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帶你釐清航天育種和轉基因育種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已為轉基因棉花、番木瓜、大豆和玉米等7種轉基因作物發放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但這只是產業化的基礎,最終實現產業化還要經過品種審定等一系列市場準入程序。目前,我國大面積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番木瓜。
-
轉基因農作物與傳統育種的區別和對轉基因食品安全質疑問題的見解
關於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探究,要首先從傳統種植業育種選優說起。一、作物育種起源及發展。1983年世界首例轉基因植物——菸草的問世,在我國生物和農業科技界激起巨大反響,許多人為植物分子生物學和農業轉基因技術所吸引,紛紛投身這一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研究領域。1986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批准組織實施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規劃 (863計劃),並發出「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號召。他還精闢指出:「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 。
-
轉基因生物技術育種: 機遇還是挑戰?
該文就世界上轉基因生物技術育種及產業化現狀、幾個主要轉基因作物安全性案例及最終結果, 以及如何科學推進我國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期幫助公眾科學地理解和面對轉基因生物技術所帶來的育種技術上的革命。
-
太空育種和轉基因技術是一回事兒嗎?
其實,這些土豆本來的作用是實驗材料,攜帶土豆進入太空是為了進行「太空育種」實驗。那麼,什麼是太空育種呢?什麼是太空育種?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航天技術與生物育種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太空育種和轉基因一樣嗎?有人會疑惑,太空育種是不是和轉基因育種一樣?其實,這兩種是不同的,太空育種是自身基因的變異,沒有打破物種界限。而轉基因是指將一個外來基因移植到另一個作物當中。
-
院士談轉基因:基因育種方式與傳統農業育種方式沒有本質區別-虎嗅網
因此,轉基因大豆油消費可能與腫瘤(癌症)高發有極大相關性。 到底轉基因大豆是否與癌症有相關性?吳孔明澄清,腫瘤發病集中省份與轉基因消費集中省份相符合的數據和論斷是非常不嚴密的簡單推測。同一省內不同登記點的數據差異十分巨大,同為廣東省內的廣州市和中山市,每十萬人中腫瘤發病人數分別是320和200左右,而遼寧省的瀋陽發病數字約250上下,但大連就突破350。
-
科普:太空育種和轉基因技術是一回事兒嗎?
其實,這些土豆本來的作用是實驗材料,攜帶土豆進入太空是為了進行「太空育種」實驗。那麼,什麼是太空育種呢?什麼是太空育種?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航天技術與生物育種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聽起來似乎種子只要上天轉一圈回來,植物就一定能長得特別大、營養特別豐富。其實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
農業農村部:嚴防嚴查非法轉基因育種、銷售
來源:觀察者網農業農村部:嚴防非法轉基因育種,嚴查轉基因種子非法銷售農業農村部網站1月13日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對研發單位全覆蓋檢查,嚴查中間試驗是否依法報告,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是否依法報批,基因編輯等新育種技術研究、中外合作轉基因生物研究是否依法開展。對種子企業的育種材料及相關育種基地開展轉基因成分檢測,嚴防非法轉基因育種。對種子市場、經營門店開展轉基因成分抽檢,加大抽檢力度,嚴查轉基因種子非法銷售。《方案》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大查處力度。
-
轉基因植物新材料育種價值評估
但隨著我國轉基因研究成果的不斷湧現,取得生物安全證書後的轉基因植物是否可以作為種質資源利用,進入育種程序,它們的育種利用價值如何,還需要深入評估,才可以不斷縮小克隆的基因與育種利用之間的差距,加速轉基因作物新品種培育的育種進程。
-
官方:轉基因育種上市須嚴審 消費者有充分知情權—新聞—科學網
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今日(1月22日)指出,轉基因育種能否上市銷售,提供給消費者,這必須經過極其嚴格的審核,只有確保它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的時候,才可以批准它上市,作為商品提供給消費者,否則任何人不能自己決定把它作為商品推出去。
-
堅定不移推進我國轉基因技術研究應用
全球大豆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三(77%)、棉花總面積的近一半(49%)、玉米總面積的四分之一(26%)、油菜總面積的五分之一(21%)均為轉基因品種。轉基因作物育種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和顯著的生態效益已得到充分顯現,其推廣應用速度之快更創造了近代農業科技發展的奇蹟。
-
作物馴化一萬年:從馴化、轉基因到分子設計育種
然而,基因的一個很小很簡單的的改變,就可能產生我們肉眼看到的巨大變化。所以,基因在農作物馴化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作物最初的育種是從馴化開始的,馴化就是我們的老祖宗挑自己喜歡的作物,每年這麼挑,但是不知道作物為什麼會這麼變。現在,我們對作物就有了各種要求,需要什麼?想找什麼?育種逐漸變成職業性的工作。而且我們知道了不管性狀怎麼變,都是基因改變的結果。
-
科學解讀公眾關注熱點:理性看待轉基因
此外,轉基因技術還廣泛應用於環境保護和能源領域,如汙染物的生物降解以及利用轉基因生物發酵燃料酒精等。 3.轉基因育種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有什麼區別? 答: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育種技術經過最初的自然馴化、人工選擇、人工誘變、雜交育種,逐步發展到現在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分子設計育種和轉基因育種技術。轉基因育種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一脈相承。
-
農業部:理性看待轉基因 理性選擇轉基因產品
只要一提到轉基因,就會觸動國人敏感的神經。誰要替轉基因說幾句話,就會被渲染和炒作,甚至會招來謾罵和人身攻擊。在這樣的公眾認知環境和輿論環境下,我國轉基因技術開發應用面臨巨大阻力。基於以上認知基礎,雜交育種、基因工程(簡稱「轉基因」)育種、誘變育種(包括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太空育種、輻射育種均屬此類)技術應運而生。這是人類認識大自然的最偉大發現,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由此可見,無論是雜交育種還是轉基因工程育種,從本質上說都是通過人為促成物種之間的基因轉移和重新組合產生新的物種,都是轉基因育種。
-
轉基因種業專題報告:國際轉基因種業發展歷程的啟示
而美國主要作物的轉基因種子能如此快速的提高市場空間是因為轉基因種子解決了多年以來種植戶們遇到 的難點和痛點,比如作物蟲害、病害和難除的雜草。2.1.這代表著大量的研發投入集中在了第一代轉基因性狀(抗蟲抗除草劑)之中,並且第一代轉基因性狀的科研水平已經相對成熟。然而,根據獲批田間試驗許可證的性狀分布來看,第二代轉基因性狀(提高性能質量)以及第三代轉基因性狀(成為藥品)的儲備已經十分豐富;雖然市場上批准商業化的性狀少於抗蟲抗除草劑,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第二代第三代性狀的發展速度或將加速,並且未來的發展以及市場應用空間非常廣闊。
-
中國生物育種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四、中國棉花市場價格走勢 五、轉基因棉種市場發展概況 (一)轉基因棉種市場發展概況 (二)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情況分析 (三)轉基因棉種市場競爭情況分析 (四)新規推動轉基因棉種產銷 (五)轉基因棉種市場前景展望 六、雜交棉花種子市場
-
朱作言院士:轉基因準確應叫分子雜交育種—新聞—科學網
「轉基因這個名字,我不太喜歡。因為別人聽了,什麼是轉基因啊,轉個什麼基因啊,老百姓聽了就恐慌。」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就轉基因問題,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準確地說,人們常說的轉基因,是一種分子雜交,或分子雜交育種。 他進一步解釋說,傳統的雜交育種是兩個物種、品種進行雜交,引入成千上萬個基因。
-
生物育種再次釋放政策信號 玉米轉基因步伐有望加快
12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此前,生物育種作為8個被「點名」的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之一,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轉基因技術作為堪比載人航天、大飛機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是生物育種領域的重要技術之一。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2019年2月27日,大北農收到阿根廷國家政府的生產及勞動部正式書面通知,公司下屬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轉基因大豆轉化事件DBN-09004-6獲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種植許可。這是大北農轉基因大豆產品在國際南美地區市場取得的重要裡程碑式進展,也是大北農生物技術的研發和轉化在國際南美地區取得的重大進展,也為大北農生物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和經營拓展了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
分子育種與全基因組選擇育種
1、什麼是分子育種? 所謂分子育種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二是基因工程或者叫轉基因。 其中,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是將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在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等重要作物上,通過尋找與重要農藝性狀緊密連鎖的DNA分子標記,從基因型水平上實現對目標性狀的直接選擇,從而加快育種進程,提高育種效率,選育抗病、優質、高產的品種。
-
「生物育種」名稱淺議|生物技術|基因工程_網易訂閱
其中,轉基因作物育種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和顯著的生態效益已充分顯現,其推廣應用速度之快更創造了近代農業科技發展的奇蹟,生物技術的擴大應用已是科學發展的必然。 2)生物技術種類劃分與發展階段 廣義而言,生物技術可細分為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蛋白質工程等不同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