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春天生命不息 四大動物家族再添新丁

2020-11-25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20日電   每一個人生於母親,養育在家庭,家是每個人人生之旅的起點,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庇護港灣。疫情當前,每一個小家庭,大家庭就像社會中一個個堅強有力的細胞,充滿生命力地在生活著、奮鬥著。疫情下的動物園少了一些喧囂,卻多了種子般破土萌發的韌勁,經過了艱辛的孕育,一個個嶄新的小生命在此誕生,上海動物園四大動物家族再添新丁,在母親和飼養員的細心照料下,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傳遞著愛和希望。自然的偉大,也就是生命的偉大,疫情下的春天,生命不息。

 

 

小長頸鹿斷奶入託

  春天到來,食草區兩隻新生小長頸鹿迎來它們新的生命周期,斷奶。這兩隻長頸鹿是去年8月、9月出生的兩兄弟,從一出生就是是飼養員們心中最大的牽掛,也時刻得到全園的關注,而斷奶對於它們今後的生長非常關鍵。

  斷奶開始,為縮短長頸鹿母子的分離痛苦,飼養員以最快的速度將它們分開,一人負責用食物引誘,一人負責關門,很快就將這兩對母子分離開了。兩隻小長頸鹿進入新家後略有膽怯,時刻呆在一起,但又十分呆萌可愛。兩隻雄性小長頸鹿顯得十分文靜,站在欄杆一側一動不動,不愛說話,時不時環顧四周,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有人認為長頸鹿是個啞巴,從來不會叫。其實長頸鹿不僅有聲帶,而且它們也會叫。但是長頸鹿的聲帶比較特殊,在它的聲帶中間有個淺溝,不太好發聲;而且,發聲時需要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幫助,但由於長頸鹿器官之間的距離太遠,要是叫起來很費力氣。所以,它們平時一般很少叫。在動物園裡想要聽到長頸鹿的叫聲那就只有在長頸鹿寶寶斷奶,找不到媽媽時能發出像小牛的「哞、哞、哞」的叫聲。

  和它們住在一起的是一個成年大哥哥,這位大哥比較友好,並沒有欺負它們,還與它們一起分享美食。長頸鹿媽媽在欄杆的另一側,時不時的隔著欄杆與小崽親密互動。好在這兩隻小長頸鹿的適應性比較強,沒用幾天就適應了單獨生活,似乎忘記了隔壁的老媽。跟著這個大哥哥玩的不亦樂乎,在媽媽那裡學到的技能陸續展現出來了,用舌頭熟練的擼著懸掛在高處的女貞樹葉。

  為了讓它們儘快適應斷奶生活,飼養員為小崽添加豆粕等高營養食物來補充營養,怕它們胃口不好提供了足量適口性較好的女貞,適當調整懸掛樹枝的高度,方便它們取食。細心的飼養員們還為它們做了一些丰容,來消除鬱悶情緒。在野外,長頸鹿出生後不久就跟著媽媽啃嫩樹葉,慢慢習慣逐步過渡到以植物為食,一般到9個月左右斷奶。

 

 

斑馬順利融入大家庭

  近日,兩隻新生的小斑馬順利融入大群體,開始新的生活歷程。此次進入這個大家庭的斑馬是去年新生的兩隻雌性個體,它們也是在去年出生,目前,大的近1歲,小的半歲。在經歷了哺乳期、斷奶期、生長期後,這2個斑馬家族的新成員開始進入群居生活。

  斑馬是群體性動物,在動物園的飼養過程中,合群是非常重要的一關。為了讓小傢伙們更好地融入群體,合群前期,飼養員們做足了預案。斑馬屬於神經較敏感的動物,比較容易情緒化,為此飼養員們小心翼翼地將這兩隻小斑馬引致室外活動場。剛剛進入,這兩隻小斑馬略有不適應,一隻總是躲在門口,一隻則在角落裡張望。為了讓它們儘快適應群體生活,飼養員怕它們吃不飽,受欺負,專為它們開了小灶,將青草和顆粒料分散飼喂,待它們熟悉場地後再將飼料放在一起飼喂。

  這個大群體除了它們兩個,還有三隻年長個體,一個雄性和兩個雌性,這三隻成年個體比較友好,並沒有欺負這兩個下加入的成員。兩隻小斑馬吃飽以後,便找個小角落躺下來開始休息,休息的時候也不忘注意周圍的環境。但是慢慢地,整個斑馬家族就接納了它們,家庭的溫暖很快融化了種群個體間的堅冰。

  斑馬同其他大部分食草動物一樣時常聚集在一起活動是群居類動物。結群生活是為了適應生活環境,這樣可以減少獅子的攻擊。在野外斑馬集體主義精神很強,遇到天敵時,集體作戰,成年斑馬圍成一圈,屁股朝外,將幼崽圍在圈裡,用強勁的後腿猛擊敵人。此次合群飼養可以讓幼崽斑馬學習新技能,儘快適應新生活,展示出應有的生活習性,來提升動物福利。

 

 

戴帽長臂猿「二寶」的成長記

  戴帽長臂猿因為頭頂有一簇黑色的毛髮,看起來像戴著一頂帽子,故而得名。它們沿湄公河流域分布,從泰國南部至柬埔寨西部,但現只能在泰國東南部、寮國西南端和柬埔寨西北部發現。在野外以小家庭為單位生活,通常一家三口或四口。

  上海動物園的靈長動物二區裡居住著這樣一個幸福小家庭,爸爸、媽媽、哥哥還有未斷奶的妹妹(馬上滿150日齡啦)。猿媽媽和二寶每天肚皮貼肚皮,處於一級保護狀態。哥哥對於妹妹的到來,說實話,有歡喜也有嫉妒,這跟人類的二胎家庭還真有些相像。家裡多了一位新成員,大家的關注和寵愛難免有所偏移,曾經的寶寶已經長大,不再需要媽媽24小時的貼身保護。

  猿媽媽極富有母愛,有時會見到她同時摟著兩個孩子、嘴巴咧開並發出高興的聲音,兒女雙全,那傲嬌的模樣簡直是「猿」生贏家啊。母子仨猿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似的,同樣的顏色、同樣的造型、同樣的五官,唯一的也是最明顯的區別在於體型差異,分別是S號、M號、L號。一家四口,現在只有爸爸是黑色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哥哥會在成年後變得跟爸爸一樣噢。

  為了監測二寶的生長發育情況,飼養員翻看了之前大寶的記錄進行對比:哥哥約兩月齡時(七月份)已經被媽媽偶爾允許離開溫暖的懷抱、獨自掛在籠舍的網片上鍛鍊筋骨;而妹妹馬上快五月齡了,至今還沒有被允許。大家猜想可能是寶寶的性別不同、可能是季節氣候的不同、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不過最近,多次看見妹妹蠢蠢欲動且想要探索外面世界而揮舞的小手,也許在不遠的某一天,就能見證她的第一次獨立。

  飼養員趁猿媽媽靠近時,隔著網片用手指悄悄打探了寶寶的口腔,已經頂出好幾顆小乳牙啦!牙齒的生長意味著除了母乳,食譜上可以增加媽媽吃剩的小果果和小菜菜,期待她的第一口飼料,期待她進入下一個生長階段。 

  眾所周知,長臂猿是著名的「歌唱家」,方圓兩三公裡內經常迴蕩著它們的叫聲,特別是清晨的時候,就像李白詩句中寫的那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雖然妹妹還小,但從小在家人的薰陶和耳濡目染下,相信她將逐漸習得多種技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

 

 

 小羚牛滿月啦

  經過九個月的妊娠期,羚牛媽媽於今年2月份產下一小崽,這也是近幾年來上海動物園再次成功繁殖。日前,幼仔母子平安,小羚牛已經蹦躂在這個大家庭裡了。

  剛剛出生的小羚牛體重就有十多公斤,滿身毛茸茸的,就像一個褐色的毛絨玩具。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但時刻跟隨著媽媽,餓了吃奶,困了躺在媽媽身邊休息,無聊的時候學習媽媽吃草的樣子。小羚牛頭上還沒有長出獨具特色的「牛角」,但是學會了新本領攀爬,可以在籠舍的假山上自由攀爬。

  羚牛媽媽雖然身體龐大,行走時背部向上拱起,步履蹣跚,顯得又粗又笨,但是性情非常兇悍,尤其是帶仔的媽媽。小羚牛剛出生那幾天,媽媽帶著小崽找個僻靜的地方帶娃,就是雄性羚牛也不敢靠近,怕被教訓,在走路時也十分小心。有陌生人靠近就會警惕起來,發出叫聲,低下腦袋,漏出兩隻尖角,前肢半蹲,後肢直立,做出一副進攻的態勢。媽媽空閒的時候教小羚牛學習新技能,有時候媽媽不耐煩了,也會把小羚牛教訓一頓。因為羚牛媽媽護犢心切,目前處於「護幼期」,飼養員無法靠近小羚牛,使得性別還不能確定。

  四川羚牛是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通常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區,有較強的攀爬能力,在懸崖處可看到它們矯健的身姿。幾個月以後,小羚牛就可以斷奶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在運動場裡爬山為我們展示它們的矯健身姿。

  春暖花開,還等什麼?帶上口罩來探望它們吧!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6)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5月27日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廣州長隆的新生亞洲象寶寶與媽媽寸步不離。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家族迎來兩名新丁。4月30日,亞洲象莉娜產下一頭公象,出生時體重88公斤;5月12日,亞洲象伊拉產下一頭母象,出生體重達108公斤。大象媽媽莉娜和伊拉均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亞洲象。至此,長隆亞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現共有27頭大象。
  • 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3)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5月27日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廣州長隆的新生亞洲象寶寶在紅泥堆玩耍,這些泥土可以幫助大象護理皮膚和補充鹽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家族迎來兩名新丁。4月30日,亞洲象莉娜產下一頭公象,出生時體重88公斤;5月12日,亞洲象伊拉產下一頭母象,出生體重達108公斤。大象媽媽莉娜和伊拉均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亞洲象。至此,長隆亞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現共有27頭大象。
  • 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8)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5月27日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廣州長隆亞洲象媽媽捲起紅泥撒在身上,這些泥土可以幫助大象護理皮膚和補充鹽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家族迎來兩名新丁。4月30日,亞洲象莉娜產下一頭公象,出生時體重88公斤;5月12日,亞洲象伊拉產下一頭母象,出生體重達108公斤。大象媽媽莉娜和伊拉均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亞洲象。至此,長隆亞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現共有27頭大象。
  • 幹細胞生長因子家族添了「新丁」
    幹細胞生長因子家族添了「新丁」 www.zjol.com.cn 2004年09月01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新華社天津8月31日電(記者杜繼昌)我國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個新的幹細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細胞生成素(HAPO),為幹細胞生長因子家族添了
  • 北京動物園喜添新丁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麂產下幼崽
    黃褐色的身體、橙黃色的冠毛……記者昨天從北京動物園獲悉,我國特有珍稀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麂於近日產下了一隻幼崽。據悉,黑麂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林中。
  •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 (1/2)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2) "← →"翻頁 9月1日,海南省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
  • 碳家族添新丁:我科學家預言的T-碳問世
    原標題:碳家族添新丁:我科學家預言的T-碳問世   碳原子是神奇的,既可構成世界最軟的礦物質石墨,也能構成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金剛石。「化學上,碳可以與其他元素結合在一起,組成包括DNA、蛋白質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從而使碳成為地球上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蘇剛說。   2011年,蘇剛指導博士生勝獻雷等通過大量對比研究後提出,如果將立方金剛石中的每個碳原子用一個由四個碳原子組成的正四面體結構單元取代,將會形成碳的一種新型三維立方晶體結構。
  • 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原標題: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資料圖片) 「重大發現接連不斷,四大新屬種相繼出現,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這是繼諸城出現四大龍王后,諸城恐龍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徐星如是說。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攜研究團隊重要研究人員著名足跡專家邢立達、加拿大籍恐龍專家舒柯文等到山東諸城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恐龍澗、臧家莊、棠棣戈莊、玉皇等化石點進行了細緻研究。
  • 馬斯克再添新丁:感覺女網友智商高,就決定讓對方為自己生個孩子
    馬斯克已有兩次婚姻,各個都是非常的性感美麗,近日馬斯克的女友生下了一位可愛的孩子,這個孩子是馬斯克的第6個孩子。跟一般富豪喜歡優雅端莊的女神不一樣,馬斯克的這位女友可謂是相當朋克。格萊姆斯因特立獨行的裝扮、天馬行空的創作,被粉絲稱為「外星人」、「女巫」。
  • 喜迎「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甘肅鳥類家族再添新丁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生態學研究團隊在碌曲縣拍攝到的雀形目鳥類每日甘肅網蘭州5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今天是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動物生態學研究團隊在進行甘肅省鳥類多樣性調查時,在甘南州碌曲縣西倉鄉拍攝到一種雀形目鳥類。經查閱相關資料,確認其為雀形目?科的黃眉?雄鳥。此次發現是甘肅鳥類分布新紀錄,為甘肅鳥類家族增添了一名新成員。黃眉?
  • 「駐津」阿德利企鵝家族再添新丁
    內容提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昨天,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的「明星」──阿德利企鵝家族的新成員與遊客見面了,這也是園區人工飼養條件下自然受孕孵化的第四隻阿德利小企鵝。天津北方網訊: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昨天,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的「明星」──阿德利企鵝家族的新成員與遊客見面了,這也是園區人工飼養條件下自然受孕孵化的第四隻阿德利小企鵝。目前,企鵝寶寶還處於雛鳥階段,不過經歷了一次換羽,小企鵝長大不少。
  • 上海動物園珍稀動物產仔忙,豚鹿家族添3丁,獅尾猴寶寶受呵護
    正巧,園裡迎來的一波寶寶潮,一級保護動物豚鹿家族一下子添丁3頭,珍稀獅尾猴寶寶受著家族的精心呵護,新生河馬寶寶也成為新寵,園方正在為它徵集名字……小河馬水中喝奶姿態萌3月20日上午,上海動物園18歲的河馬媽媽「小東西」順利誕下第四胎,雄性小河馬目前狀態良好。
  • 企鵝誕生新寶寶 白鯨家族新家落成
    東北網11月4日訊(記者平靜霍梟涵) 3日,冰城迎來今冬首場降雪,哈爾濱極地館也傳來喜訊,企鵝家族喜添新丁、白鯨家族新家建成。 3日6時,哈爾濱極地館2020年首隻南極企鵝降生。 據馴養師介紹,小傢伙很強壯,目前,小企鵝成功進食。
  • 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品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航空工業華燕三軸閉環光纖陀螺、雙軸閉環光纖陀螺和閉環光纖陀螺三項新產品研發成功,為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成員。即將交付用戶的雙軸閉環光纖陀螺,是華燕目前光纖陀螺家族類體積最小的成員。其光纖工作環採用135微米保偏光纖繞制,結構上採用雙環嵌套方式進行雙軸定向,大大提高了陀螺內部空間利用率。該陀螺產品設計最大的亮點是既能保證陀螺的閾值和穩定性,還能在滿足顧客需求同時陀螺空間還留有餘量。
  • 恆溫動物家族再添新丁 月亮魚成唯一「熱血」魚
    【環球科技綜合報答】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大自然中除了鳥類和哺乳動物是恆溫動物,其他都是變溫動物。然而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4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月亮魚的魚類也是恆溫動物。月亮魚體色鏽紅,通身有白色斑點,還有一對鮮紅的魚鰭。它重達200磅(約90千克),一般生活在水下165-1300英尺(約50-00米)的區域。這還是第一次在深海魚裡發現恆溫動物。
  •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穿過恐龍灣隧道,在「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交通指示牌下向右駛下公路,便可看到一塊巨大的褐紅色建築物矗立在山溝口的一片空地上,上面寫著「國家地質公園」六個大字。這裡屬於鹽鍋峽鎮,當地以前稱老虎口,後來因發現恐龍足印化石而被叫做「恐龍灣」。
  • 亞洲八號衛星發射成功 中信集團功勳軌位再添新丁
    亞洲八號衛星發射成功 中信集團功勳軌位再添新丁
  • 威騰電子M.2 SSD添新丁 發布藍盤SN500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威騰電子M.2 SSD添新丁 發布藍盤SN500http://ssd.zol.com.cn/711/7118614.html http://ssd.zol.com.cn/711/7118614.
  • 水生動物家族喜添新丁!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新引進海豹四胞胎
    近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水生動物家族喜迎海豹四胞胎。記者了解到,小傢伙們於今年二月份在煙臺出生,目前年齡還不到一歲。海豹四胞胎的性格迥異,乖巧可愛、古靈精怪,任誰見了都「一見傾心」。「野生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此次景區引進海豹四胞胎,不僅豐富了園區展示物種,更是為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進一步開展自然保護教育奠定了基礎。」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豹四胞胎近期會在青龍印象場館與廣大遊客見面,見了憨態可掬的四胞胎,跟它們打個招呼,說不定它們會親近你哦!
  • 疫情漸遠近郊遊,重新給孩子一個健康燦爛的春天,就去濟南野生動物...
    2020年的春天沒有遲到,卻讓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隔離了我們遠行的腳步,全民防疫,捷報飛傳。戰勝疫情之後已經讓我們又看到了另一個春天。我們不再去追求跋山涉水的遠距離探險,生命以健康科學為理念,讓心自由,讓肺深呼吸、全家親團聚的旅遊時代已經到來。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坐享大自然的懷抱,空氣暢通,這裡可以撒著歡的放飛。自駕、遠足一家親零距離的親子遊,為這個遲到的春天挽留最後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