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線2018年12月23日訊: 《腳趾上的下弦月》是一本21世紀90年代最具深度的朦朧詩集,該書籍是中國知名作家詩人洪紹乾(筆若)2015年12月15日首部出版發行的朦朧詩集,由讀書文化出版社出版(ISBN 978-988-77829-4-0 / I.3.20)350頁,大32k,定價68RMB,其內容聚集了作家洪紹乾自創作詩歌以來截止2015年11月19日的詩歌作品,2018年12月20日重複第二次印刷,書籍分為五個專輯,其中包含朦朧三行詩,朦朧詩,抒情詩,散文詩。隨後在2017年5月23日在網絡界和文學界得到好評,並被成為「中國最具深度朦朧詩集」。 [1]
《腳趾上的下弦月》「下弦月」就是指太陽,地球,月亮處於一定的位置。在農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所以叫「下弦」。 月亮從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時間平均為29.53天,也就是說,月相的更替變化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而「腳趾上的下弦月」顧名思義就是腳趾上的太陽,表明作者一路走來,並不平凡,一路坎坷,但是他的腳趾上還是有一顆太陽,充滿陽光,這正是作者的詩意人生,勵志人生。 [1]
從「弦月」上來說,新月,伊斯蘭國家的宗教標誌。系阿拉伯語「希拉勒」的意譯,原指上弦月,俗稱月牙。天文學上稱為「朔」,指月球運行通過太陽和地球之間時的月相。其象徵含義是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時光。月亮,開心時,代表了圓滿,戀愛時,代表了浪漫,失戀時,代表了悲傷,一個人時,可以代表消失月升月落,月圓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時間中展開,因而月光還是生命的,是時間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傷感生命的流逝歲月的流逝。又說起該書籍名字「腳趾上的下弦月」是作者洪紹乾用左手題寫,書籍封面圖片也是作者自己手繪的圖片,圖片形成兩隻腳交叉的形狀,其中有一隻腳缺少一個腳趾頭,這正是作者本人的腳。書籍內容經典豐富,朦朧而富有哲理,之所以這本書被稱為腳趾上的下弦月正是因為作者的人生經歷一路坎坷,記錄了這個過程中所創作的詩歌。2015年11月15日發行後得到了廣大讀者及詩歌愛好者的一致好評,隨後該書籍曾被江西省共青市圖書館收藏,2018年2月26日中國網際網路文學聯盟將這本書評為了「90年代朦朧詩歌精品讀物」「2015年最佳詩集作品獎」。
序:《腳趾上的下弦月》
我在尋找風,我也在測量秋天的溫度,看是否能夠遇見你。
——筆若致本書讀者。
是的,我曾經在一本書中這樣寫道:筆若是一棵小草,平凡,它就被馬兒吃掉,高尚,它就綠遍整個草原。
夢想,筆者認為是人對美好事物的憧憬與嚮往,或許這也是因為一直生長在谷底的孩子,總希望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嚮往外面的世界。匆匆忙忙地來,匆匆忙忙地去,那時我是一名學生。學生,在大家眼中,是過著兩點一線生活的人群。家和學校,我們總奔波於此。但我卻有著另一片充滿夢幻的天空,那是一片充滿夢幻。是想像,知識,現實與理想交融的世界,那是我從那一天的非典型的生活——詩意生活。在六年前筆若便有著這樣一個夢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詩人,成為一名作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次經過楓葉滿地的小路上,那時正要準備學業上的考試,在這個緊張而充滿壓力的環境下,接觸到了它。
正所謂,詩如畫,細緻的描繪給讀者無限遐想;詩如歌,優美的語句讓讀者充滿快樂;詩如智者,它深刻的寓意使讀者深受啟迪。「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一個奇妙的世界裡,我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上面,那時也不明確的知道怎樣去寫詩,筆者與詩都共同有一顆溫暖而柔軟的心。所以每當夜裡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燈光下寫作業時,心便開始偷偷的流浪。也開始了學習讀別人的詩。慢慢將自己融入到詩裡,那是筆者人生中的第一次與詩牽手,筆者有了人生中處女作——《天空》:當那溫柔的風/穿過胸膛/帶走你持久的迷惘/你是否會覺得/既使沒有希望/你也擁有一片天空/……
那時沒有人知道,就連自己都無法想像,那竟然是為夢想而踏出的第一步。因這條路上會經歷很多路口,所以潛意識的就無法記住那時的感覺和邁出這第一步時的想法,在這一路坎坷經歷磨難的過去,而今天登上了這屬於夢想的舞臺,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詩集-《腳趾上的下弦月》。
而那些關乎於苦難、關於生活的回憶,這是深藏在筆者心中的秘密,也是內心最強烈的渴望; 真正人生的正能量,它點燃了我人生的希望,從而也激活筆者創作詩歌的內在潛能和力量。
我的另一片天空,像詩一樣美麗,它是平淡的初戀情人。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像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像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我總是喜歡平淡而愜意的生活,或許讓我安靜地讀書,讓舌尖的茶香久不散去;或許讓我隨著音樂自由起舞,讓歡笑與快樂圍繞在我身旁。我的詩意天地,是我的另一片領地,遠離喧囂。
詩讓我再去看一場感動的電影,洗掉我一身的淚水。因為孤獨的時候你總如情人般如約而至,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本書中說到「曾經那些最孤單,最無望,最失落,最安靜的經歷,其實都不是你最潦倒的時光。你憋著這口氣,最終能獨自上岸。你耐住了孤單,扛過了無望,不再怕失落,也學會與安靜為伴。雖然疼都是別人給的,但傷都是自己好的」。是的,雖然疼都是別人給的,但是傷都是自己好的。在筆者很小時,剛在學走路的時候,正在窮困潦倒的環境下,有這樣一個人,筆者已經無法記起他的模樣了,從我的磨難開始的那一刻他就離開了,走的很匆忙,就連一個背影我都無法再記起。只聽到家裡的親人們說他很愛我,因為在1998年的時候筆者是家裡唯一的兒子,而他正是筆若的爺爺。隨後,從那以後到今天的日子裡,相繼發生以下這些事;腳趾在意外中被截斷、鼻梁骨折、腦部大出血、手部和小腿大骨折、腸腔瘤腫、肺炎、肺穿孔」… 等等。這也是這本書籍《腳趾上的下弦月》內容和名字的由來。
「下弦月」是指太陽,地球,月亮處於一定的位置。在農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所以叫稱為「下弦」。 月亮從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時間平均為29.53天,也就是說,月相的更替變化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而「腳趾上的下弦月」顧名思義就是腳趾上的太陽,一路走來,並不平凡,一路坎坷,我一直堅信腳趾上還是有一顆太陽,充滿陽光,這一切孤獨將會隨之而消散。
真正的孤獨不是一人獨來獨往,而是做了事沒有人理解,常在夜裡一夢驚醒,淚水奔騰, 從「弦月」上來說,新月,它是伊斯蘭國家的宗教標誌。系阿拉伯語「希拉勒」的意譯,原指上弦月,俗稱月牙。天文學上稱為「朔」,月球運行通過太陽和地球之間時的月相。象徵含義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時光。月亮,開心時,代表了圓滿;戀愛時,代表了浪漫;失戀時,代表了悲傷;一個人時,代表消失月升月落;月圓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時間中展開,因而月光還是生命的,是時間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傷感生命的流逝歲月的流逝。所以關乎於這一切,筆者最後只能把一切都寄托在了詩裡,書籍中含有了朦朧詩,三行詩,抒情詩。內容包含了坎坷、時間、經歷、人生、親情、友情、愛情、失落、現實、社會等。
《腳趾上的下弦月》分為五輯:《我在白色的詩歌裡尋找你的聲音》《詩人在每一個季節裡黯然入睡》《明天聽一聽海和詩人的語言》《雨後的詩人在尋找糧食和回憶》《看見月亮就如同看見了我的腳》其每一輯之間以《三行詩|女人和果實》節選開頭。而書籍的名字「腳趾上的下弦月」是筆者用左手題寫,書籍封面圖片也是筆者自己手繪的圖片,圖片形成兩隻腳交叉的形狀,其中有一隻腳缺少一個腳趾頭,這正是筆者本人的腳,它記錄了筆者這個過程中所創作的詩歌。
塵俗,我懂得人生的孤寂、瑣碎。難堪,以及夾雜在其間飄渺的幸福與華光,所以我不為自己的成績不起眼,長相的不突出,文字的不優美而失落、茫然,而是從中捕捉一些屬於我的幸福,不會讓它流向遠方,讓詩伴著我。
在一片天空裡,守著一份優雅,守著一份自信。或許是孤芳自賞,但我不會因街上的非塵而失掉了精神中的明豔,因每天的無奈而泯滅了從容。我想,我總有一些獨特的地方,開朗的性格,甜美的笑容,沉重的經歷和步伐,這些都是我身上的寶藏,這都是我的另一片精神世界。
在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筆者希望能讓風帶走你身邊的不幸和哀傷、讓風帶走心酸和迷茫,人生路漫漫,何不給自己找一點希望,尋覓一種讓自己快樂的方式,要知道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希望。雛鷹對展翅翱翔的希望:痛苦對幸福的希望;失去對擁有的希望;失敗對成功的希望……正是有了希望,才會使我們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勇敢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心底裡的一個信念,正是有了這樣的一個信念,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充滿了活力,這是在孤獨中與詩相遇,唯一擁有一片充滿希望而慰藍的天空,而這片充滿希望而蔚藍的天空就在這本書裡。
責任編輯:劉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