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 矽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

2021-01-19 電力專家聯盟


本文已獲鵬芃前輩授權轉載,由電力專家聯盟整理編輯。

歡迎加入電力人自己的QQ群 200037175
申請格式:城市名稱-公司名稱(電氣工程師行業職稱)


 本徵半導體


原子最外層的電子為價電子,矽原子的外層電子殼層中有4個價電子,在矽晶體中每個原子有4個相鄰原子,矽原子和每一個相鄰矽原子共享2個價電子,從而形成穩定的8原子結構。見圖1左圖。

圖1--本徵半導體示意圖


矽原子的外層的電子受原子核的束縛比較小,在光照或溫度作用下得到足夠的能量時,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並同時在原來位置留出一個空穴。電子帶負電,空穴帶正電,在純淨的矽晶體中,自由電子和空穴的數目是相等的。見圖1右圖。


在常溫下,純淨的矽晶體中電子和空穴的數目極少,導電性極差。稱這種純淨晶體為本徵半導體。


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


在純淨的矽晶體中摻入少量的雜質,即5價元素磷(或砷,銻等),由於磷原子具有5個價電子,所以1個磷原子同相鄰的4個矽原子結成共價鍵時,還多餘1個價電子,這個價電子很容易掙脫磷原子核的吸引而變成自由電子。摻入了5價元素的矽晶體變成了電子導電類型的半導體,也稱為N型半導體,見圖2左。



圖2--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



在N型半導體中,除了由於摻入雜質而產生大量的自由電子以外,還有由於熱激發而產生少量的電子-空穴對。然而空穴的數目相對於電子的數目是極少的,所以在N型半導體材料中,空穴數目很少,稱為少數載流子,而電子數目很多,稱為多數載流子。


同樣如果在純淨的矽晶體中摻入少量的雜質,即3價元素,如硼(或鋁、鎵或銦等),這些3價原子的最外層只有3個價電子,當它與相鄰的矽原子形成共價鍵時,還缺少1個價電子,因而在一個共價鍵上要出現一個空穴,因此摻入3價雜質的4價半導體,也稱為P型半導體,見圖2右。


對於P型半導體,空穴是多數載流子,而電子為少數載流子。


  PN結


若將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兩者緊密結合,聯成一體時,由導電類型相反的兩塊半導體之間的過渡區域,稱為  PN 結。在PN 結兩邊,由於在P型區內,空穴很多,電子很少;而在N型區內,則電子很多,空穴很少。由於交界面兩邊,電子和空穴的濃度不相等,因此會產生多數載流子的擴散運動。


擴散運動是基於電子相互排斥和相互碰撞理論建立的,同層次軌道上的電子會自動從電子相對集中的地方流向電子稀少的地方,這一流向不需要外界的電場作用。擴散運動的動力應與同層次軌道中載流子濃度的變化率(也叫濃度梯度)成正比。


下面的圖3與圖4是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接觸相互擴散的示意圖,圖中僅表現摻雜的原子,在P型半導體中為3價的硼原子與它的空穴,在N型半導體中為5價的磷原子與它的自由電子。


圖3是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兩者剛靠在一起的瞬間,由於N型半導體的多數載流子自由電子濃度遠大於P型半導體內自由電子濃度,這些電子將向P型半導體擴散。同樣由於P型半導體的多數載流子空穴濃度遠大於N型半導體內空穴濃度,這些空穴將向N型半導體擴散。



圖3--自由電子與空穴擴散

擴散的過程為:在靠近交界面附近的N區中,電子越過交界面與P區的空穴複合,使P區出現一批帶負電荷的硼元素的離子。同時在N型區內,由於跑掉了一批電子而呈現帶正電荷的磷元素離子。


同樣可解釋為:在靠近交界面附近的P區中,多數載流子空穴越過交界面與N區的電子複合,從而使N區出現一批帶正電荷的磷元素離子。同時在P型區內,由於跑掉了一批空穴而呈現帶負電荷的硼元素的離子。



圖4--擴散形成PN結


擴散的結果是在交界面的一邊形成帶正電荷的正離子區,而交界面另一邊形成帶負電荷的負離子區,稱為空間電荷區,這就是PN 結,是一層很薄的區域。


在PN 結內,由於兩邊分別積聚了負電荷和正電荷,會產生一個由正電荷指向負電荷的電場,即由N區指向P區的電場,稱為內建電場(或稱勢壘電場)。



光生伏打效應

室溫下從矽的原子的價電子層中分離出一個電子需要1.12eV的能量,該能量稱為矽的禁帶寬度。分離過程稱為激發,被分離出來的電子是自由電子,能夠自由移動並傳送電流。半導體在太陽光照耀下,能量大於半導體禁帶寬度的光子,使半導體中原子的價電子受到激發而成為自由電子,形成光生電子-空穴對,也稱光生載流子。


太陽能電池由PN結構成,在P區、空間電荷區和N區都會產生光生電子-空穴對,這些電子-空穴對由於熱運動,會向各個方向遷移。


在空間電荷區產生的與遷移進來的光生電子-空穴對被內建電場分離,光生電子被推進N區,光生空穴被推進P區。在空間電荷區邊界處總的載流子濃度近似為0。


在N區,光生電子-空穴產生後,光生空穴便向PN 結邊界擴散,一旦到達 PN結邊界,便立即受到內建電場的作用,在電場力作用下作漂移運動,越過空間電荷區進入P區,而光生電子(多數載流子)則被留在N區。


同樣,P區中的光生電子也會向PN結邊界擴散,並在到達PN結邊界後,同樣由於受到內建電場的作用而在電場力作用下作漂移運動,進入N區,而光生空穴(多數載流子)則被留在P區。


因此在PN結兩側形成了正、負電荷的積累,形成與內建電場方向相反的光生電場。這個電場除了一部分抵消內建電場以外,還使P型層帶正電,N型層帶負電,因此產生了光生電動勢。這就是「光生伏打效應」(簡稱光伏)。


太陽能電池與主要特性

太陽能電池發電原理是光生伏打效應,故太陽能電池也叫光伏電池。


太陽能電池由PN結構成,將負載電阻RL連接到PN結兩端,構成一個迴路,圖5是這個迴路的示意圖。


圖5--光伏電池原理

當太陽光照在太陽電池上產生光生電動勢,就有電路流過負載電阻RL,被PN結分開的過剩載流子中就有一部分把能量消耗於降低PN結勢壘,用於建立工作電壓U,而剩餘部分的光生載流子則用來產生光生電流I。


常用的太陽電池的主要特性是伏安特性,圖6的左圖是矽太陽電池的伏安特性,圖中曲線是在一定強度陽光照射下的伏安特性曲線。


當把太陽電池短路,即RL = 0,輸出電壓為0,則所有可以到達PN結的過剩載流子都可以穿過PN結,並因外電路閉合而產生了最大可能的電流,該電流稱為短路電流Isc。


如果使太陽電池開路,即負載電阻 RL 無窮大,通過電流為0,則被PN結分開的全部過剩載流子就會積累在PN結附近,於是產生了最大光生電動勢的開路電壓Voc。



圖6--光伏電池伏安特性曲線


太陽電池在光照不同時的伏安特性曲線也不同,在圖6右圖中有三根在不同光照強度(輻照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線,顯示了太陽電池的光照特性。在三種不同的光照強度下,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V1、V2、V3相差不大,單片矽太陽電池在常溫下的開路電壓約為0.45V至0.6V。主要特性是短路電流Isc與照射光的輻照度成正比,顯然輻照度越強,輸出電流越大,且輸出電流有一定的恆流性。


太陽電池的等效電路可以用一個恆流電源與一個二極體並聯表示,恆流電源決定著太陽電池的輸出電流,二極體則影響開路電壓。恆流電源輸出電流為Iph,流過二極體的正向電流稱為暗電流ID。實際上由於器件存在漏電,就要並上旁路電阻Rsh;由於器件體電阻和電極的歐姆電阻要加上串聯電阻Rs。圖7就是一個完整的等效電路,圖中R是負載電阻,V是負載電阻上的電壓,I是通過負載電阻的電流。

圖7--太陽電池的等效電路

當太陽電池的負載電阻RL值變化時,通過電流與電壓的關係按其伏安曲線變化,見圖8,RL較小時,通過電流為I3,電壓為V3;RL較大時,通過電流為I1,電壓為V1。


太陽電池的輸出功率是RL上電流與電壓乘積,不同的RL值有不同的輸出功率,圖8中藍色虛線是電池的輸出功率對應輸出電壓的變化曲線,RL在某個值時,可得到最大輸出功率,此時電流為Im,電壓為Vm時,在曲線上對應的點M稱為該太陽電池的最佳工作點,功率電壓曲線在該點為最大值Pm,矽太陽電池的Vm約為0.5伏。


圖8--光伏電池伏安特性曲線與最大功率曲線

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與該電池接收的全部輻射功率的百分比。測試使用的陽光輻射強度為800W/m2至1000W/m2。


太陽電池還有一些特性,如開路電壓Uoc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等。需了解其他特性請另找參考資料。


太陽電池的分類


太陽電池主要分為晶體矽太陽電池與薄膜太陽電池,晶體矽太陽電池又分為單晶矽太陽電池與多晶矽太陽電池,薄膜太陽電池種類較多,主要是非晶矽太陽電池。


單晶矽太陽電池


單晶矽太陽電池由單晶矽片製造,在單晶矽材料中,矽原子在空間呈有序的周期性排列,具有長程有序性。這種有序性有利於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的提高,目前單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為14%-17%,最高達24%。單晶矽太陽電池生產工藝成熟,廣泛應用在航天,高科技產品中。但單晶矽太陽電池製造過程複雜,製造需要的能耗大,成本高。


多晶矽太陽電池


多晶矽材料則是由許多單晶顆粒(顆粒直徑為數微米至數毫米)的集合體。各個單晶顆粒的大小,晶體取向彼此各不相同,其轉換效率約13%至15%,最高達20%。多晶矽太陽電池比單晶矽太陽電池生產時間短,製造成本低,在市場上有重要地位。


非晶矽太陽電池


非晶矽太陽電池採用很薄的非晶矽薄膜(約1 mm厚)製造,矽材料消耗很少,可直接在大面積的玻璃板上澱積生成矽半導體薄膜,製備非晶矽的工藝和設備簡單,製造時間短,能耗少,適於大批生產。


非晶矽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5%-8%,最高達13%,特點是在弱光下也能發電。非晶矽太陽電池的主要缺點是穩定性稍差。但價廉與弱光發電使它廣泛用在民用產品中。

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盟君認領(可發郵至3173886122@qq.com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盟君會在後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盟君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版權聲明

投稿、建言、推廣請發至

                     「3173886122@qq.com」或「QQ:3173886122」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
    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一、矽太陽能電池1.矽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與結構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主要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一般的半導體主要結構如下:
  • 太陽能電池板原理_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隨著全球能源日趨緊張,太陽能成為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的開發,其中我們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太陽能電池了。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主,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使它產生電流,那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當太陽光照射到半導體上時,其中一部分被表面反射掉,其餘部分被半導體吸收或透過。被吸收的光,當然有一些變成熱,另一些光子則同組成半導體的原子價電子碰撞,於是產生電子—空穴對。
  •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主,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使它產生電流,那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以光電效應工作的薄膜式太陽能電池為主流,而以光化學效應工作的溼式太陽能電池則還處於萌芽階段。
  • 太陽能電池板特性及工作原理
    打開APP 太陽能電池板特性及工作原理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24 16:25:04   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大部分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為「矽」,但因製作成本較大,以至於它普遍地使用還有一定的局限。
  • 矽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發電原理及其應用前景
    太陽電池最早問世的是單晶矽太陽電池。矽是地球上極豐富的一種元素,幾乎遍地都有矽 的存在,可說是取之不盡,用矽來製造太陽電池,原料可謂不缺。但是提煉它卻不容易,所以人們在生產單晶矽太陽電池的同時,又研究了多晶矽太陽電池和非晶矽太陽電池,至今 商業規模生產的太陽電池, 還沒有跳出矽的系列。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是什麼?它是如何進行工作的?
    太陽電池發電是...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主要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一般的半導體主要結構如下: 圖中,正電荷表示矽原子,負電荷表示圍繞在矽原子旁邊的四個電子。 當矽晶體中摻入其他的雜質,如硼、磷等,當摻入硼時,矽晶體中就會存在著一個空穴,它的形成可 以參照下圖: 圖中,正電荷表示矽原子,負電荷表示圍繞在矽原子旁邊的四個電子。
  • 科普文: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板是由太陽能電池組成,太陽能電池可以將陽光中的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因為太陽能電池可以直接從陽光中發電,它是我們現在所有的發電技術中最可靠的一種,這也是為什麼太陽能電池在太空和一些難以解決問題的偏遠地區中被廣泛使用的原因。太陽能電池是如何工作的?太陽能電池由矽原子組成。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結構圖
    打開APP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結構圖 佚名 發表於 2009-12-16 11:30:32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潔能源,不產生任何的環境汙染。
  • 物理科學:在鈣鈦礦材料中,原子可以深入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物理科學:在鈣鈦礦材料中,原子可以深入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仔細觀察構成傳統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可以發現幾乎剛性的原子排列,幾乎沒有運動。結果可以解釋為什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如此有效,有助於尋求設計熱載流子太陽能電池,一個推理技術將由轉換更多的太陽光轉換為可用電氣常規太陽能電池的幾乎兩倍的效率的限制能量。一塊拼圖可以在室溫下生產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比諸如矽的常規太陽能電池材料更便宜且可能更好的替代品,其必須在極高溫度下製造以消除缺陷。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及製作
    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製備的大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等。
  •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和電學性能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和電學性能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基礎是:半導體p-n緒的光生伏打效應。所謂光生伏打效應,簡言之,就是當物體受到光照時,物體內的電荷分布狀態發生變化而產生電動勢和電流的一種效應。
  • 太陽能電池基本結構及發電原理
    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製備的太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等,本文主要講述矽太陽能電基本結構、發電原理及生產流程。
  • 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工作效率、製造材料及大致構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製備的大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光伏電池等。不論以何種材料來製作電池,對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1、半導體材料的禁帶不能太寬;②要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3、材料本身對環境不造成汙染;4、材料便於工業化生產且材料性能穩定。基於以上幾個方面考慮,矽是最理想的太陽能電池材料,這也是太陽能光伏電池以矽材料為主的主要原因。
  • 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_光伏電池類型
    打開APP 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_光伏電池類型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02 09:26:40   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光伏電池(簡稱光伏電池)用於把太陽的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 鋰電池太陽能路燈工作原理
    無論太陽能路燈的照明系統還是太陽能庭院燈和景觀燈的系統,它們都提供了相同的功能和相同的作用。他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在於設計上,但是系統都是一樣的工作原理,以下是太陽光工作原理的基本概述。任何太陽能系統都有四個主要部件:太陽能電池板、鋰電池、專用太陽能控制器和燈具。白天,太陽能電池板吸收陽光產生電能,由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和刺激矽電池中的電子所產生的光子為電池充電。這些電子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的接線被擊倒並收集起來,並被饋送到電池中存儲。
  • 太陽能電池的製造方法、工作原理、發展歷程以及未來商業價值
    把太陽能電池插在它的路徑上,它就能捕捉到這些高能光子,並將它們轉化為電子流-一種電流。每個電池產生幾伏特的電能,因此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就是將許多電池產生的能量結合起來,產生有用的電流和電壓。太陽能電池是如何製造的?一個太陽能電池。裡克·米切爾提供的照片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DOE/NREL)。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朱瑞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旗煌、黃維等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混合陽離子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臨近空間的穩定性研究,該研究作為封面文章刊登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遊經碧迫切希望,他們也能儘早開展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
  • 看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一直在談論太陽能革命:當所有人都使用上來自太陽的免費電能時所發生的變革。太陽能的前景十分誘人。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正是要利用這種能源。太陽能電池隨處可見,從衛星到計算器許多地方都用上了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計算器不需要電池,有的甚至沒有「關閉」鍵。
  • 光伏專題-太陽能電池原理
    能量說明:即日起增設新能源知識課程太陽向地球輻射巨大的能量,太陽光輻射熱可發電,太陽光也可以直接激發半導體產生電能,這就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光伏發電早已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計算器,太陽能燈,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電池,太陽電池由半導體材料製成,在一片半導體材料表面形成PN結,在兩面引出電極構成太陽電池,當陽光照射到太陽電池時,就會產生電勢。太陽電池可由多種半導體材料製造,目前製造工藝最成熟、性價比高的太陽電池採用矽半導體材料。這裡介紹的太陽電池均是矽太陽電池。
  • 科普 | 太陽能電池的發電原理是什麼?
    太陽能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限」清潔能源。近年來,太陽能電池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打破了提起太陽能只能想到「太陽能熱水器」的思維局限。              那麼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