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一般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鑄造雖是一種古老的製造技術,而基本的鑄造工藝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現在的機器更先進,隨著技術的改進,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來達到要求。
壓鑄工藝用於金屬熱加工,壓力的存在是壓鑄工藝區別其他鑄造方法的主要特點。兩者具有以下的區別:
1、壓鑄主要特點是高壓和高速,因此在壓力和充填時間上比鑄造更具要求。
2、壓鑄工藝需要模具,模具的造價昂貴,因為生產成本高,一般適用於批量製造大量產品。
3、鑄造及壓鑄生產複雜零件,周期時間差異很大。傳統的熔模鑄造需要相當的人力和時間,而壓鑄生產3~4次每分鐘。
4、兩者在加工工藝步驟上不同(以砂型為例):壓鑄的步驟包括模具準備、填充、注射以及落砂;鑄造的步驟包括混砂、造型(制芯、配模)、熔煉、澆注(把合格的融熔金屬注入配好模的砂箱裡)、清理。
《模具工業》雜誌不接受任何代理方式投稿,本雜誌唯一官方網站——模聚網,敬請作者訪問網站投稿http://www.moulds.com.cn/mjzz/
訂閱雜誌請加發行部QQ2762515535或致電0773-5861906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