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2021-01-17 材料人

【引語】

經典成果匯總專欄

材料人現在設立各種文章專欄,所涉及領域正在慢慢完善,由此也需要更多的專欄作者,期待你們的加入,有意向的小夥伴直接微信聯繫cailiaorenVIP。不要再猶豫,下一個專欄創始人就是你。請記住:縱然你離我千裡萬裡,我都在材料人等你!

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的結構通式為ABX3,其中A通常為銣(Rb)、銫(Cs)、甲基銨(MA)或甲脒(FA);Bv一般是錫(Sn)或鉛(Pb);X代表氯(Cl)、溴(Br)、碘(I)等滷素元素。鈣鈦礦由於獨特的材料性質,例如良好的吸光性能,優異的電荷傳輸速率和電荷載流子擴散長度等優點,達到了高品質的產品性能與低成本製造工藝的完美結合,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穩定性提升,而成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通過科學家近十年的努力,鈣鈦礦電池的效率從2009年的3.9%提高到了2018年的22.7%。因此基於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門領域。

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種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其在基礎研究和商業化領域成為一匹黑馬,但其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提高電池效率

轉換效率是衡量太陽能電池性能最重要的指標,目前用於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方法包括界面調控、改進鈣鈦礦電池的製備工藝、電池器件結構改進和材料改進等。

2.提高電池穩定性

由於鈣鈦礦材料與生俱來的性質,其在潮溼環境和光照條件下具有較差的環境穩定性,使其容易發生分解而造成電池效率降低或失效。較差的穩定性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礙。目前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的方法包括提高鈣鈦礦材料本身的穩定性,以及使用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使電池與外界隔絕,達到減緩材料分解的效果。

3.提高環境相容性

由於含鉛材料的高毒性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因此鈣鈦礦電池的無鉛化也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研究熱點。目前很多工作通過用其他元素替代鉛來提高環境相容性,但相應地也會降低電池的效率,因此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前途和必要的。

這篇文章將從以上三個方面,來對2018年度JACS,Angew和AM上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行一個匯總,看看鈣鈦礦這匹黑馬在光伏領域研究中的表現。

基於金屬銫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異的穩定性在光伏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巨大能量損失已成為影響其最終效率的重要因素。

吉林大學楊柏教授課題組利用聚噻吩(P3HT)作為空穴傳輸層,有效鈍化鈣鈦礦材料表面的缺陷,得到1.32V的最高Voc,其能量損失僅為0.5eV,是當時所有無機鈣鈦礦電池的最低能量損失;高達12.02%的器件效率也是當時無機鈣鈦礦電池的最高效率。除此之外,鈍化後的電池穩定性顯著提升:經過1000小時老化實驗後,器件效率仍保留最初效率的90%。這個工作為後續減少電池能量損失和提高器件效率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文獻連結:

Polymer-Passivated Inorganic Cesium Lead Mixed-Halide Perovskites for Stable and Efficient Solar Cells with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ver 1.3 V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5393

ZnO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電子傳輸材料。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

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這個工作具有以下幾點啟示:(i)MgO抑制界面電荷重組,從而提高電池性能和穩定性;(ii)質子化的EA促進了從鈣鈦礦到ZnO的有效電子傳輸,進一步完全消除了PSC的遲滯現象;(iii)該改性使ZnO與鈣鈦礦相容,很好地解決了ZnO/鈣鈦礦界面的不穩定性。

文獻連結:

Efficient, Hysteresis-Free,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ZnO as Electron-Transport Layer: Effect of Surface Passivatio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5596

電子選擇層(ESL)和空穴選擇層的載流子濃度可顯著影響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性能。武漢大學方國家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簡便有效的兩步法,通過室溫膠束合成和低溫去除添加劑,控制SnO2量子點ESL的載流子濃度,以實現高性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處理的SnO2量子點ESLs可以製備具有1.0 cm2孔徑面積且效率高達19%的電池。載流子濃度控制的SnO2量子點ESL有望用於製造穩定,高效,可重複,大規模,柔性的平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文獻連結:

Effective Carrier-Concentration Tuning of SnO2 Quantum Dot Electron-Selective Layers for High-Performance Plana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6023

溴化銫鉛鈣鈦礦在溼熱條件下仍然保持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與穩定的晶體結構,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全無機鈣鈦礦電池材料。然而,由於溶液法製備的溴化銫鉛鈣鈦礦薄膜中總是存在多種混合相(CsBr和Cs4PbBr6),導致了溶液法製備的全無機溴化銫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低下。因此要獲得高效率的溴化銫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首先就得解決鈣鈦礦薄膜中的混合相問題。暨南大學唐群委教授課題組通過多步溶液法製備出高純無機溴化銫鉛鈣鈦礦薄膜,電池效率高達9.72%, 並且在90%溼度,常溫條件效率保持在87%,或者0溼度,80℃下效率保持90%。

文獻連結:

High-Purity Inorganic Perovskite Films for Solar Cells with 9.72% Efficienc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800019

低溫製備的多晶MAPbI3鈣鈦礦薄膜,晶界處存在的大量缺陷會引起載流子複合,嚴重影響電池器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及其穩定性。

陝西師範大學劉生忠教授團隊在鈣鈦礦晶界處引入帶有路易斯酸/鹼功能基團的半導體有機小分子,通過形成路易斯酸鹼加合物或是滷素-富勒烯自由基,有效地鈍化了Pb2+空位或Pb-I反位缺陷。同時,鈣鈦礦與小分子間能級匹配度的提升將有助於增強缺陷鈍化作用,提高載流子遷移率。晶界鈍化在提升器件光電性能的同時,晶界處的疏水型有機小分子能夠有效地抵禦水汽的進入,提升器件整體的穩定性。

文獻連結:

Stable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Grain Boundary Passivatio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6576

目前,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電池取得了22.7%的能量轉換效率,但是穩定性問題仍然阻礙了其進一步的產業化進程。而全無機鈣鈦礦太陽電池中各功能層都擁有較好的熱穩定性,製備高效、穩定的新型全無機鈣鈦礦太陽電池是解決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電池穩定性的重要手段。

暨南大學麥耀華教授團隊採用兩步控溫的方法,製備了高緻密、全覆蓋的CsPbI2Br無機鈣鈦礦薄膜,並將ZnO@C60雙電子傳輸層結構引用於器件中,該結構比單層ZnO或C60具有更強的電子提取能力,以及更低的界面缺陷態密度。最終,基於FTO/NiOx/CsPbI2Br/ZnO@C60/Ag結構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電池經優化後取得了超過13%的能量轉換效率,1000s內持續12%的光穩定輸出效率,並且在85℃下加熱360h,其效率僅損失20%。該研究工作為進一步解決鈣鈦礦太陽電池穩定性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文獻連結:

All-Inorganic CsPbI2B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High Efficiency Exceeding 13%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abs/10.1021/jacs.7b13229

華中科技大學韓宏偉教授課題組利用雙官能共軛有機分子4-(氨基甲基)苯甲酸氫碘酸鹽(AB)作為有機-無機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中的有機陽離子。與單官能陽離子苄胺氫碘化物(BA)和非共軛雙功能有機分子5-銨戊酸相比,基於AB-MAPbI3的電池器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15.6%的優異功率轉換效率。

文獻連結: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Prin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Bifunctional Conjugated Organic Molecul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5786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逐步實現有效單結和可溶液加工的光伏器件。然而,結晶度以及空穴(或電子)傳輸層之間的聯繫及對器件效率和穩定性的影響依然未知。美國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利用混合鈣鈦礦在氧化鎳上的受控生長,形成具有增強結晶度的薄膜,具有特徵峰寬和分裂。與在聚(3,4-亞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上生長的鈣鈦礦相比,光物理和界面測量顯示鈣鈦礦/NiO界面處的能阱密度降低。電池表現出高開路電壓(1.12V),接近理想能帶。同時,期間的光穩定性可達10-Suns。

文獻連結:

Critical Role of Interface and Crystallinit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Photostability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 on Nickel Oxid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3879

滷化物鈣鈦礦在通過降低維度而提高了穩定性的同時還能保持相對不錯的性能。但是目前對Q-2D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動力學機理和晶體微觀結構的研究少之又少。

北京大學周歡萍課題組採用三元陽離子滷化物鈣鈦礦(BA)2(MA,FA)3Pb4I13 Q-2D的鈣鈦礦作為原型,研究了多晶薄膜的晶體取向、載流子行為和薄膜生長結晶動力學過程。他們揭示了引入FA+可以很大程度改變準二維鈣鈦礦的結晶動力學過程,引入適當FA+可得到減少非輻射複合中心,保持高取向態的高質量薄膜。並且他們首次利用原位光致發光技術觀察了Q-2D相的形成過程,極大地促進了對準二維鈣鈦礦晶體生長過程中摻雜行為的理解,最終此鈣鈦礦光伏器件也達到了最高為12.81%的效率,是目前n=4的準二維鈣鈦礦太陽能反式結構電池的最高效率。

文獻連結:

Exploration of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in Quasi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 and High Performance Solar Cells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7b11157

鈣鈦礦材料包含有毒的鉛元素,及電池器件的穩定性差仍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的嚴重阻礙。因此,尋找無毒、穩定的鈣鈦礦材料是當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研究關鍵。

華中科技大學周印華課題組和吉林大學張立軍課題組合作,發現氯離子注入是穩定銻基二維Layer鈣鈦礦的有效手段,成功合成了高質量的銻基二維Layer鈣鈦礦薄膜,並基於其製備了光電轉換效率高於2%的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氯離子注入A3Sb2X9鈣鈦礦能夠誘導A3Sb2ClXI9-X材料從零維Dimer相到二維Layer相的轉變。實驗合成證實了理論預測,將氯離子注入MA3Sb2I9 (MA表示CH3NH3+) 鈣鈦礦中製備MA3Sb2ClXI9-X能夠有效抑制零維Dimer鈣鈦礦的生成,穩定光伏性能提升的二維Layer結構鈣鈦礦。將合成的高質量二維Layer鈣鈦礦薄膜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得到的器件效率未經結構優化,達到了2.19%,為銻/鉍基鈣鈦礦材料所實現的電池效率最高紀錄。同時器件呈現出了在空氣中的穩定性。

文獻連結:

Chlorine-Incorporation-Induced Formation of the Layered Phase for Antimony-Based Lead-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abs/10.1021/jacs.7b10739

在鈣鈦礦結構中使用二價硫屬元素化物和一價滷化物作為陰離子可以引入三價和四價陽離子代替二價金屬陽離子。

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院首次報導了利用甲基銨二硫化銻(MASbSI2)鈣鈦礦結構製造太陽能電池。MASbSI2是通過Sb2S3,SbI3和MAI之間的連鎖反應,在溫和條件下退火製備得到的。使用MASbSI2製造的太陽能電池在100mW/cm2的標準照射條件下具有3.08%的效率。

文獻連結:

Mixed Sulfur and Iodide-Based Lead-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abs/10.1021/jacs.7b11332

—本文完—

往期成果匯總:

黃維院士研究團隊成果精選

匯總:一起回顧崔屹和他的團隊的研究發展歷程

研究進展匯總:走進麥立強團隊

2018成績單來了!哪家高校發表Nature&Science最多?

梳理:2018年碳基ORR催化劑熱點研究進展匯總

2018年度JACS、Angew和AM上ESI高被引論文統計分析,中國遙遙領先

單晶多晶的電子衍射花樣你都了解嗎?

乾貨:英文科技文獻檢索方法匯總

從名校2018年畢業生就業單位Top10榜單來看材料&化學企業的吸引力還真是堪憂啊……

抗癌靠的就是他們!頂刊綜述帶你了解6種治癌法所青睞的納米材料

金屬二維材料的所有合成策略你都了解麼?

本文由材料人專欄作者tt供稿,編輯部編輯。

投稿郵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微信

cailiaorenvip


材料人重磅推出特色計算服務,為廣大材料&化學科技工作者提供包括第一性原理計算、有限元計算、分子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計算、相圖計算等一系列材料計算代算服務,以及相關的計算指導、培訓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掃碼添加客服諮詢(微信號:cailiaoren001)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這項工作以「Rapid Open-Air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為題,在線發表在 Cell Press 旗下科學期刊 Joule 上。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
    為了方便大家查閱,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世界記錄集中匯總,以後每天在每篇文章的文末及時更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打開APP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發表於 2018-03-01 11:06:50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第1種是介孔結構,此結構類似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作為光敏化劑附著在多孔二氧化鈦(TiO2)上,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 TiO2/鈣鈦礦敏化的多孔TiO2/ H T M /電極;第2種是平面異質結薄膜結構,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TiO2/鈣鈦礦層/HTM/電極,在這種結構中,鈣鈦礦材料分離出來,既可吸收光又可傳輸電子和空穴;第3種是無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鈣鈦礦是以俄羅斯礦物學家Perovski的名字命名的,最初單指鈦酸鈣(CaTIO3)這種礦物,後來把結構與之類似的晶體統稱為鈣鈦礦物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常用的光吸收層物質是甲氨鉛碘(CH3NH3PbI3),由於CH3NH3PbI3這種材料中既含有無機的成分,又含有有機分子基團,所以人們也將這類太陽能電池稱作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新聞—科學網
    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 1月14日,《自然·光子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 在論文的3位共同第一作者中,來自吉林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的虞士棟是唯一一位本科生。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本文綜述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穩定性測試策略,通過分析文獻中關於連續光照最大功率點輸出測試、光/暗態循環測試、熱/冷循環測試、極端高溫高溼環境測試等穩定性測試策略,分析了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的內在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對比了不同穩定性測試策略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並總結計算了文獻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效率衰減曲線。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科學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李永舫:相比之下,新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仍然需要在各方面更加成熟,除了效率以外,還應關注穩定性、大面積器件的生產工藝、材料和器件製備的成本等等,才能真正形成產業競爭力。現在提升穩定性應當作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的重點,因為這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能否實現實際應用的關鍵。
  • 碘化銅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
  • 陳立桅課題組JACS:有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界面偶極
    ;(b)反式結構有機太陽能電池和或傳統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根據器件極性可劃分為傳統結構(圖3a)和反式結構(圖3b),而由於報導的先後順序不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於傳統結構(圖3b)和反式結構(圖3a)的定義正好相反。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打開APP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發表於 2018-03-01 17:14:29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發現鈦酸鈣具有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為了命名的方便,於是就把這一類具有同樣晶體結構的物質,都叫做鈣鈦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裡頭並沒有鈣和鈦,而是一些具有鈣鈦礦結構的材料。人們發現用鈣鈦礦類材料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曾有科學家預測,以新型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是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兩倍,這將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朱瑞@EMN Open: 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近年來,在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成果,在Science、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系列、Joule、《中國科學》系列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總引次數>8000次,H指數38(WOS)。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原標題: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小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我國科學家優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矽薄膜電池媲美,但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未達到商業化要求。