北方春玉米區的玉米種植業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天風證券表示,若轉基因順利推進有望加速種子產業升級和加速集中。一方面玉米價格有望在2020-2021年繼續上漲;另一方面種子產業庫存壓力趨緩,預計頭部種子企業業績拐點漸至。轉基因政策的推進,長期有望為頭部企業帶來高壁壘和高利潤,短期將提升板塊估值。推薦關注:轉基因技術儲備豐富,且在本批次擁有轉化體申請的隆平高科(持有杭州瑞豐25%的股權並且擁有巴西陶氏的玉米研發實力)、同樣在本其次擁有轉化體申請的大北農(旗下金色農化自2001年起就對轉基因品種開展了研究);其次,登海種業(玉米種子龍頭並且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研發轉基因品種)、荃銀高科(與浙江大學聯合開展轉基因玉米品種的研發)。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此次轉基因安全證書如順利獲批,則意味著這兩個轉基因玉米品種僅需經過1-2年的品種審定流程即可商業化,有望打破此前國內玉米品種僅依賴雜交育種的局面、實現技術手段的一次更新,相關龍頭有望充分受益。建議積極布局種子板塊的投資機會。推薦種子龍頭,如大北農、登海種業和荃銀高科。大北農擁有兩個轉基因玉米事件之一,有望直接受益。登海種業和荃銀高科均通過研發合作的形式已儲備有轉基因玉米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