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籠的主要內容是圍繞末日廢土下人類的生活,燈塔的高科技,以及科幻感極強的重力體,
但是靈籠的主要方向是反映未來末日的科學技術嗎,或者是有對這方面細緻的描寫嗎?從內容的比例,和嚴謹度來看,作者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末日的科技上,只是將其作為點綴,襯託末日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任何脫離劇情講科學嚴謹性都是不實際的,即使是《星際穿越》這樣的純科幻片,結尾也是用「愛」這個不那麼科學的方式收場。所以要討論靈籠的科學性就要和劇情分開講,首先可以從最容易理解的邏輯性入手。燈塔的律法和規則,就是以最小的能量獲得最大的收益,比如,通過基因將優秀的上民和塵民分開,提供不同的生活,也會通過生命公式來確定一個傷員該不該搶救。但是作者為了突出上民和塵民的矛盾關係,顯然把上民的生活描繪得太好,甚至有牛排,這樣的奢侈品,再加上寬大的大廳和辦公室,甚至對塵民行刑的刑房都有很高的規格,這顯然不是一群有優秀基因的人做得出來的。因為這顯然違背了能量最大利用的原則。作者這樣描寫是為了突出上民和塵民的矛盾,所以將嚴謹性忽略了。
然後就是時長,作者描繪燈塔科技的時長和描繪人與人關係的時長完全不同,獵荒小隊只出燈塔兩次,相比於描寫燈塔上的生活,時長明顯很短。而燈塔上的科技水平也是讓人迷惑,主控室的操作大廳,用的3維投影,而辦公室裡還用著20世紀的鍵盤,而上民還在其教科書表示因為舊世界的人因為無法掌控先進技術而沒落崩潰,很顯然有點牽強。即使是鍵盤的消耗能量更少,但是其效率更低,應該已經不足以滿足當時的科技水平。
所以可以看出靈籠的作者,並不是將注意力放在科幻描寫上。更多的是通過巨大的生活質量差異反映上民和塵民的矛盾關係,顯然作者也無意將靈籠描寫成末日科幻片,應該是為了通過末日生活,反映人與人的關係,突出矛盾,其中的光影教會,以及各種泯滅人性的律法才是作者描寫的重點,以此突出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和末日生活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