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2020-11-22 索比光伏網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持續發展,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製備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分別達到25.6%和20.8%,已接近理論極限水平。憑藉著較為成熟的技術與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在光伏市場上佔有89%的絕對市場份額。但由於矽基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依賴於高純度的矽材料,使得其製造成本偏高。

第二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非晶矽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效率目前可達30%左右,但是價格昂貴,綜合性價比並不高,因此多用於對性能要求很高的太空飛行器領域。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者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但是矽基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高純度的矽材料,使光伏成本偏高。而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稀土元素且製備過程中環境汙染嚴重,導致難以進一步推廣。

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光伏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光伏電池。其中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其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製造成本、可製備柔性結構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2009年首次提出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概念,2013年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十大科學突破之一,2014年被Nature雜誌評為最值得期待的科技突破之一,2016年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被譽為 「最具商業化潛力的十大新興技術」 之一,2017年被路透社列為諾貝爾化學獎的熱門提名。

國外發展現狀

國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研究,並創造了多次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已經開始產業化推進。

英國牛津大學製備出全球首個介孔超結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實現從傳統介觀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向平面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過渡。2010年12月,牛津大學的Henry J. Snaith教授創立牛津光伏公司,突破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穩定性等多項關鍵技術,申請200多項專利,即將實現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產業化應用。2018年12月,牛津光伏公司1平方釐米麵積的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8%。該公司得到多家能源公司和投資機構的戰略投資,正在建設250MW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計劃2020年推出商業化產品。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Michael Grätzel教授首創兩步連續沉積法製備鈣鈦礦薄膜電池,2016年6月試製出單元尺寸為32mm*24mm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0%。2019年8月,韓國化學技術研究所與MIT合作創造了25.2%鈣鈦礦光伏效率(有效面積小於1平方釐米)。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低成本可印刷式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方面實現新突破,相關團隊生產的新型可印刷式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能夠在使用500小時後,仍維持原有效率的90%以上。美國杜克大學、史丹福大學、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華盛頓大學等單位均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相關研究。

國外高校及相關公司開展了多項先期應用探索,為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奠定了一定基礎。由於具備柔性、高轉換效率、低重量的特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基於太陽能動力的無人機、航天飛行器領域極具潛力。奧地利約翰內斯普勒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3微米厚、穩定12%轉換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板(64個獨立光伏,單位重量功率值23W/g),為無人飛行器模型提供動力(翼展58cm)。

國內發展現狀

總體上,我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基本持平,產業化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韓禮元教授團隊,2017年實現了有效面積36.1平方釐米、認證效率12.1%的大面積鈣鈦礦模塊的效率世界紀錄;團隊依託上海黎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技術轉化以及光伏組件的產業化研發。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韓宏偉教授團隊,2014年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基於全印刷技術的介觀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實現了印刷介觀太陽能電池及光電器件關鍵技術的突破;2015年研製出6平米全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模組,應用前景良好;同時,依託鄂州萬度光能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全產業鏈布局一體化推進,旨在實現廉價光伏發電產業化。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印刷光電子實驗室程一兵教授團隊,實現了10釐米*10釐米鈣鈦礦光伏認證效率16.5%、7釐米*7釐米轉換效率達17.9%的鈣鈦礦光伏組件等傑出成果。

中科院半導體所遊經碧研究員團隊,2018年末刷新了鈣鈦礦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紀錄,經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權威認證,轉換效率突破23.7%。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實驗室宋延林教授團隊,開展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研究,通過納米組裝-印刷方式製備出「蜂巢狀納米支架」,實現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更高的力學穩定,有望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可靠電源,當前1平方釐米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2.32%。

國內多家商業公司正在積極推動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產業化發展,如蘇州協鑫納米公司、杭州纖納光電公司、杭州眾能光電公司、上海黎元新能源公司、湖北萬度光能公司等。

蘇州協鑫納米公司生產的面積1300平方釐米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效率達13.48%,創造截至2019年9月世界最大面積鈣鈦礦光伏組件之最、大面積鈣鈦礦組件效率之最,目前正在建設100MW級鈣鈦礦電池生產線。

杭州眾能光電科技公司計劃百兆瓦級生產線2020年實現量產,2021年推出GW級生產線。

另外,2019年8月,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量產鈣鈦礦薄膜光伏模組(200-800平方釐米)認證效率超過11.98%,標誌著商業化大組件的成功下線,目前正在建設20MW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生產線。萬度光能依託華中科技大學韓宏偉團隊技術研發基礎,已建立110平方米可印刷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示範系統。

發展展望

鑑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多方面綜合突出優勢,以及國內外產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可以預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將迎來快速發展和規模應用階段。

1、效率持續提高,達到並超過市場主流產品水平

高光電轉換效率是眾多領域應用的首要需求。2009年,世界上首次製備出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僅3.8%;2019年8月,經權威認證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轉換效率已達25.2%。短短十年間,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的轉換效率已達到目前第一代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水平。

鈣鈦礦晶體結構光電轉換材料具有吸光性能高、覆蓋光譜範圍寬等特點,單結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理論轉換效率約33%,雙結鈣鈦礦太陽能光伏理論轉換效率可達40%以上。預計,單結、雙結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將繼續不斷刷新紀錄。

2、成本穩步降低,為規模化產業化應用鋪平道路

鈣鈦礦材料來源豐富、儲量豐富,材料成本低,且鈣鈦礦材料配方可調,選擇空間大。鈣鈦礦太陽能光伏製備工藝相對簡單,生產成本低,材料純度要求90%以上即可,而矽基太陽能電池必須使用99.9999%高純矽。此外,第二代的砷化鎵薄膜電池雖轉換效率達30%左右,但生產成本特別昂貴。預期,鈣鈦礦組件的製造成本可達到單晶矽組件成本的50%。

國內外多家公司正在大力推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工作,相關產業化技術在不遠的將來可實現重大突破,並在多個典型領域實現規模應用。預計,非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將首先實現規模化產業化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其他太陽能電池的替代應用。

3、大面積、輕質化、柔性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拓寬

鈣鈦礦材料吸光係數大,光伏厚度僅需微米級就能實現太陽光的有效利用;與傳統光伏電池製備工藝相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製備,可採用輕薄、柔性基底,顯著降低光伏電池重量。

大面積高效柔性鈣鈦礦太陽能光伏規模化生產設備目前尚處於試製、試驗階段,相關技術發展亟需代表性應用領域的需求牽引,相關標準體系亟需建立。預計,在航空航天等典型領域應用需求牽引下,大面積高效柔性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關鍵技術有望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突破,並實現規模應用。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世今生和產業未來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世今生和產業未來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十年以前,倘若說在一切事物上鋪設使用太陽能電池,為世界提供無窮無盡的廉價能源,看起來是毫無根據的,缺少的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和可高度生產的材料。這種材料就是鈣鈦礦。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打開APP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發表於 2018-03-01 17:14:29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遊經碧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一段過程。「若想產業化,使用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表示贊同。
  • 曜能科技攜手神華光伏加速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產業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以鈣鈦礦晶體為吸光材料的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2009年,日本科學家Miyasaka最早應用鈣鈦礦材料製備了染料敏化單結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僅為3.8%。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鈣鈦礦電池的最高轉換效率已飆升至25.2%,超過了目前主流晶矽電池的量產效率,印證了其在光伏應用上的巨大潛力。鈣鈦礦與晶矽疊層,可使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被認為是繼晶矽電池之後的下一代高效技術,將為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帶來新的空間和希望。
  • 打造光伏產業技術新高地 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在...
    近日,第二屆全球鈣鈦礦與疊層電池產業化論壇在秀洲召開。鈣鈦礦研究機構、電池與組件製造商、關鍵裝備及配套材料供應商、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等200餘名企業代表及專家齊聚秀洲,全方位探討鈣鈦礦與疊層技術在光伏產業新一輪變革中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實驗人員在實驗室測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樣品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遊經碧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一段過程。 「若想產業化,使用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表示贊同。 矽是從自然界中沙子、石頭裡提取出來的元素,因為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幾億年,因此矽電池性能非常穩定。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面臨兩大挑戰?中國科學家這樣說
    「鈣鈦礦電池若想產業化,使用的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但是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也表示贊同。另外,大家都在談電池何時能實現產業化,有人認為5到10年可能會實現。「由於鈣鈦礦具有弱光下優異的光電轉化效率,室內供能應用也是鈣鈦礦光伏區別於傳統矽基電池的一大優勢,可以將室內照明和弱的太陽光利用起來,」陳永華表示,此外,由於鈣鈦礦光伏材料具有輕、薄、柔、透等特點,在未來柔性電子供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材料又稱太陽能電池材料,是指能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材料。晶矽作為最主要的傳統光伏材料,其市場佔有率達90% 以上。1976 年出現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涉及材料包括硫化鎘、砷化鎵、銅銦硒等,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8%。
  • 科學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3篇採用疊層技術的文章值得重視,將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商品化矽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但這一方向目前國內開展研究的不多。」李永舫指出,「國內研究者應該重視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尤其是在現有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技術的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同時需要研究疊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後對原來的矽太陽能電池產品穩定性和壽命的影響。」
  • 應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挑戰,中國科學家如是說—新聞—科學網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已經很好了,小面積電池效率比傳統無機薄膜電池如銅銦鎵硒,碲化鎘效率都要高。」遊經碧說。 「鈣鈦礦電池若想產業化,使用的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但是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也表示贊同。
  • 華中科大全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突破
    7月18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誌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韓宏偉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基金(項目編號61106056)資助下完成的有關全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的新成果。  充分利用太陽能是解決目前人類面臨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等問題的根本途徑。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目前,水電、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能源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太陽能是最清潔、最廉價的能源形式之一,因此如何將其轉換成更易於使用的電能成為了當前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
  • 中來光電攜手南京大學聯合開發鈣鈦礦/TOPCon疊層太陽能電池
    近日,寧德時代正籌建鈣鈦礦研究團隊擬進軍光伏領域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而早在今年4月,動力電池巨頭蜂巢能源率先將旗下鈣鈦礦光伏業務獨立,成立極電光能大舉進軍鈣鈦礦光伏領域。毫無疑問,鈣鈦礦技術在今年將成為最火的光伏技術(沒有之一),牛津光伏、協鑫納米有望在今年年底推出量產產品。
  • 最近三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
    隨後,講述了兩步沉積方法中第二步中轉換技術的發展,轉化溶液,以及大晶體生長。 最後,將闡述關於兩步沉積方法中的四個重要問題,以及提出的解決方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已經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因為它們快速上升到22%的效率。
  • 【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進展
    鈣鈦礦最早被發現於1839年,到1926年其晶體結構就已基本明確。長期以來,學術界研究了鈣鈦礦材料的許多可能應用,包括非線性光學、雷射等。1980年代,有機-無機複合型的鈣鈦礦材料開始出現。此類材料的結構特點是,ABC3中的陽離子A是一個有機小分子,B和C則是無機離子。引入有機小分子之後,此類鈣鈦礦材料便能溶解在普通溶劑裡,從而為材料的應用帶來了許多便利。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創世界紀錄——接近產業化
    基於P-i-N反式平面結構、通過優化界面工程,全面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遲滯現象、器件穩定性、大面積器件均勻性和一致性等重要問題,首次在國際權威太陽能電池認證機構——「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AIST) 」認證成功大面積 (>1 cm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國際最高效率 (15%),首次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寫進權威太陽能效率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太陽能光伏技術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符合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和國家能源戰略的大方針,太陽能電池及其系統集成技術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前所未有的關注。基於全固態鈣鈦礦材料的太陽電池是當今最有前途的幾種光伏器件之一,能大幅降低太陽電池的製備成本和使用成本。
  • 華中科技大學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創15%世界紀錄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實驗室副教授陳煒自主研發的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光伏技術研究中心認證,達到國際最高效率15%,填補了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表的該項空白。該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
  • 第四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隨著歐盟部長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預算與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之間的談判進行,太陽能產業集團發表了有關如何將回收和彈性現金用於光伏和電池儲能能力的論文。歐盟成...,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上饒市發展改革委:報來《關於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年產1.8吉瓦太陽能組件及1.8吉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申請備案的請示》(饒發改財外字...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歐盟部長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預算與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之間的談判進行,太陽能產業集團發表了有關如何將回收和彈性現金用於光伏和電池儲能能力的論文。歐盟成...,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上饒市發展改革委:報來《關於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年產1.8吉瓦太陽能組件及1.8吉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申請備案的請示》(饒發改財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