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業內:獲批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或有契機

2021-01-07 第一財經

3月6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2020年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提出,嚴查非法轉基因種子。

該《方案》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7省(區)進行點名,尤其提到遼寧省、吉林省,要以雜交玉米種子為重點,狠抓品種審定、基地制種和種子銷售等關鍵環節,嚴查生產主體、企業生產經營資質、品種權屬及親本來源、制種田塊轉基因成分。

春秋兩季是種子市場交易旺季,大田作物中的玉米、水稻、大豆種子交易集中在春季。東北三省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玉米、大豆的主產區,全國糧食總產逾五分之一來自東北三省。

非法轉基因種子現象曾不時出現。2018年3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的通知》提到,堅決打擊非法生產、加工、銷售轉基因種子和非法種植轉基因農作物行為。

2018年6月1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起2016年3月發生的非法制種轉基因玉米案判決書,該案中涉及的轉基因玉米種子「金慶707」是由吉林省金慶種業研發的品種。

2019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全國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中,也同樣提到了「遼吉黑和陝甘新等省區要圍繞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玉米種子」專項治理。

一邊是非法轉基因種子屢禁不止,另一邊是獲批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品種遲遲無法上市。

2009年,原農業部向國產轉基因玉米、水稻發放安全證書,這是國家首次在主糧領域向國產轉基因作物擬批准頒發安全證書。根據法律,安全證書的有效期為五年。2014年8月17日,兩張轉基因抗蟲水稻、高植酸酶玉米安全證書到期後,也均得以續籤。2020年1月20日,農業農村部公示期結束,兩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獲批生物安全證書。

轉基因主糧遲遲無法產業化的原因,產業界認為原因在於「品種審定」一直沒有明確。

於2016年8月15日施行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附則中專門提到,轉基因農作物(不含轉基因棉花)品種審定辦法另行制定。然而,目前未見明確審定辦法。這意味著,已經獲批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品種,始終無法正式產業化。

但政策制定層面認為,轉基因產業化的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此。

2016年11月10日,原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智慧財產權處副處長、現農業農村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辦公室處長張憲法在北京理工大學等主辦的「中國農業生物技術發展、挑戰及政策研討會」上明確表示,如果滿足五大條件,轉基因作物的品種審定製度不會成為產業化的障礙。

這五大條件:第一條就是要確保安全,拿到安全證書;第二條是生產發展急需,前幾年也批了幾個品種的證書,比如番茄、辣椒等,但是生產上沒有推廣,那就是不急需;第三條是技術比較成熟;第四條是公眾可接受,我們的推廣路線圖是先發展非食用、然後發展間接食用、最後發展食用;第五條是對出口貿易不能形成大的影響;這是因為我國水稻、米製品的出口,特別是出口歐盟遇到阻力。

值得關注的是,「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到,「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今年正是「十三五」的最後一年,再不推進,恐怕無法兌現規劃目標。

考慮到「品種審定」是品種走向產業化的必經程序,今年2月21日,在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2020年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工作要點》特意提出,修訂《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這意味著,《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要面臨新的修訂。

一位業內人士稱,今年存在草地貪夜蛾的威脅越來越現實,而前期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國產轉基因玉米對其具有很強的毒殺作用。

當前,我國批准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有抗蟲棉和抗病番木瓜。此外,我國還批准了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5種國外研發的轉基因農產品作為加工原料進入國內市場。

產業及研究領域一些人士多數認為,應當加快轉基因農作物的商業化種植,特別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應用。

種種跡象表明,獲批生物安全證書的轉基因玉米產業化的契機或將到來。

此前,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就提到過推廣轉基因作物「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的路線圖,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後是口糧作物。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嚴防嚴查非法轉基因育種、銷售
    來源:觀察者網農業農村部:嚴防非法轉基因育種,嚴查轉基因種子非法銷售農業農村部網站1月13日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對種子生產經營環節監管。研究試驗環節監管。對研發單位全覆蓋檢查,嚴查中間試驗是否依法報告,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是否依法報批,基因編輯等新育種技術研究、中外合作轉基因生物研究是否依法開展。對種子企業的育種材料及相關育種基地開展轉基因成分檢測,嚴防非法轉基因育種。對種子市場、經營門店開展轉基因成分抽檢,加大抽檢力度,嚴查轉基因種子非法銷售。
  • 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種子問題,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機會凸顯!
    ①美國模式: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的起源地,對轉基因作物及其產品和國際貿易採取積極推進的政策,轉基因未單獨立法,管理採用實質等同原則;②歐盟模式:歐盟對轉基因作物的態度以抵制為主,商業化種植獲批作物很少,且嚴格控制轉基因作物進口;③日本模式:採用的是一種折中的發展模式,對轉基因作物採取審慎監管和適度發展的態度;④巴西模式:巴西轉基因作物種植採取先謹慎後快速放開寬鬆的模式
  • 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十年來首次獲生物安全證書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十年來首次1月21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 批准清單,其中包括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這是距2009年2個水稻、1個玉米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之後,又有主要農作物品種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
  • 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圖)
    12月13日,宜瑞安公司戰略投資經理彭心侃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之前在一個玉米深加工會上,國際玉米行業都在傳中國批准進口阿根廷的轉基因玉米就包括MIR162,美國方面了解後也要求中國批准美國種植的MIR162轉基因玉米進口。有媒體報導稱,受退運事件影響,美國出口商和農民預計損失達到29億美元。
  • 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提速 三大央企已經布局
    轉基因玉米商業化可能較快推進有一個重要原因,與水稻、小麥作為國人主要口糧不同,玉米絕大部分是作為動物飼料或者食品初級原料,人們直接食用的很少。相應地,官方在推進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時遭遇的阻礙就會較小。
  • 飛蛾來襲,轉基因玉米卻來不及種了
    「他和其他研究者曾對轉基因抗蟲玉米的經濟影響做過分析——轉基因抗蟲玉米可提高單產12%,減少殺蟲劑費用78%,同時節省勞動工時;如果實現轉基因玉米產業化,年均增產可達1800萬噸,將對未來減少玉米進口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抗蟲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提高了生產要素 (如,土地、勞動力) 的使用效率,促進更多的要素流向其他行業,也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飼料企業和畜牧業也將從中受益。
  • 農業部:新疆轉基因玉米種子系從國外流入
    就近期新疆一研發單位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一事,農業部科教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在轉基因媒體研修班上回應稱,這是研發單位為追求個人商業利益有意而為之,種子是從國外偷帶來的。同時,在試驗性種植中,轉基因作物偷偷流入市場進行違規種植的行為也完全有可能。
  • 越南商業化推廣首個轉基因玉米種子
    越南河內2015年12月14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孟山都公司越南全資子公司宣布,在越南北部商業化推廣抗蟲及抗除草劑的兩種複合性狀的轉基因玉米種子,幫助農民通過轉基因技術來實現蟲害和雜草的田間管理,實現玉米產量的較大化,生產的玉米主要用於飼料。
  • 12排的玉米是非轉基因的,多於12排的玉米是轉基因的?這消息不靠譜!
    ,在境內銷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類17種轉基因產品,進行強制性標識。 超市玉米實拍圖 而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注意到,超市中該玉米並未標識其是轉基因產品,並且進行一品一碼溯源時也未見到有轉基因標識
  • 資本熱逐加政策利好,國內轉基因作物能否再進一步?
    今年中國官方批准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種類能否成功「擴圍」?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大背景下,這成為包括資本市場在內多方的關注熱點。 據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尚未看到明顯的擴圍苗頭,儘管今年年初有頒發包括轉基因玉米在內的安全證書,但距離真正的商業化種植還面臨著諸多考量。
  • 轉基因種業專題報告:國際轉基因種業發展歷程的啟示
    從田間試驗到商業化的成功率只有 0.59%,可見轉基因作物性狀獲批商業化難度和研發投入之高。因此,研發投入是未來搶佔轉基因種子市場的基礎,在高強度的研發下才能有大量的性狀儲備,這些儲備也將最終誕生優異合格並且能夠衝出重圍最終獲得商業化批准的性狀。
  • 種業專題報告: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漸近,龍頭公司共享行業擴容
    印度轉基因作物以棉花為主, 17/18 年,IR 棉花種植面積佔印度棉花總種植面積(1224 萬公頃)的 95%,由於成功控制了未經批准的 IR(Bt)/ HT 棉花的擴散,印度在 2018-19 年度將官方批准的 IR 棉播種面積提高至 1160 萬公頃,較 2017-18 年度增加了 20 萬公 頃,其中有超過 600 萬農戶參與了 IR 棉花的種植。
  • 甜玉米究竟是不是轉基因玉米?
    現在,坊間有一種說法:甜玉米是轉基因玉米。一時間,一些愛健康的小夥伴兒們和有孩子的媽媽們控制起自己的食慾,堅決不買甜糯玉米,事實真是這樣嗎?在長春召開的中國鮮食玉米大會上,權威專家對外宣布,國內目前種植的包括彩色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在內的鮮食玉米的種質都是自然產生並通過常規雜交選育,我國的甜糯玉米不是轉基因產品。
  • 國泰君安證券:當轉基因玉米來敲門
    >自2007年起轉基因先後多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由執行標識、啟動科技專項逐步向「大膽研發、謹慎推廣」轉變,此次明確提出了轉基因棉花、玉米和大豆的產業化。回頭來看,我們認為該三個轉基因證書沒有商業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
    上述玉米品種申報單位控股股東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北農」,002385)此前發布公告稱,DBN9858性狀產品能耐受標籤推薦中劑量4倍的草甘膦和2倍的草銨膦,主要作為前期獲批玉米性狀產品DBN9936及後續升級產品的配套庇護所,為抗性昆蟲治理提供有效解決方案,保障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 2590畝轉基因玉米大案爆發!行業龍頭被查處,高管遭羈押
    不過,最近在新疆卻發生了一起違規種植轉基因玉米的大案,違規種植面積達2590畝,而涉事方為中國種業龍頭登海種業(002041.SZ)。  在中國種子界素來有「南袁北李」的說法。其中「南袁」指的是袁隆平,而「北李」就是登海種業實控人李登海。登海種業位居中國種業五十強第三位,早在2005年便登陸深交所,而這樣一家明星企業在面臨這樣一件轉基因大案時卻顯得「業餘」。
  • 歐盟嚴查中國輸歐非法轉基因米製品:半年通報18次
    因為儘管中國仍然是禁止主食作物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的國家,但在中國出口歐盟的大米製成品中,歐盟卻頻繁檢出水稻抗蟲轉基因,這種轉基因按照現行監管框架,在中國和歐盟,均屬「非法」。截至2013年6月,歐盟食品和飼料委員會(以下簡稱「歐委會」)總計通報18批次在中國出口歐盟的大米製品中查獲「非法轉基因」。在此之前,歐委會也多次檢出大米製成品中含有BT63等非法轉基因。
  • 轉基因概念股有哪些? 轉基因概念股一覽
    目前轉基因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物工程領域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轉基因動物、轉基因植物、轉基因種子、轉基因飼料/化肥領域。目前我國還沒有開放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轉基因棉花開放目前種植絕大多數棉花為轉基因棉花),轉基因技術是一個中性技術,技術本身沒有錯,人們擔心的是技術被濫用和監管的缺失,一旦政策與監管跟上,有相關技術儲備的上市公司或率先受益。
  • 前瞻熱點:轉基因育種市場空間巨大
    2020年以來,我國在種子領域政策頻出:批准了兩例轉基因玉米和一例轉基因大豆形狀;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品種專利保護;加大非法轉基因打擊力度;提出2020年修訂一些種業法律法規。這些政策的出臺,大概率是在為轉基因的商業化鋪路,疊加蟲害影響,轉基因推廣大概率會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