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氧化鎳基高效柔性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1-03-01 X-MOL資訊

氧化鎳材料具有優異的空穴傳輸性能,與常用的PEDOT:PSS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強的電子阻擋能力,因此特別適合作為有機-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然而為了獲得優良的空穴傳輸特性,氧化鎳薄膜一般都需要經過高溫退火處理,這使其無法與柔性電池工藝相兼容,限制了他們在柔性器件中的應用。

 

ACS Nano, 2016, 10 (3), 3630-3636

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教師尹行天博士採用液相製備的氧化鎳納米薄膜作為空穴傳輸層,獲得了高效的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玻璃襯底上電池器件的光電轉化效率達到了16.47%。由於這種氧化鎳薄膜可以在低溫條件下製備,而且不需要任何後處理,完全與柔性電池工藝相兼容。通過在PEN柔性襯底上沉積氧化鎳薄膜,作者成功得到了基於氧化鎳空穴傳輸層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初步的光電轉化效率超過了13%。本研究證明了通過低成本的液相法也可以獲得高效的氧化鎳空穴傳輸層,為氧化鎳空穴傳輸材料在柔性器件中的應用指明了方向。

這項研究工作已於近日發表在ACS Nano上。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5b08135

原文:Highly Efficient Flexi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sing Solution-Derived NiOx Hole Contacts

ACS Nano, 2016, 10, 3630-3636, DOI: 10.1021/acsnano.5b08135

X-MOL材料領域學術討論QQ群(338590714)

X-MOL求職廣場重磅來襲!

強生-研發職位(上海):Sr. Principal Scientist/AD, Lung Cancer Drug Discovery

強生-研發職位(上海):Associate Director, Medicinal Chemistry

強生-研發職位(上海):Scientific Director, Small Molecule API

禮來-研發職位(上海):Project Leader/Principal ScientistII, Medicinal Chemistry

點擊上述職位名稱,到詳情頁面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科學網—有機太陽能電池進化出「新物種」
    「塑料」也能導電 目前,商品化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晶矽等無機半導體材料為活性層製備。但是,這種太陽能電池生產存在工藝複雜、成本高、原材料生產過程能耗大和汙染重等弊端,同時,這類太陽能電池由於無機半導體本身的剛性結構,難以製備柔性器件。因此,製備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強、環境友好的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正成為各國科學家的目標。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光吸收材料方面, 在CH3NH3PbI3摻雜一定量的Cl元素其載流子遷移率高於CH3NH3PbI3,因而製備電池的效率更高。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以混合離子鈣鈦礦 (5-AA) x( M A )1- xP b I3為前驅體製備的薄膜緻密,缺陷密度底,浸潤性良好,所以光電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將無機銫元素與甲咪基和甲胺基組成三重陽離子,得到的膜質量和電池穩定性都很好,光電轉化效率為21.1%。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自2000年開始從事共軛高分子轉入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他告訴《中國科學報》:「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與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做成柔性和半透明,整體耗能低很多。」尋找電池器件材料20世紀50年代,太陽能電池開始興起並發展至今,現在應用比較普遍的是矽基太陽能電池。
  • ...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自2000年開始從事共軛高分子轉入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他告訴《中國科學報》:「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與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做成柔性和半透明,整體耗能低很多。」尋找電池器件材料20世紀50年代,太陽能電池開始興起並發展至今,現在應用比較普遍的是矽基太陽能電池。
  • 清華大學: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從而實現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可調控帶隙、低激子結合能、高載流子遷移率和長載流子擴散長度,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Perovskite)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為了進一步改善PSCs的效率,本課題前期在成分工程(RSC Adv., 2019, 9, 30534–30540)、能級工程(ACS Energy Lett. 2019, 4, 2491?2499)、形貌優化(IEEE 46th PVSC, 2019, 1195-1199)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類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的太陽能電池,它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製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從初始的3.8%迅速提高到22.1%,已接近或超過傳統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銅銦鎵硒或碲化鎘等),進一步發展,可與矽及砷化鎵等單晶太陽能電池媲美。
  • 寧波材料所在高效穩定全無機鈣鈦礦電池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鈣鈦礦材料以其優異的光電性能和低溫廉價的製備方法而廣受光電研究者的青睞,特別是作為活性層在光伏研究領域大放異彩,經過10餘年發展其單結電池認證效率達到25.5%,已接近單晶矽認證效率,但是電池在工作環境下的長時間穩定性問題大大限制了鈣鈦礦電池的商業化。
  • 【中國科學報】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自2000年開始從事共軛高分子轉入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他告訴《中國科學報》:「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與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做成柔性和半透明,整體耗能低很多。」  尋找電池器件材料  20世紀50年代,太陽能電池開始興起並發展至今,現在應用比較普遍的是矽基太陽能電池。
  • 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相比之下,全無機鈣鈦礦材料(CsPbX3, X=I, Br)因其優異的熱穩定性成為鈣鈦礦電池領域的新興研究熱點,然而基於無機鈣鈦礦材料的光伏器件內部非輻射複合較為嚴重,因此其光電性能仍具有較大提升空間。
  • 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簡化的僅剩下CsPbBr3層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 22.7%),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近年來最有希望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之一。然而,傳統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吸光材料的穩定性卻成為其商業化的最大障礙。為此,研究人員嘗試開發新型的鈣鈦礦結構吸光劑。
  • 給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架上「水泥」支架
    近年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加工、質輕、成本低等優勢,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可拉伸應用的光伏技術。然而,機械柔韌性和環境穩定性的難以兼具限制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進一步的發展應用。針對上訴問題,南昌大學教授陳義旺、研究員胡笑添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延林課題組受混凝土增韌結構啟發,將帶有磺酸基的磺化氧化石墨烯(s-GO)通過與鈣鈦礦前驅體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水泥」支架結構的晶界。這種方法可以同時增強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並鈍化黏結晶界。相關論文已發表於《科學通報》。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近日,國際化學與材料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化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響因子30.289)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課題組在高效率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深藏於地下2500km的新興太陽能電池材料-----鈣鈦礦
    1893年,鈣鈦礦(Perovskite)是以俄國礦物學家Lev Perovski的名字命名,它具有CaTiO3分子式,這種新晶體在烏拉爾山脈南部首次被發現。鈣鈦礦如今是光伏電池的新寵,凝聚態物理裡的鈣鈦礦指的是ABX3晶型,既不含鈣,也不含鈦,更不是一種礦石。A一般是有機分子團,如甲氨基,B一般是金屬離子,如鉛,X一般是滷素離子,如碘離子,氯離子。
  • Solar RRL: 無機界面材料的有機鈍化-助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十年前橫空出世,短短數年效率已經接近晶矽電池,穩定性也有巨大提升,被視為下一代最有潛力的太陽能電池技術。 界面工程對於實現高效率和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十分重要,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李剛教授課題組最近針對這一問題,引入了一種新的界面工程方法:即用 聚(環氧乙烷)(PEO)修飾二氧化錫SnO2量子點(QD)薄膜,用來提高電子的傳輸。
  • 鈣鈦礦或將代替晶矽 成為太陽能電池「新寵」
    然而,自2009 年以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簡易的製備方式和優異的光電性能備受關注,光電轉換效率在短短幾年內就由3.8% 上升至22.1%,顯示出極大的應用潛力。因此鈣鈦礦成為目前最為先進的一種光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