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

目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關鍵階段,同大部分人一樣,居家辦公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的日常工作方式。「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朱瑞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旗煌、黃維等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混合陽離子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臨近空間的穩定性研究,該研究作為封面文章刊登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

遊經碧迫切希望,他們也能儘早開展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

挑戰一:沒有穩定性就沒有應用

「沒有穩定性就沒有應用,能否應用的主要瓶頸是穩定性問題。」遊經碧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一段過程。

「若想產業化,使用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表示贊同。

矽是從自然界中沙子、石頭裡提取出來的元素,因為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幾億年,因此矽電池性能非常穩定。但其在製備過程中能耗高,對環境汙染嚴重,成本比較高。

鈣鈦礦電池的優點是可用溶液法製備,如噴墨列印、卷對卷印刷、絲網印刷等,極大降低成本。如果矽電池被鈣鈦礦電池取代的話,電費就相當便宜了。

陳永華說,穩定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鈣鈦礦薄膜的鈍化上,創新性的突破仍沒有實現。他認為,除了鈣鈦礦活性層本身,其餘功能層的設計及器件的封裝技術,還需要全鏈條一體化設計,這就需要整合資源和團隊,集中力量辦大事。

「2016年前後,大家還認為穩定性是很嚴重的問題,但隨著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很多成果湧現出來,器件的穩定性也有了顯著的改善。」朱瑞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投入,穩定性就不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挑戰二:大面積製造、光電轉換效率

作為光伏領域的新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朱瑞介紹,蘇州協鑫納米、湖北萬度光能、杭州纖納等國內公司,都專注於面向產品的研發探索,尤其是在大面積工藝、穩定性、效率等方面。

「大面積主要是工藝問題,結合基礎研究取得的創新性成果,由光伏企業來主導,可以顯著加快大面積化進程。」遊經碧說。但他同時指出,由於目前實驗室做的都是小面積,而產業化必須向大面積模塊發展,大面積製造就成為另一個制約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的瓶頸。

遊經碧表示,除了電池穩定性和大面積製備等關鍵問題外,還需進一步提高電池效率。但基於目前鈣鈦礦材料體系,電池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存在諸多阻礙。

對於光電轉換效率與大面積製備之間存在的問題,陳永華說,他們實驗室做的也就是一平方釐米。如果面積放大,就會出現薄膜工藝改變和很多缺陷,效益和穩定性也會下降。

「由於鈣鈦礦具有弱光下優異的光電轉換效率,室內供能應用也是鈣鈦礦光伏區別於傳統矽基電池的一大優勢,可以將室內照明和弱的太陽光利用起來。」陳永華認為,由於鈣鈦礦光伏材料具有輕、薄、柔、透等特點,未來在柔性電子供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與傳統矽電池形成疊層電池有望大幅提高電池效率,目前國際上基於鈣鈦礦/矽的疊層電池效率已達到29.1%。業內認為,隨著新的薄膜沉積技術的開發,更高轉換效率的大面積鈣鈦礦電池模塊指日可待。

與矽電池結合是方向

提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未來的發展方向,朱瑞表示,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矽電池,但該市場已經很大,這條路可能並不好走。二是與矽電池結合,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利用鈣鈦礦電池可以將矽電池26%的轉換效率提高到30%以上,這對龐大的民用光伏市場來說極具誘惑力。因此,我國一些矽基光伏企業也開始在鈣鈦礦光伏方向上提前布局。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分為正式和反式兩種器件結構。朱瑞所在團隊一直致力於反式結構的研究,並在兩年前取得突破性進展,成果發表於《科學》。他們創下了該類太陽能電池器件效率的最高紀錄,器件的光電效率高達20.9%。

朱瑞表示,反式器件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可以更好地與矽電池結合,可以做在矽的表面上,最終使整個器件實現超過30%的光電轉換效率。

朱瑞還為記者描繪了一幅探索中的發展圖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低成本、可柔性製備、高能質比、優異的抗輻射性能等優勢,在臨近空間(距地面20~100公裡的空域)發揮它的優勢,為臨近空間飛行器提供能源供給。這也許可以成為未來的一條重要出路。

而遊經碧更關注器件性能的改善,特別是器件的光電轉換效率的提高。遊經碧表示,他們團隊要繼續保持光電轉換效率的優勢。目前25.2%的轉換效率世界紀錄為韓國所創造。他們將爭取開拓一些新的製備技術,讓電池效率達到國際最好水平。另外,還會開展器件穩定性和大面積電池製備的研究工作。

「我們團隊通過最近開發出的離子液體鈣鈦礦光伏技術,摒棄了傳統高毒性、不穩定的極性非質子溶劑,在穩定性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效率也逐漸與最高水平持平。另外,我們也在做一些大面積工藝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夠給產業界提供一些想法和思路。」陳永華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索比光伏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發表於:2019-11-20 09:17:33     作者:段連傑 王子瑜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近日,我所薄膜矽太陽電池研究組(DNL1606)劉生忠研究員團隊聯合陝西師範大學楊棟研究員,通過將半透明鈣鈦礦電池與高效矽異質結薄膜電池結合,組成光電轉化效率達到27.0%的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李永舫院士:應在現有生產線技術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近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異常火熱。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份,《科學》連續刊發4篇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論文,其中關於鈣鈦礦與矽的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文章就有3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熱點科學問題是什麼?受關注的解決策略有哪些?近期發表的文章對熱點科學問題有什麼貢獻?
  • 德國科學家: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提升至 30% 以上
    IT之家12月15日消息 今年一月,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了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實驗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不是傳統的矽基材料,而是鈣鈦礦 / 矽串聯電池,效率達到了 29.15%,這已經非常接近 35% 的理論極限。
  • 科學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份,《科學》連續刊發4篇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論文,其中關於鈣鈦礦與矽的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文章就有3篇。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熱點科學問題是什麼?受關注的解決策略有哪些?近期發表的文章對熱點科學問題有什麼貢獻?帶著這些問題,4月15日,《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舫。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讓電池直接生長在矽襯底上是一項有前途的策略,能夠削減某些技術過高的生產成本。通過使用多孔矽,科學家能夠朝著以更低成本生產高性能III-V太陽能電池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砷化鎵(GaAs)和其他III-V材料(按照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組命...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第二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非晶矽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效率目前可達30%左右,但是價格昂貴,綜合性價比並不高,因此多用於對性能要求很高的太空飛行器領域。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者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但是矽基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高純度的矽材料,使光伏成本偏高。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石墨烯串聯鈣鈦礦製造高效太陽能電池
    義大利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開發了一種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太陽能技術,轉換效率高達26.3%。>石墨烯增強PSC圖像的結構研究人員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為了保鮮和長期存儲,陽光也可以製成罐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能電池及相關技術。從太陽能發展歷史來看,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電力」行為,早在19世紀就已發現。其後,各國科學家們對此的探索從未間斷過,直至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用半導體做實驗時發現在矽中摻入一定量的雜質後對光更加敏感這一現象後,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由此誕生,開啟了太陽電池技術時代。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遊經碧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一段過程。 「若想產業化,使用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表示贊同。 矽是從自然界中沙子、石頭裡提取出來的元素,因為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幾億年,因此矽電池性能非常穩定。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這些地方用的太陽能電池都屬於同一類,那就是以矽為原料的傳統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發現鈦酸鈣具有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為了命名的方便,於是就把這一類具有同樣晶體結構的物質,都叫做鈣鈦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裡頭並沒有鈣和鈦,而是一些具有鈣鈦礦結構的材料。人們發現用鈣鈦礦類材料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尺寸再也不受限制了?
    新型製備工藝可製備具有極少缺陷的更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助於維持更大尺寸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在太陽能領域引起轟動的一類晶體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相對便宜,近年來它的光電轉換效率也迅速提升。研究人員已經報導過了與傳統矽電池可相媲美的、效率超過20%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然而,到目前為止這都還只能局限於電池的尺寸在0.1cm2左右——即實驗室測試優良條件,這太小了,以至於無法用於太陽能電池板。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通過提高空穴提取功率轉換效率高達
  • 俄美研製新材料太陽能電池,或能取代矽基電池
    矽基太陽能電池從20世紀中葉研發到現在也有幾十年了,這幾十年中,關於太陽能發電領域一直也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矽基電池雖然非常流行,但是其技術缺陷也十分明顯,比如製作耗能、成本高,電池脆弱、重量大等等。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導讀:中國是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國,擁有最多的光伏企業和研究人員。在這種蓬勃發展的光伏環境中,上海交大韓禮元教授認為,在中國科學家和工業界的不懈努力之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商業化將首先在中國實現。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