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和2019年度航天重大項目獎。 郭超凱 攝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和2019年度航天重大項目獎。 郭超凱 攝
中新網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18日主論壇上發布的2020年宇航領域十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引發廣泛關注。
2020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共10個題目入圍,它們分別是:外日球層與星際空間的環境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可重複使用空天飛行器熱防護材料及壽命預測;核動力太空飛行器及工程應用;面向空間超大型天線結構的在軌增材製造技術;空間碎片清除中的核心技術;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空間操控技術;水平起降運載器與組合動力一體化設計技術;超大型空間光學裝置在軌組裝和維護技術;與5G/6G技術融合發展的衛星網際網路通信技術;太空飛行器與甚大基線陣協同探測技術。
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 郭超凱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在發布儀式上表示,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在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進程中,不斷提出、判別重大的科技問題及其優先級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航天大會(China Space Conference)是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航天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綜合性行業盛會,已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科協重要學術會議指南。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是繼2018年和2019年之後召開的第三次大會。本次大會依託學術、產業、科普、文創四大活動體系,共設計16場活動,包括1場主論壇、1場閉門會議、2場國際論壇、7場學術(技術)論壇、1場文化論壇、1場教育論壇、2場科普活動和1場展覽展示,傾力打造集學術論壇、產業盛會、前沿展示、賽事路演、文創體驗於一體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交流合作平臺。
9月18日,作為中國航天大會集中力量打造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深的核心活動,開幕式暨主論壇匯集中外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共同研討中國航天發展戰略布局、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海上絲綢之路」空間信息產業發展、全球航天與開放合作等熱點焦點問題,首發2020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在主論壇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與融合應用》《初戰告捷、任重道遠,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概述》《載人月球探測方案及發展分析》3場特邀報告,聚焦北鬥導航、火星探測、載人登月等熱點話題,引起業內人士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主旨報告中的航班化航天運輸、空天飛行、高分工程建設、空間引力波探測、月球及行星探索、載人火星探測等關鍵詞,使得主論壇高潮迭起、精彩連連。
與此同時,9月19日至9月20日,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暨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衛星應用論壇、小衛星及電磁信息應用技術論壇等精彩紛呈的分論壇也將陸續拉開帷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