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身神秘溶洞!四川首次記錄到「洞穴蟻甲」:電氣工程師和夥伴們...

2021-01-09 紅星新聞

2020年12月下旬,《New Cavernicolous Pselaphinae from Sichuan, China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來自四川的洞穴蟻甲新種(鞘翅目,隱翅蟲科)》)一文在國際昆蟲學期刊上發表,第一作者是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殷子為,第二作者是來自成都的何力。

↑此次發表的3個新種。

發表昆蟲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對電氣工程師何力來說,已然不新鮮。不過,這次文章描述的3個新種對他來說很不一般:3個來自四川洞穴內的蟻甲新種,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到的洞穴蟻甲。

蟻甲體長在0.5-5.5mm之間,甚至不及一粒米長,若非有意識地尋找,是很難在溶洞內與它們相見的,加上國內洞穴探索的小眾,這些都解釋了「四川首次記錄它們」為何來得這麼晚。

事實上,這3個新種被發表的背後,是去年何力與搭檔們對二三十個洞的探索……

第一次相遇:

溶洞裡的蟻甲,「酷似螞蟻的甲蟲」

作為一名昆蟲愛好者,何力第一次在溶洞裡碰見蟻甲,是2019年8月。他印象中,那次與搭檔李圓去北川縣的犀牛洞,原本目標是一種盲步甲,不過在洞內翻石頭的時候,「在洞口的微光帶發現了一隻蟻甲。」接著,在更深處位置一塊大石上,一隻快速奔跑覓食的個體再次出現。

↑何力(紅衣)與搭檔李圓在洞口微光帶進行採集。

何力介紹,蟻甲是一類外形酷似螞蟻的甲蟲,分類學上蟻甲亞科棣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世界範圍內已知蟻甲種類超過10000種,中國已知400多種。

標本隨後被寄給上海師範大學從事蟻甲亞科分類研究的殷子為副教授。經鑑定,初步推測該蟻甲為鬼蟻甲屬(Batrisodes屬)的成員。不過遺憾的是,這次發現的蟻甲均為雌性,無法進行進一步的鑑定和描述。

何力解釋,對於多數昆蟲而言,雄蟲及其生殖器的形態特徵,是鑑定及描述新種的重要依據。

不過何力依然很興奮,「我雖然早已聽聞一些溶洞內有蟻甲存在,但這是我第一次親自在探洞過程中發現蟻甲。」之後,他在探洞時有意識地留意蟻甲。

2019年年底的一次探洞中,何力與蟻甲再次相見,這次地點換在了眉山市仁壽縣的黃鼓洞。進洞不到5分鐘,何力與搭檔便在洞口微光帶的石頭下翻到了蟻甲;因為在洞裡無光的黑暗帶蟻甲沒了蹤影,何力推測,黃鼓洞與犀牛洞發現的蟻甲有一點相同,即都是生活在洞口微光帶的一類洞穴蟻甲。

↑進入眉山仁壽黃鼓洞。

↑何力(紅衣)與搭檔在黃鼓洞。

神秘洞穴新發現:

「可能是極度洞穴化的一類蟻甲」

何力介紹,「洞穴蟻甲」經過長年繁衍演化,身體形成了一系列適應性特徵:體色變淺,體型附肢修長,視覺功能退化,複眼變小或消失,後翅退化,喪失飛翔能力等。他舉例,犀牛洞中遇見的蟻甲腿部和觸角都相對更加細長,是比較明顯的洞穴化特徵。

何力與蟻甲的緣分沒有停止。2020年3月初,他與搭檔又出發,最初的目的地是彭州市白鹿鎮一處名曰「黑風洞」的地方,但卻一直沒找到洞口,當地村民也不知道。不過村民提到了另外一個叫做「二十洞」的溶洞,「說內部並不大。」他們決定去看一下,「來都來了。」

幸虧有村民帶路,到洞口以後何力與搭檔注意到:洞口位於一處小山丘下的灌木叢中,很隱蔽。洞口比較狹窄,一個人匍匐著才能進去,較瘦的搭檔李圓先進去,「1分鐘,他就朝外面喊:進來吧,裡面寬敞。」

何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二十洞」分為上下兩層,由一個豎井通道連接,不過確實很小,「兩側擠在一起,可探索區域應該不足100平方米。」

↑在彭州進入「二十洞」。

進洞後,照例是一番翻找探索,在下層較潮溼的亂石堆裡,一種蟻甲出現了。與8月份犀牛洞的發現不一樣,何力介紹,「二十洞」洞口狹小,並且帶有一個彎曲,「洞內部可以說是沒有微光帶的,下層發現蟻甲之處更是完全處於黑暗之中。」他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種極度洞穴化的蟻甲,「犀牛洞的發現應該是一類生活在溶洞微光帶的洞穴蟻甲。」

離開「二十洞」後的一周,何力與搭檔又去了眉山仁壽縣,一天的時間裡進了兩個洞:孟家洞與神仙洞。兩個溶洞內,他們都找到了蟻甲,與黃鼓洞內發現的形態特徵極其相似。而在神仙洞中,還發現了一隻蟻甲,個頭比平時見的都要大上一號,腿部修長,複眼幾乎消失,「這是一個極具洞穴化特徵的種類。」

↑在神仙洞內搜尋。

3個新種被發表:

「四川地區首次記錄到洞穴蟻甲」

從3個洞穴中採集到的蟻甲,被何力製作成標本,寄到了上海師範大學從事蟻甲亞科分類研究的殷子為副教授那裡。從殷子為那裡,何力收到了好消息:3種蟻甲均為尚未被描述過的新種。其中,發現於仁壽黃鼓洞、孟家洞、神仙洞的小型蟻甲為同種,棣屬於隆脊蟻甲屬,是國內該屬的第一個洞穴成員;來自於彭州「二十洞」的蟻甲棣屬於穴蟻甲屬,是一類典型的穴居蟻甲;神仙洞裡的大個「獨苗」,很幸運是一隻雄性個體,它棣屬於幽蟻甲屬,是國內洞穴化程度最高的一類蟻甲。

很快,殷子為完成了3個洞穴蟻甲新種的解剖、比對、測量及描述工作。經過商量,3個新種命名被確定。何力介紹,發現於仁壽黃鼓洞、孟家洞、神仙洞的蟻甲被命名為穴居隆脊蟻甲(Batrisocenus cavernicolus),「種名cavernicolus源於該新種洞穴棲息的習性」;另一個被命名為彭州穴蟻甲(Tribasodites pengzhouensis),「種名pengzhouensis源於該新種的模式產地彭州」;而大個頭蟻甲被命名為李氏幽蟻甲(Zopherobatrus liyuani),「種名liyuani源於我的採集搭檔,同時也是3個洞穴蟻甲新種的共同發現人——李圓先生,感謝他的協助和支持。」

2019年12月下旬,文章在線刊載於國際昆蟲學期刊《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殷子為是第一作者,何力是第二作者——他有些激動:「3個來自四川的洞穴蟻甲新種正式發表,這也是四川首次記錄到洞穴蟻甲!」

↑論文。

■新聞多一點

為何這麼晚才首次記錄到它們?

殷子為確認,此次發表的3個新種確為四川地區首次記錄到的洞穴蟻甲。為什麼「首次記錄」這麼晚呢?

他認為,關注洞穴生物的人比較少,發現時間就比較晚。何力告訴記者,蟻甲體型迷你,體長在0.5-5.5mm之間,日常生活中人們很難留意到它們,加上洞穴探索在國內很小眾,尤其是四川洞穴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尚不及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他也提到,大家只看到了遇見洞穴蟻甲的經歷,「事實上我們去年探索了四川地區大大小小二三十個溶洞,才有了這3個新種的發表,平均探尋五六個洞能遇到一種蟻甲就很不容易了。」何力的經驗是,即使進了洞,若非有意識尋找也斷難遇見蟻甲。「此前國內已知的22種洞穴蟻甲,都是由專業昆蟲研究學者發現的。」殷子為也強調,何力和他的搭檔們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對洞穴生物群開展探索,「沒有他們的工作,就不會有後續的相關研究。」

紅星新聞記者 彭亮 圖據受訪者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棲身神秘溶洞!四川首次記錄到「洞穴蟻甲」
    棲身神秘溶洞!發表昆蟲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對電氣工程師何力來說,已然不新鮮。不過,這次文章描述的3個新種對他來說很不一般:3個來自四川洞穴內的蟻甲新種,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到的洞穴蟻甲。蟻甲體長在0.5-5.5mm之間,甚至不及一粒米長,若非有意識地尋找,是很難在溶洞內與它們相見的,加上國內洞穴探索的小眾,這些都解釋了「四川首次記錄它們」為何來得這麼晚。
  • 中國最大溶洞、世界特級洞穴——利川溶洞
    湖北利川,世界涼都、素有中國山馬第一城、世界水杉故鄉等諸多美譽,在利川也有一處溶洞,它就是中國最大溶洞世界特級洞穴之一利川騰龍洞,今天就隨我鏡頭來一睹騰龍的風光吧今天整理以前的作品時發現了另一組溶洞的照片,曬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 地球深處的秘密——猛獁洞穴,一個沒有盡頭的溶洞
    猛獁洞以世界上最長的洞穴著稱,這個「巨無霸」洞穴正是以遠古時代長毛巨象猛獁命名的,正是憑藉著自己的獨特的自然景致和特點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猛獁洞穴在距離肯塔基州鮑靈格林約80千米處,255座溶洞分五層機構組成,各部分相互連通,洞中有洞,猶如童話世界中永遠無法找到盡頭的迷宮,77個地下大廳,三條暗河、七道瀑布、多處地湖,總延伸長度近600千米,每一個數字都足以讓我們為之震驚。誰也不知道洞的盡頭是什麼,而我們的探險家們,正在依靠著對這個神秘洞穴的嚮往試圖去開啟這座迷宮最深處的大門。
  • 世上最神秘的十大洞穴(組圖)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神秘洞穴深不可測,但一些探險家為了一睹其真面目,冒死進行拍攝,獲得了一些難能可貴的珍貴洞穴照片,好讓我們見識與眾不同的神秘洞穴風光。以下是《美國國家地理》最新推出的十大神秘洞穴精彩照片:
  • 龍門山一溶洞 發現神奇生物 推測為新物種
    溶洞洞口在洞壁建造小洞棲身的洞穴蜘蛛身體透明的馬陸正在求偶的洞穴鉤蝦躲在陽光之外,洞穴一直保持著神秘感,其實,這個地下世界同樣精彩,生物們以不為我們所知的生存方式,在它們的世外桃源,演化出多樣而獨特的適應性特徵。
  • 貴陽一洞穴探險隊在地下洞穴裡發現神秘的動物世界
    近段時間,來自貴陽市的一支洞穴探險隊伍,在貴州省內的洞穴探秘過程中,發現了大量洞穴生物,種類相當豐富,是地下洞穴中神秘的動物世界。,發現了不少神奇的洞穴生物,令人大開眼界,沒想到在神秘的地下,還存在一個猶如非洲大草原一樣的動物世界。
  • 上海動物園內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分布地圖 朱建青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同時從上海動物園和上海師範大學方面獲悉,「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形似螞蟻,軀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擁有2對翅膀和3對足。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李利珍介紹,此次命名的新物種——「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是上海首次發現,不過不能確定這種小甲蟲是不是上海特有的。2017年3月,這篇記述上海新物種的學術論文已正式刊登在國際動物學權威期刊《Zootaxa》上。
  • 四川發現遠古人類溶洞"穿心洞" 可容納千人(圖)
    四川發現遠古人類溶洞"穿心洞" 可容納千人(圖) 2008年04月21日10:3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苑堅攝    地質專家周自隆和呂正日前稱,他們在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發現一個遠古人類生活的溶洞。除了較早發現的9件石器外,近日又發現了9組巖畫。這個名為「穿心洞」的溶洞位於彭州市白鹿鎮塘壩村,洞內較寬敞平坦,最寬處約30米,大約有2000平方米,可以容納幾千人。
  • 四川發現遠古人類溶洞「穿心洞」 可納千人(圖)
    來自成都地質礦產研究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周自隆、原地質礦產部高級工程師呂正稱,他們長期在彭州市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進行地質調查,並在地質公園核心區發現了這處遠古人類生活的溶洞,除了較早發現的9件石器外,近日又發現了9組巖畫。  記者日前從成都驅車130公裡到達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又在一座座小山的密林中步行1個多小時,才到達了位於海拔約1500米的一座山頂的溶洞。
  • 洞穴科考 四川首次發現幽簾蟲 幼蟲分泌出的絲線像是掛著的「珠簾」
    原標題:洞穴科考 四川首次發現幽簾蟲  幽簾蟲的「珠簾」  8月21日龍門山探訪洞穴後  地下洞穴內,不時能碰見暗河、瀑布,探洞人員發現了一種馬陸——此前在洞外從來沒有見到過;更深的地方,燈光照過去發現一片「珠簾」,像是《阿凡達》電影裡發光的枝條,趙力介紹,這是幽簾蟲在四川首次被發現,也是國內首次拍到其視頻。
  • 青藏高原溶洞提取DNA:追蹤神秘的丹尼索瓦人
    研究人員去年曾提出,根據古蛋白成分來判斷,很久之前在西藏溶洞中所發現的頜骨屬於丹尼索瓦人。然而,蘭州大學的考古學家張東菊和她的團隊想要更多確鑿的證據,包括DNA這一分子層面的黃金標準,因此在2018年12月,團隊開始挖掘溶洞,挖掘前他們已向僧侶們保證只在夜間和冬季進行,以免幹擾信徒們做禱告。
  • 2018年註冊電氣工程師報名時間和條件
    註冊電氣工程師一般在每年的6月20號左右開始報名到7月底結束報名,但各個省的報名時間不是一樣的,下面為2018年考試報名預測,按歷年的情況基本相差不大。四川2018年四川電氣工程師報名:6月23日至7月23日重慶2018年重慶電氣工程師報名:6月28日至7月12日雲南2018年雲南電氣工程師報名:7月6日至7月13日貴州2018年貴州電氣工程師報名:7月5日至7月11日
  • 四川朝天曾家山探洞驚現「神秘生物」
    封面新聞 舉報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  自四川文旅資源普查後
  • 溶洞中的地下瀑布,源頭無人知曉,從340米高的地方傾瀉而下
    溶洞中的地下瀑布,源頭無人知曉,從340米高的地方傾瀉而下從瀑布上的定義來看,一般是指從山壁上或者河床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遠看就像一片掛著的白布,瀑布就是流動的河水突然垂直跌落,從而形成的地質構造,有的氣勢磅礴,有的我行我素。
  • 5個奇特的洞穴:第5個洞穴裡,有一種體長可達5釐米的螢火蟲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許多神秘而有趣的地方,例如洞穴。下面給大家介紹這5個美麗而令人驚訝的洞穴。1.蘆笛巖洞穴這個洞穴位於中國桂林市西北郊的光明山上,是桂林山水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是以生長在洞穴裡面一種特殊的藤條(蘆荻草)而命名的,據說,當地人使用這種植物可以製作笛子。洞壁上,不僅有石筍和鐘乳石,還有繪畫和記錄,這些繪畫至少有七百多年歷史。多彩的巖石,創造了一副獨特的景觀。
  • [分享]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了嗎資料下載
    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了嗎專題為您提供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了嗎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註冊電氣工程師考試了嗎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主要內容有: 1、負荷計算 2、配電系統的安全防護 3、應急電源 4、光伏發電併網系統設計 5、短路電流計算 6、低壓保護電器的選擇與整定 7、低壓電氣裝置電擊防護 8、建築電氣的標準化 9、防雷與接地  而且小夥伴們要注意了,配四可能會是上下兩冊 查看詳情
  • 靈魂地下溶洞,地下也有天堂,人間仙境,世界「溶洞博物館」
    九鄉溶洞群發源於六億年前的古老白雲,總計有大小溶洞上百座為國內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溶洞景觀最為奇特的洞穴群落體系被稱為溶洞之鄉。民間俗語說,酒香溶洞99數完溶洞白了頭由此可見一般。九鄉的溶洞群落是個充滿神秘的世界。那奇形怪狀的巖石,錯綜複雜的迷宮,深邃黑暗的峽谷轟鳴,直落的瀑布從地面前下的伏流和暗盒無不散發出無窮的美感和魅力。
  • 安徽一神秘洞穴,裡面有數百無頭佛像成千古之謎,至今無人知曉
    溶洞可以說很常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但雖然都一樣,但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洞穴是自然形成的鐘乳石,有些洞穴是古人居住的地方,更有甚者是神仙修行的地方。安徽有很多類似的洞穴,但有一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不像一般的洞穴,這個洞穴有些神秘的氣息,所以我去過一次。
  • 探險隊在廣元朝天溶洞發現疑似新生物
    鄢懷林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近日,「探險中國」探險隊一行走進廣元朝天區,對朝天區曾家山漢王洞、疊洞河、雪溪洞、川洞天坑、天星洞等溶洞開展科考探險工作。,溶洞區共有數千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溶洞,其中曾家鎮、麻柳鄉一帶就有溶洞600多個。
  • 奇妙之城:周深探秘溶洞,這神奇的地貌,讓人大開眼界
    他們在貴州被稱為是「探洞者」,擁有這很多專業的探洞技能,周深也就隨著這些專業團隊,一起進入了貴陽的原生態溶洞。這種原生態溶洞中的氣溫,與外界對比下來非常的清涼,當周深進入這種原生態溶洞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夏天進了空調房一樣,洞中的氣溫只有十四度。但誰也想不到,這座神奇的溶洞,竟是在山與山連接之處形成的,想要經過還要爬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