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

2020-12-04 OFweek維科網

  對於理想的光伏器件,其應當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製造成本低、質量輕、壽命長等特點。以有機鉛滷化物鈣鈦礦作為光吸收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雖然具有較高的能量轉換效率(約20%),且可以通過低成本、操作簡單的溶液法製備獲得,但由於其在自然環境下的連續工作穩定性較差,使其距離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尚有一定距離。

  此外,隨著近年來可穿戴設備和柔性電子器件等概念的流行,輕質量、柔性光電器件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本文即報導了一種新型的高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具有高達12%的連續工作能量轉換效率和高達23W/g的比功率。同時,本文還通過在電池結構中引入「氧化鉻/鉻」層的方法,顯著提高了電池在自然環境下的穩定性。

  電池製備

  實驗中製備得到的薄膜電池結構示意圖與實物圖分別如下面兩圖所示。

  電池製備的全部過程均在玻璃載片上進行。電池製備前,預先在玻璃載片上旋塗一層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作為後續電池製備的支撐物。電池選用高分子材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為襯底,由於其和PDMS之間僅靠範德瓦爾斯力結合,因此在電池製備結束後,可以將電池和玻璃載片輕鬆地分開。在PET襯底上,通過旋塗含聚乙撐二氧噻吩(PEDOT)、聚苯乙烯磺酸(PSS)、二甲亞碸(DMSO)和表面活性劑的溶液,再經過低溫退火、洗滌和乾燥過程,最終得到用於空穴收集與傳導的PEDOT:PSS層。

    之後,通過一步法進行鈣鈦礦製備。在PEDOT:PSS層上旋塗含氯化鉛(PbCl2)、碘化鉛(PbI2)和甲胺碘(CH3NH3I)的二甲基甲醯胺(DMF)溶液,低溫退火後即可得到鈣鈦礦層。樣品採用兩種不同的材料製備電子傳導層——N,N'-二甲基-3,4,9,10-二萘嵌苯四甲酸二醯亞胺(PTCDI)或[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如果採用PTCDI作為電子傳導層,其需要在真空腔中通過真空升華法製備得到;如果採用PCBM作為電子傳導層,則直接在鈣鈦礦層上旋塗含PCBM的氯苯、氯仿1:1混合溶劑溶液即可。電子傳導層製備結束後,使用蒸鍍法,將金屬鉻緩慢蒸鍍至電子傳導層表面,得到約10nm厚的氧化鉻/鉻混合層。

    最後,在氧化鉻/鉻層之上,沉積一層金、銅、鋁、或類似的高電導率金屬,完成薄膜電池製備過程,形成圖1所示的電池結構。在製備好的薄膜電池表面,可以通過噴灑商用聚氨酯(PU)噴塗劑,並靜置約24h,形成一層PU包覆層,以防止薄膜電池受到機械損傷。

  此外,作為對照組,實驗中還製備了以玻璃/氧化銦錫(ITO)為襯底的鈣鈦礦電池。

  高質量鈣鈦礦層製備

  本文中,為了製備得到具有高柔性的鈣鈦礦電池,選用了柔性有機材料PET作為電池襯底。相比於傳統玻璃襯底,PET襯底的粗糙度更高,從原子力顯微鏡掃描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到這一點。

相關焦點

  • 「印刷術」突破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新聞—科學網
    2017年12月29日,在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展示了他們最新製備的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厚度和柔韌程度與一張雜誌紙差不多。三年來,他們利用「印刷術」突破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有望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可靠電源。日前,這一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 Mater.)上刊發。
  • 給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架上「水泥」支架
    近年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加工、質輕、成本低等優勢,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可拉伸應用的光伏技術。然而,機械柔韌性和環境穩定性的難以兼具限制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進一步的發展應用。可拉伸基底上晶體的脆性和鈣鈦礦的差結晶性,會造成柔性器件不可避免的性能損失和急速下降的穩定性。實際上,水分子往往是從鈣鈦礦薄膜的晶界處侵襲使得薄膜開始降解的,而晶界也是薄膜力學性能最差,最容易斷裂的部分。研究顯示,帶有s-GO的可拉伸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效率為20.56% (1.01平方釐米),回滯現象可實現消除,並和剛性基底上的性能相當。
  • 大連化物所發表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文章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結構簡單、可低溫加工、效率高,以及價格低廉等優點,非常適用於製備柔性太陽能電池。因此,當前國內外都加快了基於鈣鈦礦材料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升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加大有效面積、降低成本、實現低溫製備,以及大規模生產等問題上。
  • 仿脊椎設計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其卓越的光電特性、重量輕、成本低和可中溫卷對卷生產等優點,而引發了蓬勃發展。到目前為止,與作為矽基太陽能電池替代品的剛性裝置相比,柔性PSCs在不久的將來展示了廣泛的商業潛力,如在可穿戴電子設備、智能汽車和建築集成光伏領域。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應用於室內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創新高
    開發人員介紹,該效率是設計用於室內使用的柔性光伏電池的最高記錄,也比柔性基板上性能最好的鈣鈦礦光伏電池高60-90%。「每克重量(W/g)的特定功率(瓦特)比塑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高出40-55%,比剛性玻璃高出一個數量級,」歐洲-哥倫比亞小組說。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此外,還有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此外,還有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與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類似,具有三明治結構,主要的不同在於光敏層,它是有機無機雜化構成的鈣鈦礦結構。
  • 美國研發耐高溫性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轉換效率11.8%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能源界網訊: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效率為11.8%,並具有較強的耐高溫性。科學家使用逐層氣相沉積技術,將碘化鉛(PbI 2)和溴化銫(CsBr)前驅體的薄層製成了無機混合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小組說:「這種氣相沉積技術是一致的,不會留下任何汙染物,並且已經在其他行業中使用,因此可以擴大規模用於商業生產。」研究人員指出,使用無機化合物(例如銫)有助於使電池具有更高的耐熱性。
  • 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和柔性LED潛在材料的鈣鈦礦效率缺陷的解決方法
    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和柔性LED潛在材料的鈣鈦礦效率缺陷的解決方法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7 17:35:35 4月17日消息,由劍橋大學、衝繩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光伏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光伏電池。其中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其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製造成本、可製備柔性結構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特別是它們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它們難以大規模量產。
  • 【中國科學報】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此外,還有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  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材料】氧化鎳基高效柔性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氧化鎳材料具有優異的空穴傳輸性能,與常用的PEDOT:PSS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強的電子阻擋能力,因此特別適合作為有機-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
  • 南昌大學研發EVA聚合物材料基空穴傳輸層,用於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
    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由中國南昌大學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聚合物基空穴傳輸層,期間研究人員將這種材料用於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作
  • 大尺寸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技術
    梯度單晶鈣鈦礦圖片來源: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該器件表現出了厚度依賴的機械柔性,通過鉛錫梯度合金形成梯度電子帶隙,提升了載流子遷移率並降低了載流子複合率。不僅表現出對溼、熱等降解因素的高穩定性,而且還具有優良的能源轉化效率(基於鉛-錫-梯度結構的太陽能電池平均效率為18.77%)。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遊經碧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一段過程。「若想產業化,使用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表示贊同。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他們通過該平臺證明了石墨烯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即作為保護層來防止金屬誘發的衰減,以及電極與鈣鈦礦層之間的滷素擴展。這項研究的成果於2020年5月13日發表在《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的網絡版上。技術金屬氧化物基電極(ITOs)已被用作傳統的透明導電電極,但由於其不具備柔性而容易斷裂,因此不適合應用於可穿戴設備。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鈣鈦礦材料可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光電子器件、通信器件、自旋電子器件等。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