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實我不含鈣,也不含鈦

2021-01-17 中國科普博覽官方

出品:科學大院

作者:林風(南方科技大學)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科普博覽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孔凡太研究團隊在小分子有機空穴傳輸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ChemSusChem、ElsevierDyes and Pigments,以及英國皇家化學會的RSC Advances上。

你可能想問,這項讀起來很拗口的研究,究竟有什麼用呢?

這種材料目前已經被證明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有非常好的應用潛力。

等等!怎麼又來一個拗口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是什麼?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在追求清潔能源的大背景下,它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

實際上,太陽能電池的發展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

圖1 各類太陽能電池。

(a)單晶矽太陽能電池;(b)薄膜太陽能電池;(c)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第一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是基於單晶矽。

荒原上,沙漠中,大家印象中的太陽能電池板,通常都是用這類晶體矽材料製成的。不過製造高純矽面臨著造價高、耗能高等難題,這嚴重製約了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商業應用範圍。

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指薄膜太陽能電池。

它以非晶矽、銅銦鎵硒薄膜、碲化鎘薄膜為代表。這類太陽能電池最大的優點為成本低,缺點則是效率低,性能隨使用時間的增長而衰退。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也稱作新概念太陽能電池,就是今天要重點介紹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其實,我不含鈣,也不含鈦

人們在開發新材料時有兩大重要考量:一個是成本,一個是效率。

圖2 不同類型的太陽能電池的成本與其光電轉換效率的關係

從上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出,如果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能提高到20%以上,電池的供電成本就有大幅度下降的可能。

因此,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發展的關鍵。

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不斷刷新了光電轉化效率的紀錄,目前已經超過22%了。

雖然現在每年光伏產業產能的90%以上都來自晶矽電池,但是由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良特性眾多,越來越多的人對它青睞有加,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相關研究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巨大的魅力也逐漸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有趣的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並沒有鈣元素,也沒有鈦元素。

其實,它得名於其中的吸光層材料:一種鈣鈦礦型物質。

鈣鈦礦是以俄羅斯礦物學家Perovski的名字命名的,最初單指鈦酸鈣(CaTiO3)這種礦物,後來把結構與之類似的晶體統稱為鈣鈦礦物質。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常用的光吸收層物質是甲氨鉛碘(CH3NH3PbI3),由於CH3NH3PbI3這種材料中既含有無機的成分,又含有有機分子基團,所以人們也將這類太陽能電池稱作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圖3 鈣鈦礦物質的原子結構

(a)鈦酸鈣(GaTiO3)晶體的原子結構;(b)鈣鈦礦太陽能中吸光層物質甲氨鉛碘(CH3NH3PbI3)晶體的原子結構。

光電轉換效率高

想要了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高效性能、備受人們青睞的秘密所在,我們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光吸收與能量轉化的原理了。

圖4 激子生成示意圖

這一奇妙的過程大致如下:

太陽光入射到電池吸收層後隨即被吸收,光子的能量將原來束縛在原子核周圍的電子激發,使其形成自由電子。

由於物質整體上必須保持電中性,電子被激發後就會同時產生一個額外的帶正電的對應物,物理學上將其叫做空穴。這樣的一個「電子--空穴對」就是科學家們常說的「激子」。

圖5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構造與運行機理示意圖

激子被分離成電子與空穴後,分別流向電池的陰極和陽極。

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經過電子傳輸層到玻璃基底,然後經外電路到達金屬電極。帶正電的空穴擴散到空穴傳輸層,最終也到達金屬電極。在此處,空穴與電子複合,電流形成一個迴路,完成電能的運輸。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把光吸收過程與電流運輸過程分離,一種介質只負責運輸一種電荷,避免了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載流子複合率高、載流子壽命短的缺點,所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高效的光電轉換效率。

將鈣鈦礦作為光吸收材料,不僅可以大大減小所需的材料厚度,同時還能保持較好的光吸收能力

就光吸收層厚度而言,第一代和第二代太陽能電池分別需要大概300和2微米的厚度;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不到0.4微米的光吸收層,就能獲得超過20%的光電轉換效率。而且它的吸光係數很大,吸光能力比傳統染料高一個數量級,對紫外到近紅外的光子都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

另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一個三元組份的材料,在ABX每個位置上共有三種元素可以選擇,所以這種材料有著無限的操控的空間,這種結構也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沒有幾近完美的材料

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著許許多多的優點,但它也不是完美的,我們也必須面對它的不足之處,這樣才有利於我們今後的改進工作。

首先,目前人們還沒有解決此類電池的不穩定性問題。

傳統晶矽電池壽命一般可達到25年,而2009年第一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只有3分鐘,發展到現在,其壽命也僅為1000小時。

隨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是其是否能大規模民用化應用的決定性因素。

其次,有毒。

現在性能最好的鈣鈦礦電池材料都含有鉛,這是一種對人體和環境有極大危害的元素。

在使用過程中鉛可能會滲出,汙染水源和土壤。

最後,目前實驗室裡製造的大部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尺寸都很微小,最大的也僅幾平方釐米,很難生產較大的連續膜,導致製備大面積器件受阻。

圖6 歷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迅猛增長趨勢。

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發遇到了諸多困難,但是,近幾年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使其開始初步顯示出潛在的商業化前景。

鈣鈦礦結構材料自2009年首次應用於光伏技術以來,短短六七年時間,在廣大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它的光電轉化效率就已經從3%提高到22%。

美國有的科學家預測,以新型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這將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也難怪世界頂級學術雜誌Science會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評為該年度的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究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能否達到理論預估的50%?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距離真正的民用還有多遠?能否如同矽晶太陽能電池那樣得到廣泛使用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實我不含鈣 也不含鈦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實我不含鈣 也不含鈦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孔凡太研究團隊在小分子有機空穴傳輸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ChemSusChem、ElsevierDyes and Pigments,以及英國皇家化學會的RSCAdvances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發展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含鈣也不含鈦提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人可能理所當然地會想到鈣和鈦元素,有趣的是此類太陽能電池中既沒有鈣也沒有鈦。其根本原因在於吸收層所用的鈣鈦礦材料對水、熱、氧環境極度敏感,使得其結構不穩定,易產生不可逆轉的降解。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壽命遠低於矽基太陽能電池(25年),因此為了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規模的商業應用,急需解決其自身的穩定性問題。
  • 不一樣的鈣鈦礦
    於是乎,小編在度娘裡搜了一下「鈣鈦礦」。發現除去沒有必要的廣告(廣告也是太陽能電池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類型名)-百度百科」緊隨其後,還有各種相關的科研報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全固態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屬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也稱作新概念太陽能電池。
  • 深藏於地下2500km的新興太陽能電池材料-----鈣鈦礦
    1893年,鈣鈦礦(Perovskite)是以俄國礦物學家Lev Perovski的名字命名,它具有CaTiO3分子式,這種新晶體在烏拉爾山脈南部首次被發現。鈣鈦礦如今是光伏電池的新寵,凝聚態物理裡的鈣鈦礦指的是ABX3晶型,既不含鈣,也不含鈦,更不是一種礦石。A一般是有機分子團,如甲氨基,B一般是金屬離子,如鉛,X一般是滷素離子,如碘離子,氯離子。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再登nature雜誌 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發明新光伏...
    日前,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和北伊利諾伊大學(NIU)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高效的新興光伏技術,用於隔離鈣鈦礦光伏電池中的鉛,該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2月19日的nature雜誌上。晶矽組件含有鉛焊料,但鉛不溶於水;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吸收層中含有少量的鉛,鈣鈦礦中使用的鉛可以溶解在水中。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雖然現在每年光伏產業產能的90%以上都來自晶矽電池,但是由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良特性眾多,越來越多的人對它青睞有加,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相關研究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巨大的魅力也逐漸展現在了人們面前。有趣的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並沒有鈣元素,也沒有鈦元素。其實,它得名於其中的吸光層材料:一種鈣鈦礦型物質。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然而,由於技術的種種局限性,傳統的太陽能電池還無法真正替代化石能源。一種新型材料鈦鈣礦的出現,讓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這種新材料到底是什麼?它做成的新型太陽能電池相比傳統的,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不過,有專家則強調,儘管這些屬性非常有用,但阿姆團隊要想製造出可用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這種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流很低。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 從2009年到2015年的短短6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3.8%一下子躍升至20.3%,提高了5倍多。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前言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其能隙約為1.5eV消光係數高,幾百納米厚的薄膜即可充分吸收800 nm以下的太陽光, 在光電轉換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藉良好的吸光性和電荷傳輸速率,以及巨大的開發潛力, 被譽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誕生於2009年的新型能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曾被《科學》《自然》分別評為「10大科技突破之一」,發展迅猛,被視為最具應用潛力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1.經過進一步的研究,以GBL與DMSO的混合先驅液溶解鈣鈦礦前驅體製備鈣鈦礦層,PTAA作為HTM材料,電池效率達16.2%。雖然有機空穴傳輸材料發展較快,但由於價格高,不穩定,研究者們開始探索無機空穴傳輸材料,主要有碘化亞銅(CuI)、硫氰酸亞銅(CuSCN)、氧化鎳(NiO)等。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你不知道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
    以有機鉛滷化物鈣鈦礦作為光吸收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雖然具有較高的能量轉換效率(約20%),且可以通過低成本、操作簡單的溶液法製備獲得,但由於其在自然環境下的連續工作穩定性較差,使其距離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尚有一定距離。  此外,隨著近年來可穿戴設備和柔性電子器件等概念的流行,輕質量、柔性光電器件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 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或將迎來商業化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功率轉換效率(PCE)達到25.2%,並且製造成本低,這使得該技術有望在脫碳能源模型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設備,要在太陽能電池壓力測試中取得高分一直是一項挑戰(在經受溼熱和溼度凍結測試的苛刻環境條件後,仍可保持> 95%的初始效率。)石磊博士等人成功的關鍵策略是聚合物的「毯蓋式」封裝,可同時防止水分、空氣進入設備並抑制雜化鈣鈦礦中揮發性有機氣體的釋放。
  • 我國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突破
    如果想把食物保存得更久,我們往往會把它做成罐頭,其實陽光也可以。從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就開始研究「陽光罐頭」——太陽能電池及其相關技術——以期更好地利用太陽能。但直至今日,各類「保鮮」技術依然還在探索之中。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尺寸再也不受限制了?
    新型製備工藝可製備具有極少缺陷的更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助於維持更大尺寸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在太陽能領域引起轟動的一類晶體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相對便宜,近年來它的光電轉換效率也迅速提升。研究人員已經報導過了與傳統矽電池可相媲美的、效率超過20%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然而,到目前為止這都還只能局限於電池的尺寸在0.1cm2左右——即實驗室測試優良條件,這太小了,以至於無法用於太陽能電池板。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請記住:縱然你離我千裡萬裡,我都在材料人等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的結構通式為ABX3,其中A通常為銣(Rb)、銫(Cs)、甲基銨(MA)或甲脒(FA);Bv一般是錫(Sn)或鉛(Pb);X代表氯(Cl)、溴(Br)、碘(I)等滷素元素。
  • 科學家創造的2D添加劑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耐用
    韓國的工程師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來製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以保護它們免受元素的侵害而不會降低其效率。 鈣鈦礦材料的晶體結構可有效吸收陽光中的能量。可以對其進行修改以吸收更多波長的光,從而使它們更有效。不幸的是,這也是它們的缺點,使該材料更容易長時間暴露於熱、溼氣、氧氣和光下。考慮到這些都是整天暴露在太陽下,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Mr.Nam-Gyu Park表示:雖然我們文章大量被閱讀,卻依然沒有引用,主要原因就是這樣一種材料在液態電解質中不穩定,因此必須用固態的空穴傳輸材料替代液態的電解質。於是就出現第一個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樣的電池仍然具有敏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