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2020-11-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目前,水電、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能源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太陽能是最清潔、最廉價的能源形式之一,因此如何將其轉換成更易於使用的電能成為了當前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

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曾被《科學》(Science)期刊評為2013年的十大突破性科技進展之一。在過去的十年裡,關於鈣鈦礦電池的研究發展迅猛,其光電轉化效率已從初始的2.2%迅速飆升至目前的24.5%,接近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水平。因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光伏領域這個舞臺上的重頭戲。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發展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含鈣也不含鈦

提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人可能理所當然地會想到鈣和鈦元素,有趣的是此類太陽能電池中既沒有鈣也沒有鈦。它得名於其中的吸光層材料:一種鈣鈦礦型物質。

鈣鈦礦是以俄羅斯礦物學家Perovski的名字命名的,最初單指鈦酸鈣(CaTiO3)這種礦物,後來把結構為ABX3以及與之類似的晶體統稱為鈣鈦礦物質。在今天介紹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陽離子A通常是有機離子CH3NH3+、C2H5NH3+等,B通常為二價金屬離子,如Pb2+、Sn2+等,X則為滷素陰離子(Cl-、Br-、I-)。這種材料中既含有無機成分,又含有有機分子基團,所以人們將這類材料稱作雜化鈣鈦礦材料。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本質是半導體二極體,發電原理也正是基於PN結的光生伏特現象。PN結是由一個N型摻雜區(N為Negative的字頭,這類半導體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電子,帶負電而得此名)和一個P型摻雜區(P為Positive的字頭,這類半導體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空穴」,相當於正電荷,帶正電而得此名)緊密接觸所構成的,其接觸界面稱為異質結界面(PN結)。當太陽光照射在半導體PN結上時,會激發形成空穴-電子對(激子)。

激子形成過程示意圖

由光照產生的激子首先被分離成為電子和空穴,然後分別向陰極和陽極輸運。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經過電子傳輸層進入玻璃基底,接著經外電路到達金屬電極。帶正電的空穴則擴散到空穴傳輸層,最終也到達金屬電極。在此處,空穴與電子複合,電流形成一個迴路,完成電能的運輸。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構造與運行機理示意圖

鈣鈦礦電池「秀」在哪?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看作第三代太陽能電池,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相比有著突出的優勢。例如,第一代單晶矽太陽能電池,要求純度高達99.99%,生產過程複雜且能耗高、汙染大;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耗成本雖然有所下降,但仍需要依賴銅、銦等貴金屬,而且還伴隨有劇毒的副產物產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多採用溶劑工藝,其原料多為液態,能在常溫下製備,而且在未來完全可以通過印刷技術製備大面積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以及用於可穿戴智能設備。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

儘管目前鈣鈦礦太陽能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超過了24%,而且在材料成本和製造成本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市場優勢,但器件的穩定性問題一直制約著它的商業化生產,甚至在美國國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認證表上被打上了「不穩定」的標籤。

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製備出來後,若放置於室溫環境下,效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衰減。其根本原因在於吸收層所用的鈣鈦礦材料對水、熱、氧環境極度敏感,使得其結構不穩定,易產生不可逆轉的降解。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壽命遠低於矽基太陽能電池(25年),因此為了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規模的商業應用,急需解決其自身的穩定性問題。

以典型的鈣鈦礦電池材料--CH3NH3PbI3(甲胺鉛碘)為例,它在水氧條件下會轉變為固態的PbI2晶體和揮發性的CH3NH2和HI氣體,對電池器件產生永久性破壞,具體反應過程如下:

甲胺鉛碘的分解反應示意圖

為了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除了通過替換材料組分或進行化學修飾從本質上提高它的耐溼性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封裝保護及採用疏水性電極來防止水分對器件的侵蝕。另外,光照是太陽能電池工作時不可避免的條件,工作條件下連續光照產生的熱量會加速鈣鈦礦的分解和誘發離子遷移。離子遷移問題被認為是導致鈣鈦礦材料和器件性能衰減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甲胺鉛碘材料中的有機基團和滷素離子在常溫下也會通過缺陷和晶界實現長距離的遷移,因此找出一種有效抑制離子遷移的方法已成為解決鈣鈦礦材料及器件穩定性問題的關鍵。

新研究的突破在哪?

此前的研究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光照下的穩定性衰減迅速,並且隨光照強度的增加穩定性衰減速度增快。近日《自然》報導的鈣鈦礦太陽能材料在穩定性方面的重大突破就是找到了在強光照和熱環境中有效抑制離子遷移的方法。研究發現,用離子液體修飾過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70-75℃的全光譜太陽光照射下,連續運行超過1800小時後,最穩定的封裝器件的性能僅下降了5%左右,完全滿足室溫下穩定高效的光伏器件要求。離子液體作為一種液態離子化合物,不僅可以使得鈣鈦礦在電子傳輸層更好地生長,而且它還可以與作為電子傳輸層的TiO2發生很強的電子相互作用,進而促進電子遷移率。另一方面,由於含鉛材料對環境的不友好性,研究者也正在努力實現無鉛化,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同族的Sn元素代替Pb元素,但相應會帶來電池轉換效率的降低。目前有學者提出用廢棄的鉛製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此解決廢棄鉛的處理難題。然而要完全實現無鉛化仍然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一個充滿挑戰的事情。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實現建築一體化

雖然目前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路途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攔路虎」,但是其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以及製作工藝簡單、低成本、柔順性好等優點是毋容置疑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學家的不斷專研,在不遠的將來基於鈣鈦礦電池的產品就可走進咱們尋常老百姓的生活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原標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效率實現飛躍
    近日,一組國際聯合團隊報告成功製造了鈣鈦礦/矽雙層單片電池。在室外條件下,雙面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超出任何商用矽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
  • 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初步認知與了解
    這種光電效應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當太陽光照在半導體 p-n 結區上,會激發形成空穴-電子對(激子)在p-n結電場的作用下,激子首先被分離成為電子與空穴並分別向陰極和陽極輸運。光生空穴流向p區,光生電子流向n區,接通電路就形成電流。       Fritts在1883年製備成功第一塊硒上覆薄金的半導體/金屬結太陽能電池, 其效率僅約 1%。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惟華光能研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19.6%
    廈門惟華光能有限公司研製出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已達19.6%,這超越了歐美、日本、韓國等研究所公開發表的同類型電池的轉化效率,成為全球第一。鈣鈦礦電池(PVSK)是一種有機-無機複合型的,以MAPbX3 為吸光材料,配合電子和空穴傳輸材料的新型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材料又稱太陽能電池材料,是指能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材料。晶矽作為最主要的傳統光伏材料,其市場佔有率達90% 以上。1976 年出現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涉及材料包括硫化鎘、砷化鎵、銅銦硒等,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8%。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問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臺灣交通大學、臺灣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成功研發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突破13%、低照度、低成本及多彩、可彎曲等優勢,讓它一舉榮登11月美國《科學雜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實我不含鈣 也不含鈦
    這種材料目前已經被證明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有非常好的應用潛力。等等!怎麼又來一個拗口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是什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在追求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它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實我不含鈣,也不含鈦
    這種材料目前已經被證明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有非常好的應用潛力。等等!怎麼又來一個拗口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是什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在追求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它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實際上,太陽能電池的發展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圖1 各類太陽能電池。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發現鈦酸鈣具有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為了命名的方便,於是就把這一類具有同樣晶體結構的物質,都叫做鈣鈦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裡頭並沒有鈣和鈦,而是一些具有鈣鈦礦結構的材料。人們發現用鈣鈦礦類材料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
  • 植物能高效吸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鉛
    科技日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德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分析研究顯示,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鉛汙染相比,來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鉛進入部分植物體內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鈣鈦礦由於獨特的材料性質,例如良好的吸光性能,優異的電荷傳輸速率和電荷載流子擴散長度等優點,達到了高品質的產品性能與低成本製造工藝的完美結合,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穩定性提升,而成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通過科學家近十年的努力,鈣鈦礦電池的效率從2009年的3.9%提高到了2018年的22.7%。因此基於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門領域。
  •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0-11-19 OxfordPV目前正在BrandenburganderHavel建設一家晶體矽-鈣鈦礦串疊型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雖然現在每年光伏產業產能的90%以上都來自晶矽電池,但是由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良特性眾多,越來越多的人對它青睞有加,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相關研究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巨大的魅力也逐漸展現在了人們面前。有趣的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並沒有鈣元素,也沒有鈦元素。其實,它得名於其中的吸光層材料:一種鈣鈦礦型物質。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誕生於2009年的新型能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曾被《科學》《自然》分別評為「10大科技突破之一」,發展迅猛,被視為最具應用潛力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1.將直立生長的ZnO納米棒陣列作為電子傳輸層,spiro-OMeTAD作為空穴傳輸層製備太陽能電池,ZnO緻密層(bl-ZnO)不僅充當了水熱生長過程中的種子層的作用,還充當了空穴阻擋層的作用,效率達11.13%,短路電流密度(20.08mA/cm2)和開路電壓(0.99V)都有所增加。化學浴沉積法製備的ZnO納米棒陣列,使低溫條件下製備器件成為可能。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太陽能電池發展的三個階段要了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就需要知道整個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歷史,這個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是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